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 前衛日本芭蕾,上舞台決鬥《妮娜物語》
http://floatingarts.ning.com/profiles/blogs/qian-wei-ri-ben-ba-lei-shang
《妮娜物語》編舞者金森穰,十九歲赴歐習舞,受到現代芭蕾大師
尤利.季利安賞識,進入荷蘭舞蹈劇場二(NDT II)參與演出;首
席井關佐和子。三歲起即跟隨宮?子學習古典芭蕾。後赴笈歐洲進
入蘇黎士國立芭蕾學校,再進入瑞士洛桑貝嘉舞蹈學校。
金森穰與井關佐和子初回日本時,作品雖帶有濃濃的荷蘭舞蹈劇場
風格,至今卻已發展出有別於歐風流線優雅的舞風,展現獨特的現
代日本風貌。對此金森穰表示,《妮娜物語》的日本風味,或許是
因為先前在歐洲與歐洲舞者合作,回日本後舞者多半是日籍舞者,
身處日本環境,《妮娜物語》是親身體驗一個文化後產生的內容。
讓金森穰得到最多啟發的藝術家,是上週剛剛演出《大鼻子情聖》
的鈴木忠志先生,鈴木忠志的身體訓練法,讓演員在舞臺上身體散
發令人震攝的強度。《妮娜物語》中身體的物質化,舞者不動,光
是站在舞台上就能講故事了,與鈴木忠志先生的確有異曲同工之妙。
《妮娜物語》中,因為由女性扮演傀儡、男性扮演操偶者,因此常
有人將《妮娜物語》歸做女性主義作品。金森穰解釋,無設限舞團
中,一個作品的發想是根據舞者的肢體,然後才是舞台,所以《妮
娜物語》只是對應肢體動作的自然結果。
金森穰補充,有時候舞者的肢體力度夠,站上舞台便很有效果,觀
眾非常震撼,不過此時舞者可能心中想的卻是晚餐要吃什麼,因此
與其去揣測舞者在想什麼,不如問觀眾自己得到什麼。現代日本社
會,或者說全世界處於資訊爆炸的狀態,人往往迷失其中,找不到
自我,無設限舞團特別重視訓練,每首舞都有自己的訓練方式,如
《妮娜物語》便有《妮娜物語》的訓練方式,期許舞者可以發掘內
心自我意識,而非盲從。
延伸閱讀│世界之窗日本系列
http://floatingarts.ning.com/group/world_view_jp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1.230.236
推
10/17 01:37, , 1F
10/17 01:37, 1F
推
10/17 03:06, , 2F
10/17 03:06, 2F
推
10/17 07:23, , 3F
10/17 07:23, 3F
推
10/18 20:42, , 4F
10/18 20:42, 4F
dance 近期熱門文章
PTT影音娛樂區 即時熱門文章
134
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