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堡變奏曲版本比較之瞎子摸象篇
看板clPianist (古典鋼琴家 - 莫札特,貝多芬,蕭邦,李斯特,舒伯特,柴可夫斯基)作者Piaf (㊣ 法國小雲雀)時間20年前 (2004/09/21 08:37)推噓0(0推 0噓 0→)留言0則, 0人參與討論串1/2 (看更多)
再來一篇流水賬的版本比較報告 以前時間真多
作者 Dutchman (苦雨終風也解晴) 看板 Classics
標題 郭德堡變奏曲版本比較之 瞎子摸象篇
時間 Wed Aug 26 10:45:46 1998
─────────────────────────────────────
人說「任憑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表面上看來多麼的瀟灑率性,
但是骨子裡卻實在是不負責任。試想想,到底為何只取一瓢飲而不把三
千弱水全下肚了呢?答案很簡單,是不能也!非不為也!因此今天甜姐
我「任憑郭德堡音符千萬,我只取頭十六小節之十一次裝飾音外加一次
琶音做版本比較」,便有了堂而皇之的理由可以回答那些對我為何不對
整首郭得堡做比較的質疑。事實上,裝飾音在郭德堡變奏曲中,只不過
是雕樑畫棟上的一抹油彩罷了,變奏的技法,同度到九度的卡農,對位
賦格的結構等等這才是支撐郭德堡這首擎天之作的樑柱。既然我沒有這
種野心,便安於在裝飾音這種小枝小節尋歡作樂。
關於郭德堡的軼事在此略過不提,請有心人士自行查書,不過巴洛克時
代的裝飾音到有必要介紹一二(註)。裝飾音是巴洛克音樂的組成的要
素之一,不過各種裝飾音的彈法,卻因為手稿殘缺不全或標示不清等時
代的因素,造成演奏上的困難。何其不幸巴哈對很多裝飾音處理不同,
甚至同樣的裝飾音也有筆畫粗細不同之分困擾著後人;何其有幸1720年
巴哈為他長子Friedemann寫的鍵盤小練習曲集 (Klavier-Buchlein Vor
WilhelmFriedemann Bach)的序沿當中,有巴哈親筆寫的十三種裝飾音
的記法與彈法,這對後世演奏巴哈的作品上有很大的幫助。在此因為無
法打出各種裝飾音的記法,便只好將各裝飾音的名稱以及彈法儘量表現
出來,希望各位能看的懂:
假設主要音是中央C (Do),1表示C,2表示D,7表示B
^
1) Trillo : 212121
2) mordant: 171
3) Trillo und mordant: 21212171
4) cadence: 2171
5) doppelt-cadence: 71212121
6) idem : 21712121
7) doppelt-cadence und mordant: 71212171
8) idem : 217121212171
9) accent steigend : 71
10) accent fallend : 21
11) accent und mordant : 7-171
12) accent und trillo: 2-12121
13) idem : 2-12121
不知道各位朋友有沒有耐心看完這十三種裝飾音,若有,則您會發現第
十二種和十三種裝飾音其實是一樣的,我也不知道為何會這樣,巴哈的
手稿看起來兩個也差不多,或許是巴哈自己筆誤吧?(笑)
了解這十三種裝飾音之後,我們就有能力來今天要談的主題,郭德堡變
奏曲Aria的各個裝飾音了。我會只選擇頭十六小節來討論是有原因的,
在這十六小節中,總共出現了六種十一次不同的裝飾音(我用的是全音
原典版的譜子,此外我不考慮倚音,本文只討論漣音和迴音),這六種
裝飾音幾乎涵蓋整首郭德堡變奏曲所有的裝飾音類型,可說是綽綽有餘
。我們先來看這十一次裝飾音的種類及分佈情形:
bar1 : 3
bar3 : 2, 6
bar5 : 3
bar6 : 4
bar8 : 2, 3(left hand)
bar9 : 3
bar10 : 1(left hand)
bar11 : 6
bar12 : 13
除此之外,第十一小節有一個琶音到值得一提。說來有趣,這個琶音有
的人往上爬,有的人往下爬,還有人先往下爬,反覆後第二次卻往上爬
.... (老實說,當我聽到此公這樣子搞法,當場沒從椅子上笑得摔下來
....)
本文將提倒的版本如下:
大鍵琴:Walcha, K.Richter
鋼琴: 尼可萊耶娃(1987 Live),席夫
以及三個騷包版:
弦樂三重奏版:Sitkovetsky(Violin),Causse(Viola),Maisky(Cello)
弦樂團版:Sitkovetsky & NES Chamber Orchestra
管風琴版:Jean Guillou
豁!我們終於將所有的準備動作完成了,接下來我們就趕緊來看這七個版
本對裝飾音不同的處理:
第一列是依這十一次裝飾音的順序,數字表示先前提到裝飾音的類型,兩
個數字表示反覆後第二次的彈法。打x 的表示並未使用裝飾音,打?表示
不在以上十三種裝飾音之中。每一列最後一行的箭頭則表示第十一小節那
個琶音的方向:
原譜 3 2 6 3 4 2 3 3 1 6 13 琶音
-----------------------------------------------------------
Walcha 2 2 6 2 4 2 2 2 1 6 13 ^
Nikolaeva 2 2 6 2 4 x 2 2 1 6 4 v
Richter ? 2 6 ? 4 ? ? ? 1 6 3 ^
席夫 22~ 2 6 22~ 4 x 2 2 1 65 13 V^ <---狼得洗伊台ㄟ!
三重奏版 2 2 6 2 4 x 2 2 1 6 x v
弦樂團版 2 2 6 2 4 x 2 2 1 6 x v
管風琴版 2 2 5 2 4 2 2 2 1 5 13 v
「回首向來蕭瑟處,也無風雨也無情」,或許我必須學習東坡的豁達,好
讓我忘掉打字的痛苦。從上面的表格,我們可以很明顯的看到,所有標記
第3種的裝飾音完全沒有任何的演奏者照著彈,原因或許不難推測,就拿
第一小節那個裝飾音來說吧,如果真的按照所標記的第3種裝飾音來彈將
會拖亂整個樂句的曲速,所以大家都使用第二種mordant 的彈法。第八小
節的mordant也只有Walcha和管風琴版的Guillou照著彈奏,其他演奏的便
省略不彈,兩個弦樂版在此還刻意拉了一個長音。第十二小節的哪格裝飾
音也是彈性比較大的,尼可萊耶娃和Richter 分別用了不同的裝飾音,聽
起來也饒富興味。而這十一次裝飾音中,也只有第六小節迴音的和第十小
節的Trillo是每個演奏著都照著彈的。
在上面這七個版本當中,很明顯席夫版是最「花俏」的,不僅在反覆的樂
段做出不同的彈奏,或將裝飾音時值增加,或改變裝飾音的種類,連那個
琶音....就是他!都要來點花樣。其實在這七個版本當中,席夫和Richter
版是最著重裝飾音的,這兩個版有一個共同的特點,為了表現裝飾音而改
變樂曲速度的穩定在所不惜。也因此,這個Aria在他們指下有著比較「浪
漫」的表現,經常可以聽到一個樂句走到一半,突然來了一段慌啷啷的裝
飾音,之後才像醒過來一般回到原來的曲速。比較起來,Walcha對裝飾音
的處理就比較謹慎而節制,事實上,Walcha也是這七個版本中最按照譜面
指示演奏的,倘若將那四個大家都不照著彈的第三種裝飾音不考慮進來,
Walcha更是完完全全照著譜上指定的各種裝飾音彈奏。相較之下,三個騷
包版在這方面並沒有太多特殊的表現,不過.......
註:"彈鋼琴的藝術",p.172,彭聖錦,全音出版社。
--
搞笑藝人: 皮癢夫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8.43.254.179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1 之 2 篇):
clPianist 近期熱門文章
PTT影音娛樂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