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n de siecle(2)

看板clmusic (古典音樂)作者 (給久違的你)時間21年前 (2003/04/21 02:08), 編輯推噓2(200)
留言2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維也納的另一世紀末現象---猶太人的身分認同 反猶太的思想自古以來即存在著, 但是在世紀末的維也納,身為猶太人的知識份子 也有其自我認定的價值混淆。 主要是因為,這些猶太布爾喬亞(例如馬勒與佛洛伊德)自小接受的教育 與一般維也納人並無不同,他們說德語,同樣受到德國國家主義的影響, 甚至在很多猶太家庭中,傳統的習俗與教義已漸漸式微, 因此即使具有猶太血統,他們成長的環境與接受的思想卻明顯與血統分離。 當世人以其身份詆毀或排擠他們的同時, 他們本身對於自己是否為猶太人的身份認同也產生諸多疑問。 所以馬勒本身放棄猶太教改信基督教的權宜做法,並不完全是受到 反猶太主義的影響,或是單單為求順利入主維也納歌劇院的利益問題, 恐怕他個人也陷入了對於猶太血統的疑惑與混淆吧. *世紀末藝術在音樂方面的成就: "死亡"對奧國來說,是與宗教同樣重要的主題;另外,世紀末的維也納人 悲觀認定末日即將來臨的想法,也讓許多藝術創作的作品瀰漫著死亡的陰影。 馬勒的音樂中就常使用死亡、葬禮的靈感;無獨有偶的, 在克林特的繪畫中,少女的死亡、活死人都是他所使用的題材。 顛覆傳統調性音樂.激起聽眾的激烈情緒 (例如:不安、焦慮與緊張感,) 表現愛、慾望、生與死、痛苦等主題都是這時期音樂的重點。 代表人物:馬勒、荀白克、貝爾格。 *馬勒的音樂與世紀末 馬勒的人生與音樂觀或許受到了當時潮流的波動影響, 但我認為,他的音樂創作在本質上並無與這些潮流產生極為密切的關聯或呼應。 即使他的作品裡呈現了對生死,對愛欲的探索; 流露了對青春易逝、韶光不再的無奈, 他卻不同於其他的藝術家以一種近乎反社會、反道德的激進手段來彰顯自己的音樂, 在馬勒音樂裡所飄散的個人主義雖是一種孤寂感, 卻不至於破壞了整個大環境的平衡與秩序, 比較像是一個人默默咀嚼著孤獨的苦味,並且將這樣的疏離視為一種享受。 而不以瘋狂、匪夷所思的行徑博取世人同情,或以怪誕乖張的表達顯得特立獨行。 *參考資料: Jacques, le Rider. Modernity and Crises of Identity: Culture and Society in Fin-de-siecle Vienna. Cambridge: Polity Press, 1993. 《當代》第六、七期。台北:當代,1986。 Pour Gustav...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sie.ntu.edu.tw) ◆ From: 218.187.20.70

推 61.216.49.1 04/21, , 1F
推~~~
推 61.216.49.1 04/21, 1F

推 140.112.25.189 04/21, , 2F
推 140.112.25.189 04/21, 2F
文章代碼(AID): #-ek83qw (clmusic)
文章代碼(AID): #-ek83qw (clmus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