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瓦舍小品》相聲背後的戲劇導師

看板XiangSheng作者 (最初的愛得以成真!)時間17年前 (2008/05/13 11:07), 編輯推噓6(602)
留言8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瓦舍小品》相聲背後的戲劇導師 【聯合報╱馮翊綱】 2008.05.13 02:39 am 基於對戲劇哲學家的忠誠皈依,基於察覺自身創作的缺憾,基於觀眾讀者的期許,【相聲 瓦舍】二十歲生日,怎能不提「影劇六村」?因此,我寫《戰國廁.前傳》…… 皮蘭德婁(L. Pirandello,1867-1936,義大利人),代表作品《尋找劇作家的六個劇中 人》,在劇場裡的「後設」(meta-fiction),從形式上來說,就是「戲中戲」或「敘事 中的敘事」;布萊希特(B. Brecht,1898-1956,德國人),代表作品《四川的好女人》 ,主張「史詩劇場」(Epic. Theatre),推倒寫實戲劇的「第四面牆」,在表演中活化 「敘事」、「代言」的層次;貝克特(S. Beckett,1907-1989,愛爾蘭裔法國人),代 表作品《等待果陀》,以細瑣而精準的思維、語言,撥開傳統話劇的圭臬,開啟新世代的 劇場大門,後世也將他的作品,歸納為「荒謬主義」(Absurdism)。 三位以戲劇作品呈現思考的哲學家,是我的精神導師;而三位大師最關鍵的共通處是:他 們的作品都是喜劇。 《戰國廁》是【相聲瓦舍】近十年來最受歡迎的作品之一。從相聲的傳統觀念來檢視,這 個長達一小時的段子,篇幅過大,幸虧,最初我就不是以相聲的規格在思考,而是借用相 聲形式,並且在「貧窮劇場」(poor theatre)的美學觀照下進行創意,所產生的一齣獨 幕劇。 一桌二椅,典型的中國傳統戲曲劇場的簡約模式,兩個演員,一位主述,一位幫腔。第一 層「自覺」,從自身成長經驗出發,談眷村生活的特色,並同步虛構一個場景,「影劇六 村」;第二層「敘事」,以「借用諧音」為骨幹技術,素描中國王朝更替的歷史,並扭曲 成「影劇六村」的實況;第三層「代言」,敘述中的人物言行,隨時「跳進去」。 《戰國廁》(中國封建史)後來衍生成一套連作:《八街市場》(中國近代史)和《十八 層公寓》(台灣當代史),還曾經印成一本合輯,《影劇六村惡傳》,我將它視為自己的 精神自傳。 然而我察覺,這裡面欠缺「中國上古史與神話」。 相聲的好處在於其喜劇的本質,人們愛聽愛看,卻不會當真,雖以歷史為題,且為了喜劇 效果而重度扭曲真相,但不會混淆視聽,觀眾從一開始就知道那是「假的」。多年來,從 欣賞者角度所回饋給作者的話語中,提及最多的就是《戰國廁》;更有許多家長表示,子 弟們因為這套相聲,引發了對歷史知識的興致,趣味的謊言,觸動他們去探索真相。 基於對戲劇哲學家的忠誠皈依,基於察覺自身創作的缺憾,基於觀眾讀者的期許,【相聲 瓦舍】二十歲生日,怎能不提「影劇六村」?因此,我寫《戰國廁.前傳》。 【2008/05/13 聯合報】 資料來源:http://udn.com/NEWS/READING/X5/4337912.shtml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16.37.120

05/13 16:51, , 1F
還是不懂一桌二椅到底和相聲有什麼關係,曲藝又不是戲曲
05/13 16:51, 1F

05/13 23:02, , 2F
架個擂台可以打 Hardcore Westling Match
05/13 23:02, 2F

05/14 19:26, , 3F
再推一次 #181D9RW3 的最後兩段
05/14 19:26, 3F

05/14 19:28, , 4F
也不懂相聲為何 變成了劇場 變成了喜劇
05/14 19:28, 4F

05/14 19:29, , 5F
這樣才算"昇華"相聲嗎
05/14 19:29, 5F

05/14 20:30, , 6F
樓上要戰...
05/14 20:30, 6F

05/14 21:20, , 7F
不認同就是要戰喔?
05/14 21:20, 7F

05/14 21:28, , 8F
話說正在看德雲社天津專場 DVD 邊看這文章忒有意思...
05/14 21:28, 8F
文章代碼(AID): #18AGNTL5 (XiangSheng)
文章代碼(AID): #18AGNTL5 (XiangSh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