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於納粹集中營的小提琴重見天日

看板Violin (提琴家族)作者 (小七)時間5小時前 (2025/05/10 23:48), 4小時前編輯推噓1(101)
留言2則, 1人參與, 5小時前最新討論串1/1
https://i.imgur.com/8XUCmSH.jpeg
近期幾名匈牙利藝術品商人將數年前收購的一把小提琴送修,意外發現這把琴居然是1941 年在納粹德國的「達豪集中營」內製造,這是目前已知唯一一把在集中營內製造的樂器, 這把小提琴也因此被命名為「希望的小提琴」。 小提琴的其中一名擁有者、藝術品商人卡托納(Szandra Katona)指出,從這把小提琴的 比例與結構可看出製作者技藝精湛,但所使用的木材品質低劣、製作工具也顯得粗糙,兩 者間強烈的落差讓人困惑。 在好奇心驅使下,維修人員將琴拆開,意外在內部發現一張磨損的紙條,上頭寫著「試驗 樂器,製作於艱困條件下,無工具與材料。達豪,1941年,法蘭齊謝克.坎帕(Francisz ek Kempa)。」 https://i.imgur.com/ZiTim6v.jpeg
美聯社報導認為,這張紙條不僅是解釋製琴過程,甚至可以看作是一名大師級製琴師,為 被迫製作出一把未達自己標準的樂器而道歉。 https://i.imgur.com/nNbTBzJ.jpeg
位於德國慕尼黑附近的達豪集中營建於1933年3月,是納粹建立的首個集中營,後來更成 為其他集中營的樣板。達豪集中營從開始使用至1945年4月29日被美軍解放為止,在運作 的12年期間內推估至少有4萬人因飢餓、疾病、處決或虐待而喪命於此。 目前尚不清楚這把小提琴是如何流出達豪集中營,並輾轉被匈牙利商人收購,但根據達豪 集中營博物館的歷史文件,坎帕1945年獲釋後回到祖國波蘭繼續製作樂器,並於1953年去 世。 此外,集中營的文件也指出,納粹知道坎帕是一名製琴師,另一名藝術品商人塔洛希(Ta mas Talosi)認為,坎帕可能是因為會製作樂器而逃過一劫。 過去有許多證據顯示,在納粹集中營中曾出現樂器,但都是由囚犯攜帶、已經製作完成的 樂器。 卡托納指出,過去曾有在集中營樂團演奏時使用,但無法得知製作地點的樂器,在拍賣會 上以數千萬元的價格成交,因此這把「希望的小提琴」價格可能更高。「這把小提琴真正 的價值在於歷史和情感共鳴,在意識形態上是無價之寶。」 目前「希望的小提琴」正在達豪集中營博物館展出,期盼能將它的故事傳給世人。 新聞出處:https://news.pts.org.tw/article/748832/amp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37.157.251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Violin/M.1746892122.A.569.html

05/11 00:25, 5小時前 , 1F
來查一下 謝謝
05/11 00:25, 1F

05/11 00:26, 5小時前 , 2F
beautiful
05/11 00:26, 2F
※ 編輯: ron7 (36.237.143.103 臺灣), 05/11/2025 01:00:36
文章代碼(AID): #1e7tLQLf (Violin)
文章代碼(AID): #1e7tLQLf (Viol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