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可風:喝酒像王家衛戴墨鏡 愛張曼玉愛得要死

看板WongKarWai作者時間21年前 (2004/11/21 21:05),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杜可風:喝酒像王家衛戴墨鏡 愛張曼玉愛得要死 2004-11-01 17:13更新 來源:千龍新聞網 喝酒就像王家衛戴墨鏡 記者:你每天那麼早就開始喝酒,果然是嗜酒如命。 杜可風:我弟弟是個很有名的廚師,而我很愛吃,這是上天的搭配(大笑)。 酒對我來說,可能是個藉口。我希望讓你意想不到,因為沒有人會在 清晨喝啤酒的。 記者:究竟是愛好還只是故意? 杜可風:也是愛好,但不喝酒也可以。 記者:是否就像王家衛的墨鏡? 杜可風:對,我不能把它丟掉,要不然就沒人找我拍電影。(笑)這大概也是 一種標誌,代表某種生活心態。 記者:就像李白喝酒是他寫好詩的標誌? 杜可風:對,他要劃一條線,表示跟杜甫不同。我也是劃一條線---我是這類的 人。比如你喜歡一個女人,你不要只欣賞她的身材,她的脾氣、她的 家庭觀念也是她的一部分。 記者:你經常喝醉嗎? 杜可風:我喝醉就會離開,從小一醉就想到個沒有人的地方。 記者:中國把醉酒的人分成兩類,一類叫文醉,一類叫武醉,你屬於哪種? 杜可風:我喝了酒不會打人,但可能會是一個晚上和20個人說我愛你,在廁所裏 睡覺那種。 記者:印象中,有沒有在片場醉酒的經歷? 杜可風:那一次拍《東邪西毒》,因為我們要跑,有許多運動的鏡頭,收工前一 天晚上,我請所有攝製組人員吃飯,他們把我灌醉,第二天是一場很重 要的戲,我到現場,神志不太清楚,六七部機器在開動,我什麼都想管 ,跑來跑去,有兩台相距1公里。還好沒出現大問題。 記者:王家衛沒有發火嗎? 杜可風:沒有,他就說,把他送到旁邊去。 世界上技術最差的攝影師 記者:最近在上海拍攝《伯爵夫人》,是第一次和他們合作吧,感覺怎麼樣? 杜可風:還行。我覺得做自己的東西比較重要。我拍了30多部中國電影,西方電 影只有8部。我從來沒自己當作和中國無關的外人,中國電影的現狀好 不好不敢說,但我們在努力。 記者:所以你一直強調自己是得了皮膚病的中國人。 杜可風:呵呵,上影廠所有人都叫我 老杜,也是一種肯定。現在中國熱嘛,為什麼這麼熱,有一部分是我們把它炒熱 的。 記者:這次做的又是老上海的東西,原來你拍攝的都是王家衛眼中的上海,這次 不一樣。 杜可風:原來都是上海人眼中的上海,嚴格來說他們還不能體會。我其實還是個 西方人,雖然在中國生活了那麼多年,我不可以評論別人。電影是個主 觀和客觀相加的東西。我的身份在中國文化裏是參與者,所以有時反而 能客觀,這是藝術需要的心態。像我拍的唯一一部澳洲電影《末路小狂 花》,也是主觀的故事,我本身又是澳洲人,我一直在思考如何客觀一 點,否則就會陷入單純的浪漫和煽情。我對那部電影很驕傲,因為我完 成了平衡。 記者:很多人覺得你的鏡頭抓住了上海的某些特質,到底你對她有多少瞭解? 杜可風:我覺得我常常故意天真,還沒有長大,或者說故意不長大。我大概是全 世界技術最差的攝影師,那是有點故意的,可以帶另一種眼光。我覺得 我和上海的關係也這樣,故意不太認識她,為了有更新鮮的眼光。       曾經當過騙人的江湖郎中 記者:大家都覺得杜可風很會拍女人,那是因為你對女性有種特別的愛嗎? 杜可風:我在鏡頭前面把她們愛死了,但鏡頭下我沒辦法愛她們。我跟正常的攝 影師相反,有的導演也是,就是因為他愛那個女人,所以把她拍得很特 別很精彩。我愛一個人,一點去拍她的動力也沒有。比如你把張曼玉放 在我面前,我覺得就是另外一種感情。熟悉我的人一看我的工作過程, 就知道我是否喜歡這個人。 記者:全世界都知道你愛張曼玉愛得要死。 杜可風:但我1年中,跟她不在片場遇到的機會只有1次,我不會去約她,也不會 和她一起出去玩。 記者:聽說你在拍電影前還在泰國當過江湖郎中。 杜可風:那時沒事幹,又沒錢,然後人家說可以給個工作,假裝是外國醫生,賣 補藥。基本上是可樂加香料,我喝過,也沒有什麼副作用,不會害人。 我舉裝是外國來的醫生,會講幾句泰國話。整個泰國我都走遍了,有些 小地方也去,因為員警會來,一直在逃。 記者:那個時候從來沒想過將來自己會成為一個攝影師。 杜可風:對,小時候我看電影只是為了戀愛,人家問我看的第一部電影是什麼, 我說哪有看,我忙得很。 記者:後來在中國你是碰到王曉祥他們。 杜可風:我慢了10多年,我是二十七八歲才做人家十幾歲做的事情,我小時侯對 文學感興趣,也是被那些所謂的專家潑了很多冷水。因為我那個時候身 邊有很多搞藝術的,我們都有理想,我什麼都試過,搞十幾部舞臺劇還 演電影。碰到一些人給我鼓勵,其中一個是王曉祥,還有侯孝賢、李安 等等。第一次拿攝影機我很驚訝,有的東西特別美,我沒有注意到,有 的東西我以為很美,攝影機沒注意到。 記者:杜可風這個名字怎麼來的? 杜可風:我的第一個中文老師起的,她是個女詩人,我跟她還有過感情,不過她 結過婚,比我大一點,但我們有點火花。我覺得這個名字是我的一個標 誌。人家一聽會覺得有點詩意,這個人有點文化。    《2046》拍到後來有點瘋了 記者:《2046》還沒看? 杜可風:看了。你說……(狡猾地) 記者:我很喜歡啊。 杜可風:跟《花樣年華》比呢? 記者:我覺得不同。 杜可風:對,那是一個故事的另外一面。 記者:你滿意《2046》的攝影嗎? 杜可風:我們為什麼去阿根廷拍攝《春光乍泄》,就是因為那時所有的廣告、雜誌 都在模仿我們。所以會想我們的東西真的那麼好嗎,值得模仿嗎。那我們 自己怎麼進步呢,就是把原來的東西推翻,給自己一點難題。從香港出發 ,除了南極,最遠大概就是阿根廷,這就有點意思。《2046》的難題也有 三方面,第一,怎麼去做《花樣年華》之後的東西;第二就是未來世界我 們沒做過,以前都是懷舊的;第三,就是技術性的,我們用真正的寬銀幕 來拍攝。 記者:但是拍攝了5年,傳說拍到後來,你都已經受不了了。 杜可風:大部分人是一日三頓飯,8個鐘頭睡眠,有家庭觀念,想回家,你要違背 那些東西必須有特別強烈的理由和精神。一部電影原則上對我們說是工作 的理由,但在那麼長時間內要維持下去,真的很難。還有就是我的個性和 感情,太多人在等我。我答應其他人做一些事情,做不到,我心裏會有些 焦急。 記者:那部片子後來確實有些不想拍了? 杜可風:我覺得大部分導演是這樣的,凱歌是,張藝謀也是,好像他不拍電影的話 ,就不在生活。所以他捨不得停下來。我潛意識也有點這個問題,就是你 工作的時候,才覺得在生活,我們這種人都有點毛病。所以王家衛也這樣 ,為什麼要停呢,很開心啊。 記者:所以你是個把工作和生活分得很開的人。我聽說你在私底下從來不跟王家衛 、張叔平吃飯。 杜可風:我必須有電影之外的生活,這是我很重要的精神來源。休息的時候我比較 會跟搞音樂的人玩,像崔健。因為我知道我不會搞音樂。 文章來源:千龍網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0.95.164
文章代碼(AID): #11e9Apxa (WongKarWai)
文章代碼(AID): #11e9Apxa (WongKarW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