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衛電影策略:人物觀念的重建

看板WongKarWai作者時間19年前 (2005/05/26 02:15), 編輯推噓2(200)
留言2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http://culture.netbig.com/topic/wangjiawei/index.htm    作者:司徒健恩   王家衛電影劇作中的人物設計,成為香港後現代語境下大都會青年心理意識的一個揭 示。在面迎全球化、國際化企業籠斷下的生活模式,不論紐約、東京或香港,人們都生活 在同一個的大眾傳媒語言下,穿同式樣牌子的衣服、鞋、喝可口可樂、聽桑尼耳筒收音機 ,在後現代的文化氛圍下,人們很難感受出與別不同的的感覺,要堅持個體的獨一無二更 是不可能的。這是後現代文化氛圍當中,藝術創作的一種趨向,獨創與大眾;藝術與商業 、雅與俗等等之間的界限已被抵銷,各個劇作者之間的藝術風格分別已經不復存在,留下 的只是各類型電影模式相互溶和及拼疊,對劇作觀念亦影響了這個時期的劇作中人物塑造 的觀念。一般電影中人物名稱是界定人物身份的基本符碼。然而,王家衛電影劇作中更多 時候,人物的名稱都變成了數字,或者,人物是沒有名字的。在《阿飛正傳》中,人物沒 有全名,有的也只是別名,如"美美"、"露露"是一個歌廳女子的兩個別名;其他人物是" 阿超"、"旭仔"、"麗珍"。人物都沒有被顯示出擁有一個完美的家庭,他們的姓氏更是從 不被提及的。   在《重慶森林》中,人物的名字變成了以數字來代替,兩個警員的代號是二二三和六 六三,人物之間也因這種數字或無名化的聯繫而產生新的人物關係模式。小吃店的女店員 或金髮女毒梟從來沒有被人用名字直接稱呼過。二二三在生日那天接到酒店同房金髮女子 的傳呼,收到傳呼機的祝賀語,二二三一樣的歡天喜地,但他從不知道那女子的名字。六 六三與女店員之間最後雖然產生了若即若離的情感,但二人相處之間從不用名字稱呼對方 ,結果,劇作的人物都變成了沒有名字一樣,人物之間從不用對方的名字作為交流的方式 ,就仿佛直接的交流已顯得有點肉麻和不合事宜。人物關係中這種拒絕落實的態度,發展 至《墮落天使》,殺手只由一個傳呼機號碼代替其名字。女經理人變成是一個沒有名字的 人物,有的只是經理人這個職業身份,而這個身份亦是劇作裏的一個代碼,對於其工作的 具體細節內容,電影劇作中並無細緻描述及安排,劇作者的側重點只是人物之間的情感刻 畫。王家衛從沒有批露擁有更多社會或家庭內容的人物。人物飄泊於多元混雜、人情冷漠 的香港大都會中,感受著無法把持的繽紛多樣、流離無根的生活狀況。   《東邪西毒》中的人物都來自金庸的武俠小說,劇中人物卻與一般武俠小說讀者所認 識的人物歷史然名不同,套用後現代文藝理論說法,正是"能指"和"所指"之間的二元關係 已被打破,換來的是"能指"及"所指"間無限的可能性。而王家衛的《東邪西毒》正是利用 這些著名武俠人物于原著小說中未曾涉及的"前史"部分,創作了《東邪西毒》這部影片。   其實這種"解構歷史"的作法,在當代文學創作中已屢有例子。如臺灣近代詩人陳大為 以《再鴻門》一詩作重讀了《史記》中"鴻門宴",嘗試從一個後現代文藝觀,來瓦解《史 記》中被描述得驚心動魄的"鴻門宴"。讀者不禁為劉邦抹一額汗,又難免站在範增的位置 責備項羽未能當機立斷。然而,即使《史記》中司馬遷描寫情節多麼細膩動人也罷,那只 是對過往歷史的一次幻想和轉釋,真正的歷史面貌是無人能得知的。這是後現代語境下對 歷史的理解。歷史可以被描寫得高潮起伏,起承轉合而迂回曲折。讀者依據作者的寫作策 略安排,歷史的細節也變成一種如小說或劇作裏的情節按排一般,同樣有著無數的可能性 。故此,對於歷史人物的轉釋,如劉邦的膽小如鼠,或項羽的有勇無謀,也只是司馬遷對 歷史本貌的一個可能性的描述而已。而陳大為在《再鴻門》從三個角度:讀者閱讀《史記 》裏《鴻門宴》一些閱讀必然經驗、司馬遷寫《鴻門宴》的經驗及陳大為本人寫《再鴻門 》中後現代文化中閱讀幾方面,層層解構歷史和寫作本身的一些必然關係和理解。   王家衛的《東邪西毒》中對金庸原著《射雕英雄傳》的重新閱讀,亦是後現代文化氛 圍下的一個共性。"歐陽峰"、"黃藥師"、"洪七"等人物都是金庸小說《射雕英雄傳》中的 著名俠客,更因為該小說自七十年代已被屢次改篇為電視劇集或電影,更令小說中人物變 得家傳戶曉。王家衛在《東邪西毒》這部影片中,把原著中的歹角"歐陽峰"變成悲劇人物 ,成為電影劇作中的主角,作惡多端的他首次被披露了狠毒外表下受傷的心靈。"黃藥師" 這個原著中的孤僻怪俠,在王家衛的劇作中,亦因為一些情感瓜葛飄泊於沙漠。"洪七"在 原著中剛毅不屈,在《東邪西毒》的劇作處理中,他是一個敢於面對愛恨的人,願意攜著 妻子闖蕩江湖。而出在金庸另一本小說中的人物"獨孤求敗"卻被王家衛引入了《東邪西毒 》的故事架構中。這個人物同時活出了慕容燕、慕容嫣兩個身份的角色,在兩個角色身份 中變換,在愛與恨兩端徘徊。人物的名稱變成一個代號,名稱並非代表一個既知身份的認 定,相反,名稱變成了混淆既定身份界限和認知。   在王家衛六部電影中,對人物身份的選擇有著一致的脈絡,這是個有趣的地方。男性 角色身份,一般是"阿飛"、"殺手"和"員警"。在這三種人物身份中,如《旺角卡門》的華 和《阿飛正傳》中的旭仔,都是阿飛形象性格的不同側面。《重慶森林》中的兩們員警二 二三和六六三,《東邪西毒》中的四位殺手和《墮落天使》中的殺手形象,展示的是同一 個身份包裝之下人物性格及不同可能性的展現。王家衛對這些人物種類的鍾情,不難看出 那是本文第二章節提及到香港流行商業類型電影的痕跡。括開這些身份的包裝,其實他們 擁有的都是邊沿人物的特質。例如,女性角色身份中,王家衛曾多次應用,如《重慶森林 》中的女毒梟或《墮落天使》中的殺手經理人,這些都是商業類型片中典型社會邊沿人物 形象的套用,殺手、販毒或員警的職能,和人物的生活本質,只給予片面的顯示,而沒有 深入牽涉到職業或身份本身和情節發展的關係。對於其他身份類型的處理,王家衛亦有相 同的傾向。如《阿飛正傳》中的女售貨員、《重慶森林》中的女店員、空姐、《墮落天使 》中的飛女等等,這些人物的工作身份顯得像一個符號,只給予王家衛套入情感故事的途 徑,情感的發展依舊是單向的,固步自封的,不管情感發生在任何類型的人物身上,有趣 的是女性角色的人物,一樣是處於邊沿。空姐往返于城市之間,售貨員和女店員亦一樣, 每天接觸不同的顧客,工作本身的流動性亦相當大。發展到《春光乍泄》時,王家衛乾脆 摒棄了商業類型電影的人物形象,或流離工作性質的人物,單刀直入描述了三個流落異鄉 的人物;《春光乍泄》中的流浪者,大概是王家衛前五部電影一直塑求的人物本質所在。   王家衛人物的一大特徵,就是無根性。故此,劇作中對人物家庭背景和社會關係都欠 缺具體的描述。《重慶森林》中的員警,《東邪西毒》或《墮落天使》中的殺手,行動的 片段亦是被輕描淡寫帶過,沒有具體的劇情實質。結果,是製造出一種活生生的類型電影 人物形象,卻在現實在生活中無限飄泊的感覺。在王家衛所有人物角色中,人物與社會的 關係是隔離的,從殺手、毒梟身上故然很難找到他們與社會、家庭之間的關係。另一些小 人物如售貨員、巡警、店員,我們知道的也只是他們的職業,對於他們的社會、家庭、人 與人的實際交往和關係卻一一欠奉。王家衛劇作中人物本質上的這具無根性,正體現了在 人物種種社會關係的欠缺和角色一再飄泊於香港都市當中,(或香港都市的替象裏,如沙 漠、布宜諾賽勒斯、臺北等等)。   王家衛曾說過:"連續五部戲下來,發現自己一直在說的,無非就是心裏面的一種拒 絕:害怕被拒絕,以及被拒絕之後的反應,在選擇記憶與逃避之間的反應……"(7)。於 是,王家衛電影中的人物都以一種拒絕群體性,又拒絕個體孤獨性的生活方式活著。每個 人都渴求情感,但又害怕被拒絕而難堪。王家衛電影劇作中無論是殺手、阿飛、空姐或是 員警、毒梟、舞女、店員,活著都是一樣飄泊,徘徊在繁鬧虛浮的都市中,疏離又封閉。 追尋和拒絕兩個主題被設置在每個人物身上,每個人物都在追尋:旭仔追尋生母;麗珍追 尋旭仔和婚嫁;二二三追尋阿美、六六三追尋空姐和阿菲、慕容燕追殺東邪,甚至到何寶 榮、黎耀輝之間的你追我逐,每一段的追尋故事,其結局都是失敗的,人物的追尋都是被 拒絕了,若把追尋和拒絕的主題故在九十年代的文化和社會氛圍下,可以看出一種追尋香 港身份本位的意義。王家衛的作品中人物都是香港人,他們生活的空間有香港人熟悉的" 旺角"、"重慶大廈";或甚至《東邪西毒》中的虛構人物亦是源自香港的武俠小說。王家 衛的作品中的人物,不論員警、毒販、阿飛或俠客,展示出來的都不是類型電影中的人物 ,也不是金錢掛帥的香港人形象。《阿飛正傳》中,旭仔尋母是一個追尋過往歷史的旅程 ,不難看出是一種久曆殖民統治的香港,面臨回歸祖國,顯示出的一次對根、對親情、對 生命的尋找。在人情冷漠的大都會中,在有限的時空和認知當中,尋找的過程是痛苦的, 被拒絕的惶恐和對自我身份的無法把持,都是王家衛作品人物飄泊的原因。王家衛一再鍾 情社會邊沿角色,亦是處於主體或母體文化邊沿的香港,經濟成就雖然響譽國際,電影創 作的成就亦令它成為"東方好萊塢",但香港文化一直被置於邊沿,或被視為文化沙漠。不 論從歷史、或文化認知上,都因殖民統治而產生了無法定位的流離、無根感覺,這正是王 家衛作品裏人物同有的本質共性。故此,顯示在王家衛的劇作裏,這些人物都無法從家庭 背景、社會關係、職業身份、或情感生活中建立其身份位置。在《東邪西毒》中,西毒說 :"翻過了那座山頭,仍是一樣的沙漠。"在邊沿的文化位置上,尋找是徒勞的,因為香港 的身份從來沒有存在過。配合上後現代國際大都會的浮華、人情的冷漠、文化的無根、生 活的無目標,生命短促變幻無所適從,這種種揭示了的是一種九十年代歷史轉折中香港人 在後現代語境共同文化、社會現象下,卻獨有的心理狀態。自我、偏執、無根、隔絕、流 離、冷漠,這都是後現代都市人共通之處,而王家衛以展示獨特香港情懷的人物,卻同時 打動了國際電影市場上的年青觀眾(如日本、韓國和法國等)。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2.231.48

130.212.120.6 05/26, , 1F
推 好文 請問哪裡找來的 ?
130.212.120.6 05/26, 1F
※ 編輯: hohsuehyi 來自: 218.160.93.73 (05/26 16:27)

218.160.93.73 05/26, , 2F
網路上的,我把網址補上了。
218.160.93.73 05/26, 2F
文章代碼(AID): #12bC3Un- (WongKarWai)
文章代碼(AID): #12bC3Un- (WongKarW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