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台灣的紀錄片~

看板documentary (紀錄片)作者 (新天堂樂園)時間21年前 (2004/08/16 02:57),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7 (看更多)
※ 引述《bluex1227 (瞧不起"蠢"十六!)》之銘言: : MichaelMoore的華氏911 : 九月十號就要在台灣上映了 : 先撇開影片驚人的成績不說 : (包括了坎城金棕櫚獎和北美首周票房冠軍) : 我一直很好奇 : 為什麼Michael的片會如此受歡迎? : 他上一部科倫拜校園事件也是如此 : 我也看過~我只是很好奇 : 為什麼台灣就不能拍初一部像這種叫好又叫座的紀錄片? Michael Moore實在是個很厲害的人,從前作《科倫拜校園事件》看來,這種極具批判性、 強烈左傾,夾雜著時事潮流又麻辣作風,實在是非常合乎觀眾的胃口。 更何況美國又是世界的中心,Michael Moore敢用影片這樣羞辱布希一番,世界觀眾誰會 不想好好的瞧一瞧呢?當然Michael Moore的片子其實很兩極化,那個所謂「好」與「壞」 也是很主觀的判斷,無庸置疑的,他是真的利用紀錄片達到他想達到的目的了。 我其實不是很能同意你說「為什麼台灣就不能拍出一部像這種叫好又叫座的紀錄片」。 先撇開紀錄片來看,就連比較大眾化的台灣電影(劇情片)市場都已經萎縮成這個樣子, 這個結構性問題的答案,當然必須是要個個層面一一破解才行,若只是從單一方向, 譬如行銷、影片本身、政府...等等來延伸出解決的方案,大多只是片面之見, 如果撼動不了整個結構,根本也只是投石填海,浪費資源做白工罷了。 然而紀錄片在台灣又是小眾中的小眾,當然其實也有很多非常優秀的作品, 但是連「電影工業」整個的垂直整合制度都建立不起來,還能要求紀錄片如何達到普及。 況且紀錄片的本質上,跟整個商業體系是有一定程度的衝突與矛盾,如果用票房成績來衡 量那個所謂「叫座」,其實也是挺弔詭的。 今年陸續有了不少紀錄片推上院線,《跳舞時代》、《歌舞中國》、《海洋熱》與 之後會上映的《生命》,台灣影史上未見,而這或多或少暗示著台灣電影(劇情片)的危 機更加嚴重了,當紀錄片躍昇為國片當中的「主流」時,這個門檻低、成本少的影像製 作,勢必會引起更多人對它的重視與投入,假使連紀錄片都成為一種「消費式」的影像 ,那我想台灣的電影,真的可能沒救了吧... 上院線或許是一種突破與轉機,如果你還沒在台灣看到叫好叫座的紀錄片, 我順便打個廣告,9月17日到10月8日,請到總統戲院看看全景一系列的地震紀錄片, 看看經過四年的時間,他們的投注的心力, 也順道檢驗一下,是否符合你所說的叫好與叫座。 -- 電影‧人生‧夢!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fans/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42.4.113 ※ 編輯: fansss 來自: 220.142.4.113 (08/16 03:26)
文章代碼(AID): #117x8Z6i (documentar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17x8Z6i (document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