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不起王菲鞏俐" 和《2046》之父對峙30分鐘

看板WongKarWai作者時間21年前 (2004/10/21 15:19),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www.XINHUANET.com  2004年09月20日 09:39:24  來源:新聞晨報 "對不起王菲鞏俐" 和《2046》之父對峙30分鐘 和王家衛談話的地方是波特曼酒店的“3117”房間。談話時間:30分鐘。 《2046》中描寫了一個男人和三個女人的感情,那麼,王家衛究竟鐘意其 中哪段感情多些? 為什麼要選擇這幾個女人來參與這部戲,又為什麼刪除多年合作的張曼玉 的戲呢? 《2046》作為玩笑被咀嚼了5年,對於“玩弄形式”的偏見,王家衛怎麼 辯護呢? 關於《2046》這部拍攝了5年的影片,雖然已經觀看過、採訪過、談論過, 但是和王家衛面對面的時候,似乎仍然有問不完的問題,要不是王家衛說“讓 他說完吧”吧,最後差點還被工作人員打斷。 鞏俐是“傳奇”章子怡是“佔有” 記者:《2046》裏面有三段感情戲,其中梁朝偉和鞏俐那段是一種比較感 恩的感情;和章子怡的是那種“遊戲”的心理;和王菲是那種比較單純的感覺 ———就像我們男人常有的三種曖昧的感情。這三段感情中,你比較喜歡哪段 ? 王家衛:其實《花樣年華》是兩個人講四個人的故事,拍的是梁朝偉和張 曼玉,梁朝偉的老婆和張曼玉的老公並沒有露面。而《2046》裏是三個不同女 性去構成一個最完美的對象。那是他想要的。 記者:最完美的? 王家衛:是,最完美的。好比鞏俐,其實他不僅對她懷有感恩的心理,她 的名字(《2046》裏)和張曼玉(《花樣年華》裏)是一樣的。她還是一種回 憶、一種懷舊。還有王菲、章子怡,(梁朝偉在她們身上)看到的都只是一個 可能性。(她們三個人)都不是他的全部,好比王菲,他是希望最後去發展, 但是他發現不能自己騙自己。 記者:能不能具體說說三個人。 王家衛:鞏俐———那就是一個傳奇,同是天涯淪落人;章子怡,是最坦 白的,完全是佔有關係,要麼你完全佔有我,要麼我完全佔有你,對於章子怡 來說,她的愛情觀就是,你愛我,我就是你的;而對待王菲,(梁朝偉)是一 個愛慕者,不知不覺在她身上有了想法……你看影片中,梁朝偉和她慢慢寫一 些東西(小說),他就有了和張曼玉在一起時候的情懷,在《花樣年華》裏, 兩個人就曾經一起在旅館裏寫東西,他其實在不知不覺地重復自己的過去,掙 扎其實就在這裡。 對不起王菲、鞏俐 記者:按照你的說法,對於三段感情,你應該同樣都是看重的,那為什麼 從電影效果來說,和章子怡那段戲,會覺得更重呢? 王家衛:在戛納放映的那部分,我覺得對前面兩位演員(王菲和鞏俐)不 大公平。好比王菲,其實她的戲份應該和章子怡差不多的。她有很多戲是未來 部分的,但是特技需要好長時間去弄,當時還沒有全部弄好。鞏俐也是這樣, 她的戲份雖然短,但是她在這個影片中應該也是一個重點———《2046》所有 的秘密其實都是圍繞她揭開的。 記者:我回憶以前的新聞,鞏俐是在快要結束的時候突然加入的,她的部 分是不是後來增加的? 王家衛:這段感情,我一直想找一個很重量級的演員去演。恰好和鞏俐拍 攝《愛神》。我告訴她說:我這裡需要這樣一個角色,但是很短,你怎麼看? 她想了一天,回來說:如果你覺得我可以,我就演。所以鞏俐的那部分其實是 最後拍攝的。 記者:還有MAGGIE(張曼玉)呢?據說她之前也參加了拍攝,但是最後放 映的時候,她幾乎沒有鏡頭。她好像為此很生氣,外界也有傳聞說你們之間不 開心。 王家衛:外界有這樣的傳聞,是因為他們不了解我和張曼玉之間的關係。 我的第一部電影就是和她合作,我們不會在乎看一部電影裏戲份有多少,而要 看裏面有沒有新的東西。我在拍攝最初就知道《2046》不是《花樣年華》的續 集,因為在《花樣年華》裏,她和梁朝偉已經有很圓滿的結尾了。最初我們也 考慮過讓她在梁朝偉的幻想中出現,透過機械人的形式出現。可是最後,我們 還是決定用最簡單的方法去講。 “希望有一天做茶壺,不賣茶壺” 記者:記得過去你說過,拍攝《2046》之所以時間那麼長,大多數時間在 等,是這樣嗎? 王家衛:80%都在等待。在這個過程中,你有很多懷疑,要去解決一些變 動,包括演員的工作,維持士氣……這個過程中三分之一的時間用來創作,三 分之一時間放在製作,三分之一的時間在做行政。 記者:為什麼你要做那麼多行政的工作? 王家衛:主要是目前電影的分工還不好。實際上導演應該做手工藝,另外 的事情不是導演想的。導演只應該想怎麼把電影做好。就好像一個工藝品,導 演是做茶壺的,有人是賣茶壺的。 記者:那你為什麼要又做茶壺,又賣茶壺呢? 王家衛:那是因為必須有人去做這些事情。我的第一部電影票房不好,我 那時就不相信導演不能去碰這些,於是我自己組織公司去做。我知道,你不能 做一個電影要求大部分觀眾全喜歡,但是你可以做一個戲,有一群觀眾,每個 地方都有一群這樣的觀眾……小的戲,同樣有自己固定的觀眾。 記者:那你喜歡現在這種處境嗎? 王家衛:我不喜歡做製片,我只想做我的導演。我想最好有這樣一批人, 專門做發行。但是我現在還沒有這樣的條件,我希望將來有。其實中國的電影 市場現在還沒有成熟,成功的製片人不多。我們現在的看法是,製片人就是投 錢,但是製片人不是光把錢拿出來,他要會融資,將影片放到市場裏去。(略 微有些沮喪地)我從《重慶森林》一直到現在的《2046》,到今天仍然在做這 樣的事情。 “我大概已經無招勝有招了” 記者:回顧你過去的作品,好像有個變化。大概是從《花樣年華》開始吧 ,選擇的故事中的人物都很普通,不再是那種邊緣人物。 王家衛:我覺得我過去的作品講述的也不是邊緣人物,一樣是普通人。 記者:我說的不僅僅是人物,我說的是表現的方式,就是故事似乎變得越 來越簡單。為什麼到了這個年齡,現在喜歡用這種方式講述故事呢? 王家衛:(半開玩笑地咧嘴)可能到了這個階段,無招勝有招吧……香港 電影有故事,有內容,但是沒有FORM,沒有風格。中國文化裏講究怎麼去講故 事。看電影一般是看內容,看主題,但是很少人去看怎麼表達主題,怎麼講一 個故事,到了某個階段以後呢,其實你會發現,有些時候最重要的不是技巧, 而是你想什麼。 記者:知不知道在香港也好、內地也好,雖然有很多人喜歡你,但是也有 很多人不喜歡你,包括一些導演,他們甚至嘲笑《2046》。他們嘲笑你的主要 原因是覺得你太注重形式,那麼你擔不擔心自己沉迷在形式裏面呢? 王家衛:最主要的一點是,認清自己想做什麼,然後很忠實地去做。不要想全 世界的人都喜歡,不能要求別人都有你的想法。電影光是有一種類型是不夠的 。總是一個類型,來來去去總是那麼一幫子演員。每種影片都應該有不同的空 間……好比你認為你可以拍《泰坦尼克》,你認為你是斯皮爾伯格,但是你不 是那個導演,你不是那個人,(之所以)冒那個險,只是因為你有這個幻想。 而有些很多錢的戲,其實,怎麼花錢也是一個很難的學問。現在有些年輕導演 拍攝了一兩部好戲,就有人出錢請他們拍攝一個大電影,很多時候是好心做壞 事。你應該拍攝的是你最有感覺的東西。 跟王家衛談話的感覺是:他是一個情緒內斂的人。說話時沒有特別語氣激 動的時候。大部分時候都是歪著頭聽,同意就點頭,不同意也不輕易說“不是 ”,最來情緒的時候,也不過是將身體在椅子上舒服地放平。所謂有斯人也, 而有斯片也,雖然他在談話的時候並不戴墨鏡,但是你仍然能夠覺得他將自己 遠遠隱藏在作品的背後。 唯一隱藏不住的是,那種對待電影的熱情和對待電影市場的理智。 (記者李建中)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0.87.212
文章代碼(AID): #11TsCDaD (WongKarWai)
文章代碼(AID): #11TsCDaD (WongKarW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