[專題] 陳秀玉導演跟她的「女人女人二部曲」

看板Video作者 (夢想起飛的季節)時間20年前 (2005/05/27 01:25),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http://tw.letter.yahoo.com/one/latest.php?letter_id=15141&d=2005-05-26&old=185 文/健偉 當去年金馬獎最佳女主角楊貴媚主演的電影《月光下,我記得》,拖延到今天還沒上戲院 ,但是也入圍同一獎項的《秋天的藍調》,卻已經於三月於戲院放映,並且在日前發行了 DVD。這可能寫下一個新紀錄,一部四十分鐘的短片,不僅入圍了最佳女主角,還比 大多數的台灣電影(劇情片)還容易進入商業的映演機制。 不過,導演陳秀玉說,這一切都是機緣巧合。 一開始她不打算會有上戲院的打算,但是在去年金馬獎頒獎時,就有DVD發行公司主動 找她合作;對方建議,如果影片沒有上戲院,到時後發行DVD會乏人問津。因為這個建議 ,她連忙把原訂於公視播出的喊卡,然後才回過頭來找戲院、發DVD。 「把整個(發行)順序重新調整為對的!」戴著眼鏡的她笑著說。 於是她聽到哪裡有資訊,就往哪裡跑。先去參加新聞局替導演主辦的電影行銷會議,聽取 電影發行商的建議。在考量到趁著金馬獎的知名度,所能帶來最大的宣傳效應之際, 她決定把電影放在三月推出。這個決定有好有壞,好的是當機立斷,壞的是幾乎是在 行銷上的時間點卡的太緊,許多資源就必須放棄。不過這畢竟是部短片,所以能搶到的 資源也不多。綜合自己的想法與旁人的建議,她決定把電影定位在十八歲以上女性觀眾, 同時跟各個婦女社福單位做議題上的合作,透過她們的力量將口碑散出去。 原本只打算放映《秋天的藍調》,不過考慮到片長太短,於是又把前作《那年夏天的浪聲 》找出來,來個兩片聯映。同時也在「光點台北」的建議下,以「女人女人二部曲」為名 來加以包裝宣傳。而她也根據自己過去從事廣告拍攝的經驗,開始尋找行銷上合作的 各種可能。由於故事提到面對更年期的婦女,因此她找到奶粉廠商,想要以電影片段剪接 的公益廣告來做宣傳,不過因為廠商的預算都尚未編列,只好以隨片附贈試用包的方式 合作。另外她也找到劇中出現過的摩斯漢堡,在台北縣市七十個門市放置電影DM。 「七十家!你知道要我騎著機車,一家一家去找可以放DM的地方,都找不到七十家!」 導演的聲音有著無法形容的興奮,「可是他們可以幫我!」 但是宣傳方面,因為卡在二月份要過年的關係,許多雜誌都已經提前截稿,三月份的內容 若要報導,也因為電影只在月初上映第一周,所以很多座談、訪問等等方面都無法配合。 我反問她,有沒有想過,跟女性雜誌合作口碑場,把整場放映當作回饋給雜誌訂戶的活動 ,讓雜誌的行銷業務去尋找可以支付這場經費的廣告主,將整個活動包裝成廣告商贊助的 特別首映會?她說,這是她沒有想過的做法。 儘管影片只上映了一周,隨著現在DVD的發行,以及之前與許多婦女團體的演講活動合作 ,讓陳秀玉導演又意外開發了新的觀眾。「有很多結婚後都沒有進戲院的媽媽、歐巴桑, 因為婦女團體的推薦,她們跑來看我的電影,要買我的DVD,」她說,「然後在中南部的 演講,還有歐巴桑跟我殺價!」,她不只察覺觀眾的反應出乎預期,也觀察到自己作品的 DVD發行通路,「要跟『大長今』看齊!」 總結來說,我認為「女人女人二部曲」比其他台灣電影的發行經驗,要來的順利許多, 除了是成本減輕很多回收的壓力(雖然,最後上映的票房數字,依舊不敷成本,虧損累累 ),也有很明確的觀眾群,而且光從導演的談吐就發現,她其實獲得許多寶貴的正面能量 ,而非負面的體驗。唯一可惜的是,這畢竟不是一部訴求商業性質的電影,但也不是 沒這個可能。我隨口就說,我會把《秋天的藍調》改成《老公不見了》的狂想喜劇來發展 ,讓整部片帶著反其道而行的想像力,去實踐女性同胞最期待的願望,以便把整個 市場群眾打開。 陳秀玉導演的座談依舊持續進行,意者請洽導演網站 http://lsph.ariesdog.com -- ※ 編輯: filmwalker 來自: 61.230.106.222 (05/27 01:25)
文章代碼(AID): #12bWPvVw (Video)
文章代碼(AID): #12bWPvVw (Vid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