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聊天] 詞刊

看板comment作者 (章太炎龍騎士團)時間13年前 (2012/06/10 02:33),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詞刊》http://cikn.qikan.com/ 在中研院文哲所圖書館看到了聞名已久的《詞刊》,中國音樂家協會主辦的六大刊物之一 (另外五份是《人民音樂》、《音樂創作》、《歌曲》、《兒童音樂》、《中國音樂專刊 》),創刊於1980年,但除了體制內的同志以外,好像沒什麼人聽過這份官辦的核心期刊 。 本刊主要內容為歌詞作品與歌詞相關理論文章,絕大部份詞作只有文字,處於等待作曲家 採擇的境地;那麼,有多少發表在這裡的作品是有人拿去譜了曲的呢?1980年代初創刊時 好像不少,如谷建芬譜了張枚同詞〈年輕的朋友來相會〉成為名曲,後來信息較發達以後 ,大概就不太多了吧。大部份見刊的作品,都是頌詞,乏善可陳。 此外,它每期有轉載兩三首港台流行歌詞,用意當在借鑑參考,我們也可以從中解讀這批 體制內作者的興趣演變,然而除照錄歌詞外,沒有介紹,也沒有評論(也許有,我還沒看 過全部)。另,我很想知道它有沒有得到過授權、付過原作者稿費。今後訪問詞人,都來 問一下知不知道有這麼一份期刊吧。也許還可以讓被轉載過的作者去信要求稿費或者興訟 提告,不知他們會不會受理? 理論文章方面,有一些歌詞創作的經驗談,也有一些修辭技法的講解,但都出於制式思維 ,難有新穎、精闢之見;有一些對港台及海外歌詞的介紹賞析,然而多是「剪刀漿糊手」 之流,把民間各種相關文章及論點拼拼貼貼就成了一篇「概述」或「初探」,至於什麼時 候才會有「詳述」「細探」,那就只有雲知道了(借用許茹芸歌名〈如果雲知道〉,今天 「雲」又多了「雲計算」一義,可指網路社群);還有許多對紅歌傳統及今日「廣大歌詞 創作隊伍」的評述,也不免充斥著必要的假、大、空的諛詞。也不是沒有批評,但大都只 在安全範圍之內點到為止,等於不批。讀著其中一眾同人的相互讚美,以及讀者來信的推 崇備至,我都有些懷疑自己是不是和他們活在同一個時空了。 還好,今年第一期,有一篇座談會紀錄,會中有人提出要正視本刊「與音樂市場脫節」的 問題,我才稍稍放心,看來他們還是有些自知之明的。於是主編回應說,今年年中我們要 搞一個網站,讓讀者和作者能更即時地在網上交流、投稿。回家後我找了一下,這網站果 然架起來了,然而頂上那排「論壇 | 網絡版 | 博客 |紙版訂閱」除「網絡版」算是當前 頁面外,全是無效連結。「在線投稿」與「讀者留言」的質與量也還……大家去看一下就 知道了。 按理講,我對這一群歌詞創作、研究的前輩,應該要有一些起碼的敬意才對,可我實在不 知道該怎麼評論這份既模範、又魔幻的期刊。只好說,體制對人類思維的規限真是太大了 ,如果這群作者真的鑽研了幾十年歌詞技藝,卻還是只有這點成績的話,那肯定不會只是 天賦的問題,也不會是資料的問題(我們有幾千年的詩詞傳統,現在還能聽到全世界近百 年來的各種唱片)。問題在哪裡?就在他們不敢講出來的那幾點上,所以這《詞刊》往後 即使變革、改版,大概也很難有突破吧。 又據刊中一些文章所稱,各省、市也有「蓬勃」的歌詞刊物出版,辦得不錯──而我聽都 沒聽過。此類刊物大概也就是各地方政績工程中的一小項了吧,我暫且不去看了。如果有 特別值得一觀者,還請相告。 --   「--仁愛國中真的是一個很好的學校,它的校規不太嚴,讓我們有自己的空間, 發展屬於自己的專長與興趣,以及各式各樣的觀念。」這段話可以有很多種解釋。 http://sites.google.com/site/youtien/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193.36.80
文章代碼(AID): #1FqvRV4Z (comment)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FqvRV4Z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