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法國國家管弦樂團音樂會

看板clmusic (古典音樂)作者時間6小時前 (2025/10/13 16:56), 編輯推噓2(206)
留言8則, 3人參與, 6小時前最新討論串1/1
時間:法國時間2025/10/10 20:00 地點:香榭麗舍劇院 曲目: 上半場 理查.史特勞斯:死與變容 艾瑪.馬勒:五首歌曲(由Jorma Panula改編管弦樂伴奏) 下半場 古斯塔夫.馬勒:呂克特之歌 理查.史特勞斯:唐璜 指揮:Cristian Melaru 次女高音:Joyce DiDonato 樂團:法國國家管弦樂團 Orchestre National de France 我也是踏足這座100年前首演史特拉汶斯基的春之季時,因新穎旋律而造成暴動的劇院了 門口 http://i.imgur.com/6WJDh1j.jpg
內部與販售處 http://i.imgur.com/cqWpXoH.jpg
http://i.imgur.com/sCySDWn.jpg
音樂廳,內部裝潢十足藝術感,這次坐幾乎最高的位置 http://i.imgur.com/qbD3A3l.jpg
http://i.imgur.com/cMB6eQ7.jpg
節目冊 http://i.imgur.com/V9xPupt.jpg
理查.史特勞斯在25歲完成第一首的死與變容,很難想像年輕時期就能如此用音樂描述死亡以及後續的救贖。我對Melaru這位指揮不熟,但他的詮釋方式是戲劇性的,從一開始序奏的c小調,到結尾昇華的C大調都維持極強的對比手法。而法國國家管弦樂團實力堅強,檔次明顯比昨天的布列塔尼交響樂團高,對於指揮詮釋的回應是緊密的弦樂和靈活的管樂,應該屬於法國一等一的樂團無誤。 從好幾年前聽古典音樂以來,聲樂(尤其是獨唱,藝術歌曲之類)一直是我的罩門,總是不太有方法能入其門。第二首的作曲家是馬勒的太太,查了維基她也活了滿久一段時間。次女高音DiDonato去年有去衛武營表演,雖然那場我沒去但也因此對這個名字有印象。這首是完全沒聽過的曲子,總長約13~15分鐘而已。管弦樂團的伴奏幾乎都是輕盈的,而DiDonato的聲音穿透力高,我坐最上層觀眾席還是清晰可聞,最有印象的是最後一首,小提琴伴奏,管樂跟聲樂輕輕唱出旋律滿好聽的。第三首馬勒的呂克特之歌也是一樣不熟,馬勒的藝術歌聽過稍微多次的也只有悼亡兒之歌以及ꐊ皉~魔法號角,這首倒是慧根不夠,較無法領略歌曲精妙之處。 http://i.imgur.com/S9pU1QB.jpg
http://i.imgur.com/bEOHUdZ.jpg
剛接觸理查史特勞斯時就是聽這首唐璜,我也覺得這首算是他的交響詩之中相對好入門的。 開頭的序奏真的有騎士衝鋒的壯麗感,指揮用強弱對比搭配樂團亮麗的音色,讓這首也是年輕時期的大作呈現色彩繽紛的效果。弦樂管樂快速音群整齊不含糊,銅管定音鼓爆發力十足,是一次爽快的演出 http://i.imgur.com/N2JIpzg.jpg
http://i.imgur.com/TrtYUS2.jpg
----- Sent from JPTT on my Samsung SM-S9160.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49.232.183.3 (法國)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lmusic/M.1760345778.A.04B.html

10/13 17:05, 6小時前 , 1F
天花板好漂亮啊
10/13 17:05, 1F

10/13 17:22, 6小時前 , 2F
另外到法國後有看到12月要來台的Gerstein要彈布梭尼的鋼琴
10/13 17:22, 2F

10/13 17:22, 6小時前 , 3F
協奏曲(跟這場同時間),結果樂團是同一個,不知道為什麼?這
10/13 17:22, 3F

10/13 17:22, 6小時前 , 4F
個團的人數那麼多可以拆2邊跑嗎?
10/13 17:22, 4F

10/13 17:22, 6小時前 , 5F
Cristian Macelaru
10/13 17:22, 5F

10/13 17:23, 6小時前 , 6F
剛再次確認時間發現是去年的音樂會...我眼殘
10/13 17:23, 6F

10/13 17:27, 6小時前 , 7F
指揮名字我打錯了,五樓才是對的
10/13 17:27, 7F

10/13 17:27, 6小時前 , 8F
回國再編輯
10/13 17:27, 8F
文章代碼(AID): #1exBwo1B (clmusic)
文章代碼(AID): #1exBwo1B (clmus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