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養生主與春天-許金玉的故事

看板documentary (紀錄片)作者 (善男信女)時間21年前 (2004/02/13 06:45),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 引述《CuteEva (薔薇泡沫)》之銘言: : 這兩部紀錄片其實一點關係都沒有 : 上一次看朱賢哲的"養生主"時,有人在會後座談上問導演, : 為什麼要拍這樣一部描述流浪狗的紀錄片, : 導演只是淡淡的回答"因為我要拍片,而當時剛好有這樣一個企劃案" : 說我是事後諸葛吧,聽到這樣一個說法後,我開始回想觀影的過程, : 鏡頭裡愛心媽媽與流浪狗的互動真實而感人, : 理性的獸醫不斷提醒媽媽現實與理想無法兼顧, : 卻仍義無反顧的幫忙,一次又一次提供醫療上的協助, : 對於政府從未拿出魄力解決也無力解決的流浪狗問題, : 他們在社會基層的第一線堅持著旁人難以想像的決心 : 畫面的豐富性與論點的故事性讓這部片在技術層面呈現上有不錯的效果, : 只是就身為觀眾的我而言,總覺得還缺少點什麼說不出的要素, : 就像導演想要拿著木樁直直的朝妳心臟猛然一擊, : 卻總是刺不到要害部位,只能隔靴搔癢的把訊息傳遞給觀眾 : 我開始在思索,一部片子在想打動觀眾之前,必須要先打動導演自己吧, : 而觀眾也絕對可以很直接的從作品裡感受到導演的誠意度的 烏山頭影展去年10月有一部影片"你那邊幾隻" 關於實驗動物"豬", 導演對動物的同情心、同理心, 我真的看到了。 而養生主這部片, 我沒看過,但我知道導演是拿了某團體的補助金來拍的, 也許就如他自己所言"剛好有這個企畫案", 所以拍出來的東西,也許會如你所言,它的議題性、影片張力都夠, 但卻刺不中要害,沒能打動觀者。 也許一切都取決於, 創作者本身對動物沒有那份發自內心的同理心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3.73.245.145
文章代碼(AID): #10B07nQY (documentar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0B07nQY (document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