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老文重貼迷魅的酒神--Vladimir Sofron …

看板clmusic (古典音樂)作者 (indigo girls)時間21年前 (2003/12/07 00:01), 編輯推噓2(200)
留言2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這是幾年前聽Sofronitsky的心得,稍微在錄音資訊部分小作更新。 就貼在這裡了。 迷魅的酒神--Vladimir Sofronitsky 在上世代的俄國鋼琴家中,各地的愛樂者最常聽到的就是Horowitz、Richter、 Gilels,而約與其同時的Vladimir Sofornitsky(以下將簡稱索氏)則較罕為人 知。如Harold Schoenberg的The Great Pianists 中對於索氏僅寥寥幾語帶過。 這一方面是由於索氏生前名聲侷限於東歐地區,在西方僅驚鴻一瞥,二來則由於 其錄音早於1960年代前完成,多為單聲道Mono錄音,不易為人優先考慮。但是在 愛好鋼琴音樂者的心目中,索氏展現的獨具一格的音樂魅力,卻是令人深刻難忘 的。 Vladimir Sofronitsky於1901年5月8日出生於帝俄聖彼得堡,1961年8月29日逝 世於蘇俄莫斯科,享年61歲。他生在教師家庭,3歲時全家遷居華沙,他由 A.Lebedeva-Getzevich(Nikolai Rubinstein的學生)啟蒙學琴。10歲起列名 在當地音樂院的班級演奏會中,並迅速受到樂評人的注意。俄國作曲家 Alexander Glazunov也注意到他,推薦他至波蘭鋼琴演奏者 Alexander Michailowski處學習,在1913年全家回到聖彼得堡後依舊持續著, 直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方告中輟。之後兩年,他隨同鋼琴演奏家兼作 曲家L.A.Schedrin學習。1916年進入彼得格勒音樂院成為Leonid Nikolaev的鋼 琴班學生,並向Maximillian Steinberg(Rimsky-Korsakov的學生兼女婿)學 習作曲。1919年索氏開了第一場演奏會,於1921年以極優異成績自彼得格勒音 樂院畢業。 自此他展開職業演奏活動,曲目偏重於浪漫時期的Chopin、Schumann、Liszt、 以及俄國當代作曲家Rachmaninoff、Medtner、Scriabin(下文將簡稱史氏), 索氏對Scrabin的音樂有其獨特的詮釋,1922年在家中演奏史氏《第三號奏鳴 曲》,在場聆聽的史氏遺孀深受感動,稍後邀請索氏與樂團合作擔綱史氏作 品《火之詩》。後來索氏也與史氏之女結婚。同時在同儕間如Henrich Neuhaus 、Egon Petri、Vladimir Horowitz之間,他也受到相當的支持,並吸引俄裔 精英出席他的演奏會。 自1928年到1929年索氏旅居波蘭與法國。剛到巴黎不久的Glazunov將他推介給 法國愛樂者,稱之為俄國新生代鋼琴家中的佼佼者之一。而法國樂評也對他多 所讚揚。此時索氏也在法國聽到了流亡在外的Rachmaninoff與Chaliapin的表 演。同時他與當時流寓巴黎的Prokoviev有所交誼(普氏後來也回到蘇俄), 1930年索氏回到蘇俄繼續職業演奏活動。1936年起至1939年,他接受列寧格勒 音樂院的教職,但他曾開過許多音樂會,向大眾引介自巴洛克至當代俄國最優 秀的鋼琴作品,在俄國此為少數媲美於Anton Rubinstein「歷史性演奏會」的 活動。隨後由於二次世界大戰爆發,與列寧格勒保衛戰的影響,迫使他減少音 樂會活動,後來疏散到剛從跡近空虛中復原的莫斯科,在此恢復演奏活動。 索氏於1943年獲頒傑出藝術工作者頭銜與蘇聯國家獎,任教於莫斯科音樂院, 1945年中二次大戰結束,他被選為出席波茲坦會議的藝術家代表之一,於1946 年獲頒列寧獎章。但是長期以來,索氏並不像同儕Neuhaus、Goldenweiser一 樣與官方有較好的關係,因此無可避免的受到官方的限制。雖然他被視為俄 國最優秀的大師級藝術家,卻不易獲得至西方演奏的許可(這是他名聲無法 傳到西歐北美的重要原因);他也只能領取中級教師的薪水,心靈的苦悶使 得敏感的他感到挫折,而沈迷於酒與藥物中,造成他的健康情況日漸受損。 直到1953年之前,索氏的演奏活動依舊頻繁,其中最著者就是在1949年以 Chopin逝世百年為主題的五場系列演奏會,與1953年紀念Schubert逝世125 年的系列音樂會。1954年後,索氏不再離開莫斯科,公開音樂會活動也大量 減少,他只在Scriabin紀念館內舉行小型演奏會,於此期達到他的音樂藝術 成就的高峰。但是日趨惡化的健康狀況,使他1959年時臥床數月不得不停止 演奏,1960年秋季,他不顧醫師勸阻,恢復錄音,並舉行演奏會。他分別在 1960年12月5日於莫斯科音樂院的小演奏廳,與1961年1月7日Scriabin紀念 館,舉行Sciabin的89冥誕紀念音樂會。他於同月 9日最後一次出現在莫斯 科音樂院,同年8月29日逝世。(以上文字多來自BMG/Melodiya的唱片內文 介紹) 現今所留下的索氏錄音數量頗有限,其來源多為俄國Melodiya當時為他演奏 所留下的錄音,因此同一曲目,往往有多個版本。音樂學者樊慰慈曾在《來 自高加索的琴韻》中對於索氏錄音的發行、與為何返國的原因有所說明,茲 不多贅言。筆者以下將以索氏的Schubert、Scriabin、Beethoven、Chopin、 Mozart錄音為主。 索氏的Schubert錄音曲目,包括D960(兩次錄音)、D784兩首《奏鳴曲》、 D.899與D.935的《即興曲》選段(兩次錄音)、十首Schubert/Lizst改編藝 術歌曲、D.760《流浪者幻想曲》、《音樂瞬間》等。無疑的,這些作品在索 氏指尖下,珠玉之作更顯耀眼。在十首藝術歌曲、《即興曲》、《音樂瞬間》 (或譯為「樂興之時」)中,索氏的演奏,巧妙運用制音踏瓣製造的效果, 使得這些短小的曲子如同水晶一般晶瑩剔透。而優美的旋律,則如同一幕幕 的影像浮現眼前,情緒的醞釀逐漸達到高峰,從而釋放。雖然曲速偏緩(如 《即興曲》較A.Brandel、E.Fischer、A.Schnabel均慢),但是聽眾感受不 到其慢,反而尚沈浸在音樂之中,感受到略似微醺的滋味。而索氏也藉著音 樂,直接與聽眾說話,告訴你他對這些音樂的直覺感受。〈魔王〉以及〈磨 坊主人與小溪〉的改編版演奏,對每段樂句的處理,讓聽眾感受到樂曲描述 對象間的對話與情節推演。而在D.960中,索氏依舊選擇較緩的速度(比 Richter的速度快)。有一說指出D.960是Schubert對於天堂的想望,那在索 氏的演奏中,聽眾所感到的決不是富於哲思意味的天堂,而是進入天堂的過 程與極度喜悅的感受。索氏的直覺,也完全毫無掩飾的浮現於音樂之中。 索氏已出版的Scriabin錄音,則包括十首《奏鳴曲》的絕大部分,與部分題 標為《前奏曲》、《圓舞曲》、《詩曲》等樂曲選曲,因為並非依系列規劃 錄音,現存錄音中有不少曲子是索氏重複演奏者。但是從這些重複的曲目, 聽眾也可以發現索氏的史氏演奏,在特定的環境中(小型演奏場地--史氏紀 念館)、近乎儀式性氣氛與情境下,極為纖細的音樂美感、瞬間情緒的喜怒 哀樂均浮現於樂曲中。唯有作曲者與演奏者都是情感極度纖細敏感者,心靈 方可能如此投契。V.Horowitz在1960年代末期在卡內基音樂廳復出演奏中, 曾經演出過史氏《第九號奏鳴曲--黑紗》,若將之與1958年V.Sofronitsky 於史氏紀念館的演出相較,前者的演奏將樂曲中的神祕妖魅氣息展露無疑, 華麗光彩的音色效果與技巧,使得本曲此次演出相當精采,但卻無法常聽。 後者的演奏,從效果較差的收音中仍可聽到音色的變化,前者濃厚的妖魅氣 息,一轉為神祕迷魅氣氛。後者的演奏,則根本令人忘記技巧的存在,聽完 之後卻又讓我不由自主的反覆播放。故兩者相較之下,我毋寧更為喜愛索氏 的錄音。這或許是最好說明索氏音樂演奏的作品之一。而史氏著名的《前奏 曲》Op.8,No.12這首蕭邦風味濃厚的曲子中,在Horowitz的演出中,瞬間爆 發的狂熱情緒一發不可收拾。在索氏的手中,狂熱情緒並非唯一,在樂曲中 段自然的情緒轉換更令人久久不能自已。另外一個令人難忘的Op.8,No.11錄 音則是1960年在莫斯科柴可夫斯基小演奏廳的演出,索氏在狂喜外表之中卻 又雜揉悲哀的感受。Neuhaus 曾經評論過索氏的演奏,會讓聽眾不斷的想起 自身所經歷過奇妙的美感經驗,而且聽眾會不斷的一直欣賞它,每一次的感 受都好像是第一次接觸一樣。索氏的Scriabin正是如此訴諸於直覺感受,讓 你浮現美感經驗的演出。而在目前留下有限的Neuhaus 錄音中,他演奏史氏 的作品時,所採取的觀點其實也頗接近於Sofronitsky。 索氏的Chopin演出,則集中在部分《夜曲》、《馬厝卡》、《詼諧曲》之中 。索氏的Chopin演出,也是相當詩意化的表現,尤其在《詼諧曲》這種較為 繁複的蕭邦作品中表現得更為明顯。如在〈第一號詼諧曲〉中,索氏以極為 自然不著痕跡的方式,巧妙的處理樂段間情緒的轉換,令人印象深刻。大體 上,索氏的蕭邦演奏風格,仍屬於十九世紀至二十世紀初期的浪漫派演奏風 格,個性明顯浮現於音樂之中,彈性速度的變化相當自由,聽後令人回味無 窮又不忍釋手。 索氏現可找到的Beethovan演出,則有《熱情》、Op.111 、《月光》、WoO.57 等,時間多在1950年代初期。在他的這些演奏中,較為特殊的是第32號奏鳴曲 Op.111。本曲的第二樂章,速度的變化與即興的樂段,索氏選擇以逐漸飛騰的 情緒表現,強調的是直覺性、官能性的一面,與其他辯證性、精神性強烈的演 出(如Youra Guller)相比,則大異其趣。但是,這種明顯的不同,並不代表 雙方有高下之別,只是觀點不同而已,兩種不同基礎的觀點,是無從比較的。 索氏在此大量運用的彈性速度,據說是與Mdtner有關,這種處理方式,在其他 的演奏者較為少見。而在我聽來,並不會感到不習慣或有「不合理」的情形。 索氏演奏的Mozart作品Fantasy K.475,將Mozart貫穿全曲的悲劇性意味強調至 極,同時也在即興樂段呈現了他的即興能力,是個極為特別的演出。難得聽到 如此浪漫的Mozart,頗適合嘗鮮之用。V.Sofronitsky尚錄有Schumann、 Rachmaninoff、Lizst等人音樂作品,亦頗有詩意,唯在此不一一詳述,以免 文章太長。 愛樂者若想要入門領受索氏音樂魅力,不妨先從BMG所出版的Melodiya母帶的俄 國鋼琴學派中的錄音(2張CD)入手,它包括了Mozart、Schumann、Schubert、 Rachmaninoff、Scriabin、Chopin、Prokofiev的作品。另一張philips所出版 20世紀鋼琴家系列,選曲則以Chopin跟Scriabin為主,也是從Melodiya的母帶 轉錄出來,筆者以為小可惜的是選了朝向火焰之外,為何不選入op.8 no.12? 若想進一步細聽的話,義大利Arlecchino出版的Melodiya唱片轉錄成的CD則是 必備品,唯Arlecchino似為減少成本(或是資料不足?),每張索氏錄音說明文 字均相同,對於錄音地點與樂曲說明付之闕如,頗令我感到失望。其中的 Scriabin、Schubert錄音,個人建議不可錯過。個人則期待,現在擁有Melodiya 豐富母帶錄音的BMG,能夠再行整理、補充文字與錄音資料,出版一套更好的 Sofronitsky全集。若能成真,則正是對這一位獨特的鋼琴演奏者的最佳回報。 [以下為近幾年新增資料:目前日本Denon公司則有索氏之系列錄音出版,轉錄 效果頗佳。而提升其價值處,除詳盡說明外,另有私家錄音,例如在Schumann 的Carnivals錄音的補白Chopin作品中,就是後期錄音,相當珍貴,但是國內 引進者頗少,而日本錄音之不易找尋, 看到這裡,請你拿起一張Sofronitsky的CD,放入你的CD Player裡面,親自去 感受Sofronitsky的演奏,沈浸在那種陶然的感受中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9.69.68.16

推 140.119.202.26 12/07, , 1F
真是謝謝!
推 140.119.202.26 12/07, 1F

推140.114.229.137 12/07, , 2F
英國PrometheusEdition則出版他上課錄音
推140.114.229.137 12/07, 2F
文章代碼(AID): #_qVr64C (clmusic)
文章代碼(AID): #_qVr64C (clmus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