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阿祖的兒子》誰看了?

看板documentary (紀錄片)作者 (誰陪我看跳舞時代?)時間21年前 (2004/06/05 07:41),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6 (看更多)
還沒有看這篇文章前 我是很不認真地看了這部片 其實從頭到尾 我只被吳念真那口感性的旁白給牽引住了 我並沒有很專心地看完阿祖和阿宏 倒是商業周刊拍的那幾張照片(稱為劇照嗎 ?) 震憾了我 好像靜止的圖片 才透露出那樣淡淡的悲淒 電視節目,就少了點真實感 架上這樣的媒界後 又能怎樣呢? 還有片尾一邊上工作人員字幕 一邊播放阿宏第一次(是第一次嗎?)使用數位相機拍的照片 其實阿宏真的只是個小孩子,如果沒有這部紀錄片,阿宏還是單單純純的 不會受到太多外來的關愛眼神,或許也不會有機會唸小學~~~ 看了文章後 我想起一件事,這件事是永遠沒有討論完的一天 當作者結束了紀錄片後,被紀錄的當事者,就這麼被遺忘在膠卷裡 然而 當事者就只能被動地接受那激起的一陣漣漪 最後 也要自己學著遺忘 我不知道紀錄者能給當事者什麼東西 影片是也是有生命的吧?除非它成為經典名片 像是教父啊梁山伯與祝英台 否則不可能永遠這麼富有價值性 當下紀錄者覺得拍攝出當事者的影片 能夠為當事者及觀眾帶來些什麼 如果達到了,那很好!起碼功德一件 可是如果達不到,或是無法如預期,那樣,誰來彌補當事者對鏡頭的掏心掏肺? 並不是每件事都一定會要求回報 但是,紀錄片在追求真實的前提下,是否能多考慮一下當事者的心情及後續的影響呢? 胡亂縐了一堆.... ※ 引述《fansss (新天堂樂園)》之銘言: : 我還沒看過這片,但下面網址的文章很有意思 : http://www.pots.com.tw/articles/04/06/02/116215.shtml : 是不是大家也有意願討論一下呢?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3.84.59
文章代碼(AID): #10mGYtCJ (documentary)
文章代碼(AID): #10mGYtCJ (document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