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可風澳大利亞電影節任嘉賓公開蔑視奧斯卡

看板WongKarWai作者時間21年前 (2004/11/21 21:00),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杜可風澳大利亞電影節任嘉賓公開蔑視奧斯卡 新聞晚報 11/09/04 21:36:00   "牆內開花牆外香"這句中國人發明的俗語,用在杜可風這個老外身上一樣 貼切--昨天下午,"澳大利亞電影節"媒體見面會在上海太平洋大酒店舉行,澳 大利亞駐滬總領館特意請來該國目前頗具人氣的女影星皮亞-米蘭達和華語電 影圈最負盛名的澳籍攝影師杜可風共同擔任現場嘉賓。結果一屋子的中國媒體 把美女米蘭達冷落一旁,偏偏只對杜可風這個半老頭子情有獨鍾,一連串的提 問十有八九都是沖著他而去,遠在南半球的澳洲人民實在應該為他們的這位老 鄉在亞洲和中國取得的成就自豪一番。   也難怪老記們"重男輕女",畢竟米蘭達和她的作品在我們眼中完全陌生, 而杜可風20多年來征戰在華語電影圈,憑藉他和王家衛的默契合作以及《阿飛 正傳》、《重慶森林》、《花樣年華》等名片,早已成了中國電影的老朋友, 就連昨天澳大利亞駐滬總領事郭森若在用英語介紹來賓時,提到老杜也專門用 標準的普通話"杜可風"稱之。   而杜可風也沒有讓媒體失望,生性自由的他在一個小時的見面會上暢所欲 言、嬉笑怒駡,果然不曾辜負他那個如"風"一樣的中文名字。   愛我的中國電影   "我出生在澳洲,不過大部分時間是在中國的文化中成長,澳洲和中國兩種 文化在我身上融合。"杜可風的開場白嚴肅中充滿著激情,倒和那個以愛啤酒和 愛女人著稱的"老杜"有些判若兩人。   澳大利亞的藍天和白雲給了杜可風自由和開放的心態,中國則給了他在電 影圈一展鴻圖的另一番天地,杜可風很為自己的這種特殊背景而自豪。他甚至 願意大家把"杜可風"當成是中國攝影師,並多次在公開場合戲稱自己是"得了 皮膚病的中國人"。這兩年越來越多的中國電影選擇到澳洲進行後期製作,其中 就有杜可風攝影的《英雄》,"這種互相信任、互相發展的精神才讓我感動"。   話到此處杜可風終於意識到自己有些煽情,他打圓場:"讓我哭一下好不好 ?"隨之他的老頑童本色開始恢復:記者問"今天早上有沒有喝啤酒",他反問人 家"你早上吃早飯了嗎?既然吃了,那我也一樣";為了表白自己對中澳電影交 流的熱忱,他甩出一長串中文排比句,"我來這裏不是為澳洲人吹牛、不是因為 上影請我拍《伯爵夫人》、不是因為總領事是我同學(兩人都曾在香港中文大學 求學)、也不是為了多喝兩杯啤酒……"。   去他的奧斯卡   說起《英雄》角逐去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情況時,杜可風表示如果那時影 片真的得獎他一定上臺用中文致謝。但老杜對奧斯卡的熱情顯然遠不如很多中國 人:"奧斯卡?我們不需要!拍電影就是大家一起玩、一起在公車上看風景,電 影只是生活的一部分,你必須認清自己是哪個國家的,如果你不認識這一點你就 是……!"情急中老杜順口帶出一句"京罵",不過他馬上意識到自己講了粗話, 立即抱歉地說了聲"哦不"。   言談中杜可風對所謂的奧斯卡評委很是不屑,在他眼裏"那些給奧斯卡投票 的人都是六十歲以上的年紀、從來不上網、也不去接觸外面的人",所以根本沒 必要把奧斯卡"崇高化"。"奧斯卡只不過是一種制度下的一個形式而已,為什麼 要把它當成惟一的肯定?"   或許是被杜可風的發言感染,一旁的皮亞-米蘭達也表示:"在澳洲,大家的 確會對妮可-吉德曼這樣在好萊塢揚名的澳籍明星感到自豪。但每個人都追求自 然的發展道路,好萊塢不是惟一的出路。"(記者 蔡穎)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0.95.164
文章代碼(AID): #11e962CH (WongKarWai)
文章代碼(AID): #11e962CH (WongKarW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