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2025衛武營國際音樂節

看板clmusic (古典音樂)作者時間2天前 (2025/05/01 16:23), 2天前編輯推噓3(303)
留言6則, 3人參與, 1天前最新討論串1/1
前幾年都有陸續參與衛武營國際音樂節的活動,今年有幸差一場全程參加,用條列式記錄 此次活動。 ============================== 開幕音樂會《愛情故事》 時間:2025/04/11 (五) 19:30 地點:音樂廳 曲目: 柴可夫斯基:《羅密歐與茱麗葉》幻想序曲 齊瑪諾夫斯基:第一號小提琴協奏曲,作品35 (安可曲:尤金.易沙意:六首e小調小提琴無伴奏奏鳴曲,作品27,第四首,第二樂章) 德弗札克:G大調第八號交響曲,作品88 (原曲為澤姆林斯基:給樂團的幻想曲《小美人魚》) 指揮|馬泰恩・鄧迪弗(Martijn DENDIEVEL) 小提琴|梁仁模(Inmo YANG) 國立臺灣交響樂團 1.指揮臨時換代打,小美人魚就這樣被改掉了QQ,可能要臨時找到會齊瑪諾夫斯基小協的 指揮不多。 2.梁仁模的在這首小提琴曲演奏游刃有餘,快速音群不含糊而且歌唱性十足。 3.指揮詮釋方正,細膩度較為不足,但代打就不太計較了。 http://i.imgur.com/1uiCEfN.jpg
http://i.imgur.com/tMPEDHC.jpg
============================== 聲繪奇境《月光艾菲爾》 時間:2025/04/12 (六) 14:30 地點:表演廳 曲目: 德布西:〈雪中的足印〉,選自《前奏曲》第一冊 德布西:《被遺忘的意象》,第一樂章 德布西:《夢幻曲》 德布西:〈水之反光〉,選自《映像》第一冊 德布西:《阿拉貝斯克》第一號 德布西:〈中斷的小夜曲〉,選自《前奏曲》第一冊 德布西:〈巴瑟比埃舞曲〉,選自《貝加馬斯克組曲》 德布西:〈亞麻色頭髮的少女〉,選自《前奏曲》第一冊 德布西:〈前奏曲〉,選自《為鋼琴而作》 德布西:〈飄散在暮色中的聲音與香味〉,選自《前奏曲》第一冊 德布西:〈為埃及少女〉,選自《六首古代墓誌銘》 德布西:〈月光〉,選自《貝加馬斯克組曲》 動畫師|格果.龐(Grégoire PONT) 鋼琴|汪奕聞(Evan WONG) 1.這場是鋼琴獨奏,搭配動畫師現場作畫。動畫師會在(應該是電腦版)畫出物件(風景或 人),畫完之後會有後製的動畫播放。雖然畫作是用簡單的筆觸繪製,但是也會搭配音樂 的旋律進行動作,所以也會需要磨合。 2. 汪奕聞的詮釋中規中矩,這場主要是以畫作為主。 3.這場有演後座談,但我沒參加。 http://i.imgur.com/q8uVV0A.jpg
============================== 假聲男高音獨唱會-賈斯汀・金與賽瑪《從巴洛克到卡巴萊》 時間:2025/04/12 (六) 19:30 地點:音樂廳 曲目: 蒙台威爾第:《詼諧音樂曲集》,給一聲部及兩聲部的聲樂創作 〈被詛咒的面容〉 〈那輕蔑的眼神〉 〈你曾完全屬於我〉 〈看哪,太陽以溫柔光芒武裝〉 〈而這果然是真的〉 鋼琴曲/拉摩:a 小調嘉禾舞曲 波爾波拉:〈偉大的朱比特〉,選自《波里菲莫》 韓德爾:〈若你渴望愛那輕蔑你的人〉 ,選自《薛西斯》 韓德爾:〈遠離荊棘〉,選自《時間與真理的勝利》 鋼琴曲/史特拉汶斯基:《散拍鋼琴音樂》 浦朗克:《嘻笑姻緣》 〈安德烈的女性友人〉 〈在草地中〉 〈他飛走了〉 〈我的屍身柔軟如一隻手套〉 〈小提琴〉 〈花〉 鋼琴曲/拉威爾:〈水精靈〉,選自《夜之加斯巴》 鋼琴曲/費德烈克.洛依:《窈窕淑女》序曲 桑德海姆: 〈失去理智〉選自《癡人大秀》 〈天上的巨人〉選自《拜訪森林》 〈小丑請進〉選自《小夜曲》 傑森・羅伯特・布朗: 〈我無所畏懼〉選自《歌詠新世界》 〈星星與月亮〉選自《歌詠新世界》 假聲男高音|康敏.賈斯汀.金(Kangmin Justin KIM) 鋼琴|艾爾方斯.賽瑪(Alphonse CEMIN) 這場我沒聽,只列出演出曲目。 ============================== 梁仁模小提琴獨奏會《聽。感》 時間:2025/04/13 (日) 14:30 地點:音樂廳 曲目: 1.帕格尼尼:〈心如止水〉變奏曲 2.帕格尼尼:二十四首小提琴隨想曲,第一首 3.薩爾瓦托雷.夏里諾:六首小提琴隨想曲,第一首(臺灣首演) 4.帕格尼尼:二十四首小提琴隨想曲,第六首 5.薩爾瓦托雷.夏里諾:六首小提琴隨想曲,第二首(臺灣首演) 6.帕格尼尼:二十四首小提琴隨想曲,第二十四首 7.舒伯特:b小調華麗輪旋曲 8.奧古絲塔.里德.托瑪斯:〈隨想曲〉(臺灣首演) 9.奧古絲塔.里德.托瑪斯:〈湧〉(臺灣首演) 10.法朗克:A大調小提琴奏鳴曲 (安可曲:C. DEBUSSY: La Fille aux cheveux de lin, arranged for violin and piano) 小提琴|梁仁模(Inmo YANG) 鋼琴|王佩瑤(WANG Pei-yao) 1.上下半場的最後一首都是小提琴與鋼琴的重奏,其餘都是小提琴獨奏曲。 2.梁仁模維持著前天的高水準,面對帕格尼尼的高難度無伴奏聽起來毫無困難處。這邊特 別提薩爾瓦托雷的曲子,他的隨想曲如果有聽過郭德斯基(Godowsky)的蕭邦練習曲改編曲 就可以想像他的曲子了。第三首(參考我列出的編號)所使用的小提琴技巧就是來自第二首 ,而第五首來自第四首。梁仁模的專輯也有演出此曲,有興趣的可以去找來聽聽看。 3.在演奏”湧”時小提琴的琴橋噴出去了,梁仁模就默默地走到後台換琴,據他所說他也 是第一次遇到這種情況。 4.之前有聽過王佩瑤演奏過柴可夫斯基的鋼琴三重奏(搭李宜錦跟高炳坤)就覺得她的演奏 有料,這場舒伯特與法朗克的曲子她的音色適時的支撐著小提琴,並且在鋼琴主奏時也會 站出來。 http://i.imgur.com/RF3rmjv.jpg
============================== 衛武營當代樂團:聲影《音樂遊戲》 時間:2025/04/17 (四) 19:30 地點:表演廳 曲目: 1.貝爾恩德.阿洛伊斯.齊默爾曼(Bernd Alois ZIMMERMANN):《黃與綠》,給木偶劇的 音樂(臺灣首演) 2.馬丁.史莫卡(Martin SMOLKA):《幕間音樂》(亞洲首演) ─為雷內.克萊爾默片《幕間節目》創作的配樂 3.馬丁.史莫卡(Martin SMOLKA):《空中的帽子》(亞洲首演) —搭配播映漢斯.里希特默片《早餐前的幽靈》 4.劉博健(LIU Po-chien):《三月之後》,給小提琴獨奏與室內樂團(世界首演,衛武營 委託創作) 5.尹伊桑(Isang YUN):《協奏小品》,給室內樂團(臺灣首演) (原演出順序為5-1-3-中場4-2) 演後座談: 與談人|布瑞德.路博曼、陳銀淑、劉博健 主持人|陳宜貞 指揮|布瑞德.路博曼(Brad LUBMAN) 小提琴|張庭碩(CHANG Ting-shuo) 衛武營當代樂團 執行單位|時間藝術工作室 1.”黃與綠”的曲風與法國”Les Six”相似,由許多小曲子構成,風格俏皮可愛 2.原本”幕間音樂”這首有搭配另一部默片播放,但不知何故取消了。 3.這首我的專注力都在默片上,看一群帽子飛來飛去也不錯,但我還是不知道默片在說甚 麼。 4.2023年的衛武營國際音樂節有演出劉博健這首的姊妹作” 《三月之前》給小提琴獨奏 與大室內樂與電子即時互動”。具作曲家指示,在音色上:小提琴”琴弦”的調性有改( 這邊我不太懂,看有沒有高人指點),以及演出中,以類似加料鋼琴的方式,使用迴紋針 夾住琴弦發出特殊的音色,我的體感是”三月之前”的實驗性以及特殊性都高過這首。 5.尹伊桑這首應該是全場最長的曲子,雖不熟悉但是不會難以親近。 http://i.imgur.com/K51H8pR.jpg
http://i.imgur.com/upLmgcL.jpg
============================== 衛武營當代樂團:樂舞《美國新章》 時間:2025/04/18 (五) 19:30 地點:表演廳 曲目: 約翰.凱吉(John CAGE):《美國信條》 約翰.亞當斯(John ADAMS):給室內樂團的室內交響曲(臺灣首演) 奧古絲塔.里德.托瑪斯(Augusta Read THOMAS):《動態雕塑之舞》,給小型室內樂團 (臺灣首演) 盧長劍(George Paul HOLLOWAY):《返璞歸埜》(世界首演,衛武營委託創作) 麥克.道赫悌(Michael DAUGHERTY):《逝去的貓王》,給低音管與室內樂團(臺灣首演 ) 演後座談: 與談人|布瑞德.路博曼、奧古絲塔.里德.托瑪斯(這邊網站寫陳銀淑是錯的)、盧長劍 主持人|陳宜貞 指揮|布瑞德.路博曼(Brad LUBMAN) 低音管|王芃惠(WANG Peng-hui) 衛武營當代樂團 執行單位|時間藝術工作室 1.凱吉在樂曲中加入”隨機性”在這首也不例外,除了加料鋼琴以及打擊樂外,最特殊的 是使用播放器(這場使用電腦)播放凱吉所推薦的音樂(這場播放貝多芬的第七號交響曲片 段)應用在樂曲首尾,而因為播放音樂的多樣性使這首每次演奏效果都有不同。 2.亞當斯的曲子在現在樂中算是平易近人的,這首也不例外。我相當推薦如果對現代樂有 興趣卻又不知從哪位作曲家開始時可以考慮由亞當斯入門。 3.托瑪斯這首老實說,我沒甚麼印象了。 4.具作曲家解說,返璞歸埜是描寫大自然原先穩定的平衡,遭遇了”外力”後的混亂,以 及”外力”離去後的平衡(但是已經不是原先的平衡,甚至傾斜)。這首用了在舞台後方( 觀眾看不見)的小號,以及演奏到一半入場、中途又離場的法國號表現出此概念。這首另 外有一個很特殊的樂器,據作曲家所說是在威爾斯類似跳蚤市場看到的,形狀是一條繩子 一端綁上物體、另一端手握住,演奏時就圓周甩動,吸睛效果十足但我實在聽不到那個是 甚麼聲音。 5.本場最有趣的曲子。王芃惠穿的很潮,全曲以”末日經”的主題貫穿。只是因為我沒聽 貓王的曲子,不知道此曲有沒有引用貓王的旋律就是了。 http://i.imgur.com/6KONfbK.jpg
http://i.imgur.com/7MOeucr.jpg
http://i.imgur.com/BF0tBLD.jpg
============================== 《朗基的鋼琴宇宙》 時間:2025/04/19 (六) 14:30 地點:音樂廳 曲目: 海頓:f小調變奏曲,Hob.XVII:6 德布西:《映像》 德布西:給鋼琴的小組曲《兒童的天地》 舒曼:降B大調《幽默曲》,作品20 安可曲 F. LISZT: Impromptu in F-Sharp Major, S.191 F. LISZT:Sancta Dorothea, S.187 鋼琴|戴佐.朗基(Dezsö RANKI) 1.先說結論,本次音樂節最神。 2.之前本版有音樂會前後的心得,我也分享我的: 音樂會前: 我:這鋼琴家是誰啊?曲目好無聊。 我哥:這個鋼琴家是匈牙利三傑,在BMC所發行的Richter in Hungary負責挑選曲子。 我:反正我買全場次套票,就去聽聽看。 音樂會後: 拜託哪家藝術公司再找他來開獨奏會吧…… http://i.imgur.com/3BS1bT1.jpg
3.朗基彈奏乾淨俐落,海頓這首完美的顯現他音色的純淨、工整但也適時運用彈性速度帶 來變化。德布西音色就像細微的光影變化,非常清晰(上次現場聽到這麼好的德布西可能 是鄧泰山所詮釋的版畫了)。整場次個人覺得最大的音量大概只在德布西印象的”水之反 光”裡,並且大音量頂多10~20秒的段落,全曲都在極細微的音量以及中等音量之間進行 變化,既使範圍受限但是依舊可以聽到驚人的音色控制力,這可能是只有現場才能聽到的 表現,非常驚人。而舒曼”幽默曲”根據不同性格也呈現了不同於德布西音色的柔軟,某 些段落也呈現剛硬的琴音(不是像李斯特那樣八度砸琴),穩穩的推進,直至曲終。 http://i.imgur.com/ZtKA4UP.jpg
============================== 閉幕音樂會《四種氣質》 時間:2025/04/20 (日) 14:30 地點:音樂廳 曲目: 奧古絲塔.里德.托瑪斯(Augusta Read THOMAS):《舞蹈女神之夢》(臺灣首演) 李斯特:A大調第二號鋼琴協奏曲,S. 125 (安可曲:B. Bartók: Teasing Song, Book 1, No.19, 20, 21) 卡爾.尼爾森(Carl NIELSEN):第二號交響曲,《四種氣質》,作品16(臺灣首演) 指揮|簡文彬(CHIEN Wen-pin) 鋼琴|戴佐.朗基(Dezsö RANKI) 高雄市交響樂團 1.托瑪斯那首簡文彬導聆時提到非常困難,實際聽起來感覺也是,不知道是不是為了藉由 樂團分部演奏不同舞蹈所表現的困難。這首最後的小提琴獨奏至曲終部分還滿好聽的。 2.這首滿失望的,朗基的琴音偏小,而簡文彬指揮的樂團音量多次壓制鋼琴聲音,銅管爆 音無數,給人感覺這首沒合過多少次。實在很想聽聽看近況良好的吳曜宇搭配同組合的演 奏看有沒有不同。(因為前場次太強所以這場反差甚大,不知道有沒有其他樂友的說法? 我獨奏坐一樓7排,這場坐二樓面對樂團前排,聽這場安可曲的確琴音偏小聲但我覺得不 應該合的那麼差) 3.個人覺得尼爾森是被低估的作曲家,雖然曲子有時候會有無調性但是真的意外好聽,他 總共有六首交響曲,本次演奏的是第二號(不是常見的第四號給推)。這首樂團就明顯表現 得比較好,該不會排練都用在這首了? http://i.imgur.com/T2GWC1K.jpg
============================== 最後的條列式雜談: 1.據簡文彬在閉幕音樂會後所說,明年的曲目已經決定好了。最近幾年感覺曲目愈來愈不 那麼現代的方向排了,票房壓力還是有關聯?(最後一場還看到看起來是國中一團高中一 團的學生團來聽) 2.曲式感覺有點固定(樂團,獨奏或重奏),記得第一年有弦樂四重奏後來疫情就不了了之 了。個人是希望獨奏或重奏可以,但是能聽到更多方向的配器會更好(去年的打擊樂就是 很棒的演出)。而曲目長度通常限制在一首最長不超過40分鐘,希望可以聽到大型當代作 品(總監陳銀淑自己也有寫歌劇,真想聽現場) 3.最近幾年都會安排平日晚上演奏室內樂的全場當代音樂(例如本次的4/17,4/18號場次) ,個人滿喜歡這些場次的,衛武營當代樂團的演奏水準也高,並且演後座談也常有作曲家 本人參與(演出也會坐在觀眾席)。這兩個場次也發現這次的觀眾人數竟然比以前多,有點 意外。希望至少這些室內樂的場次可以維持這種當代節目。 4.這些音樂會可能是因為有門檻,所以觀眾素質都比較高不太有雜音… 5.明年第五年也算舉辦有一定年數了,再看看能不能排出更特殊的曲目,讓我驚豔一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40.106.99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lmusic/M.1746087831.A.550.html ※ 編輯: Haqua (111.240.106.99 臺灣), 05/01/2025 16:34:19

05/01 16:37, 2天前 , 1F
金~
05/01 16:37, 1F

05/01 22:06, 1天前 , 2F
搭配動畫師這種方式還蠻有趣的,有機會想去看一看
05/01 22:06, 2F

05/01 22:09, 1天前 , 3F
之前覺得這種曲目可能個人會領悟不佳,
05/01 22:09, 3F

05/01 22:10, 1天前 , 4F
但有這麼多座談應可幫助理解. 謝謝版主高人的推薦
05/01 22:10, 4F

05/02 04:51, 1天前 , 5F
我在台北聽現代曲目的經驗是睡一片,品質因禍得福嗎…比較
05/02 04:51, 5F

05/02 04:51, 1天前 , 6F
不會咳嗽也不會東西掉來掉去這樣
05/02 04:51, 6F
文章代碼(AID): #1e4o-NLG (clmusic)
文章代碼(AID): #1e4o-NLG (clmus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