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itions of Bruckner sym. No.8

看板clmusic (古典音樂)作者 (髮絲冰達)時間21年前 (2003/05/11 13:19), 編輯推噓9(900)
留言9則, 6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3 (看更多)
原來差異並不是在什麼有沒有鈸啊,改變的木管調性啊, 刪掉了幾個小節啊這些勞神子上。 -- 海西時,諸公每朝,朝堂猶暗。唯會稽王來,軒軒如朝霞舉。 贊曰:因為司馬昱老愛遲到,等到他來上朝,天光都已經大亮了!!

推 211.75.186.193 05/09, , 1F
嗚喔差別在哪~請賜教!
推 211.75.186.193 05/09, 1F

推 61.231.26.95 05/10, , 2F
那種說法見樹不見林啦.....^^
推 61.231.26.95 05/10, 2F
這方面留下的文獻或通信不多,對於Bruckner 1889 1890 1891 1892年 的動機只能由Schalk,Weingatner等人的通信間接得知; 對於Bruckner修改這幾個版本的動機,意欲造成的效果,出於主觀意願 或被動告知....恐怕都不是像目前所認為的偏見那樣.... 即使是將修改的動機存而不論,從現象學出發探討文本的差異,恐怕也 不只是刪了哪幾小節,移了什麼調,多了什麼樂器....那樣機械式地思考; 重點是「感知」 啊!!我們的主觀感知,將音樂當作客體去好好享受吧! 那樣的intensification,那樣的climax,那樣的sublime,....... 在開放耳朵,享受不同的版本時,他們究竟對吾人產生了什麼樣的意義? 例如吧,Adagio,你能更以樂譜版本而非錄音版本有不同的領悟嗎? 重點是主體!不是客體! 不願講得太多,那真的是非常美妙的地方,言語難及之地, 所謂mythology 是也。 理性的層次,多閱讀;感官的層次,多"感受"音樂, 才是提升境界的不二法門啊!

推 211.75.186.193 05/10, , 3F
嘿~這樣就逼出來一篇了:P
推 211.75.186.193 05/10, 3F

推 61.231.26.144 05/11, , 4F
是沒人看得懂的一篇 ^^;;
推 61.231.26.144 05/11, 4F
現在版上所流行對Bruckner的批評方式,歸納起來有兩大主流: (1)寫作技巧論 (2)中心思想論 (1)不是我的專門,留給別人說。 (2)有點....拿著半弔子的解構主義,去批評布魯布魯的音樂, 實在像是拿後工業社會的倫理觀,去批評孔丘學說這裡不好那裡不好 一樣。以今非古嘛!沒考慮過era context ,和group unconsicousness, 根本沒什麼意思。 文本有很多面向,忙不迭地幫人貼標籤真是最糟的行為之一; 在這裡我也可以簡單地貼個標籤,布魯布魯的形式是浪漫主義的, 本質是神秘主義的;我個人的偏見是:他比Scriabin還要神秘主義, Scriabin比起他真像是裝神弄鬼的神棍: 只有ritual behaviours ,沒有spirits 。 (這是我的偏見;不要為這句話來罵我 ^^ ) 更進一步說,布魯布魯與馬勒,其symptomatology雖然不同, 但是core pains卻相當類似! 差異在於他們兩人選擇了不同的defense mechanism 罷了。 拿解構主義去批評布魯布魯,真的表示書只讀通了一半。 沒錯,解構主義的確是為批判西方形而上論以「道統」為中心, 區分首要/次要、中心/邊緣、本質/形式、母體/派生、在場/不在、 等二元對立思想;而二元的重要性並不平均, 其重要性如何只由其「位置」也就是差異性決定之。 解構主義即在於打破此中「中心思想」,打破「主次關係」; 解構主義認為任何一元都佔據同樣的地位。 某些人,卻沒發現所謂道統(logos) 是中性的,本身不蘊含價值判斷; logos 本身會成為被批判的客體,只有在他成為中心主義(logo-centrism) ,因差異而引起本身的焦慮和不安,造成偏見或歧視或暴力等等行為時, 才能成為被批判的對象。 否則,拿到解構主義這個大鐵鎚,就想到處破壞,東敲敲西敲敲, 不論看到什麼都想解構,那就成為真正的虛無主義:Nihilism, 沒有主體,沒有真理,沒有歷史;什麼都沒有,只有當下。 那麼, 這和布魯布魯有什麼關係呢?布魯布魯的作品,其精神就是形而上的, 其寫作史就是求道證道的經過。從第零號聽到第九號,那真的體現了 Erikson 的個體發展理論,是最好的個體心理學範本。 就算我們不從文本上去理解(我指樂譜版本不是錄音演出版本), 如果也不能從脈絡上去理解, 只會說「那種大塊假複音音樂當然很多人愛啦」; 更糟糕的是,某些人甚至在重蹈自己所欲批評的 「流派中心論」stylo-centrism的覆轍,拿自己喜歡的音樂派別, 和布魯布魯比較,藉由兩者差異顯現某流有多偉大; 口上叫大家接受其他種類音樂的人,反而成為加害其他種類音樂的人。 至於某派還愛講的「文化生產-文化消費-文化再製」模式, 事實上是什麼拿來被消費並不重要, 任何一樣東西都可以成為消費物; 真的要的話某派音樂也可以、成為此模式的載體(vehicle), 此模式與布魯布魯本人及布魯布魯音樂無涉; 故不在本文討論範圍之內。請回文者不要拿出來盧。 (或者,至少大部分人都同意文化殖民主義,但是殖民母國是否 是有意向地intentionally [意向和意識不同]選擇某些產品作 為輸出物?恐怕並非像某些人所說的那樣棺材釘釘。 ) 結論: 說了這麼多,好像還是沒講到 symphony No.8 各版本差異究竟在哪裡; ^^;; 我想還是留給大家自己去體會吧~~ 畢竟,「道可道,非常道」,也是布魯布魯的中心思想之一啊~~!! ※ 編輯: Fassbaender 來自: 61.231.36.34 (05/11 13:19)

推 211.75.186.193 05/11, , 5F
可惡我還是看不懂..:PPP
推 211.75.186.193 05/11, 5F

推 218.164.24.197 05/11, , 6F
我又暈了.......:)
推 218.164.24.197 05/11, 6F

推 168.95.4.249 05/11, , 7F
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推 168.95.4.249 05/11, 7F

推 61.59.226.246 05/12, , 8F
願聞布魯布魯與馬勒相似的core pains
推 61.59.226.246 05/12, 8F

推140.115.221.185 05/12, , 9F
既提馬勒與布魯克納,則理查史特勞斯呢? :P
推140.115.221.185 05/12, 9F
文章代碼(AID): #-lTrqok (clmusic)
文章代碼(AID): #-lTrqok (clmus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