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 人類真的解開戰爭迷霧了嗎? -- 聞天祥
看板documentary (紀錄片)作者filmwalker (夢想起飛的季節)時間21年前 (2004/09/12 22:41)推噓0(0推 0噓 0→)留言0則, 0人參與討論串1/2 (看更多)
2004.09.12 中國時報
人類真的解開戰爭迷霧了嗎?
◎文/聞天祥
「戰爭迷霧」是本屆「和平影展」開幕片,也是今年奧斯卡最佳紀錄片。
導演艾洛莫里斯是響叮噹的紀錄片大師,而他的被攝者麥克納馬拉(Robert McNamara)
也不是省油的燈,他曾是哈佛最年輕的助理教授、打過二戰、當過福斯汽車總裁,
但他對世界影響最大的還是在甘迺迪、詹森總統任內,擔任美國國防部長時歷經的
「古巴飛彈危機」以及「越戰」。
「戰爭迷霧」有個副標,叫做「取材麥克納馬拉生平的11堂課」,如果以為是導演對
被攝者生命智慧的讚揚,那就大錯特錯了!艾洛莫里斯年輕時曾經參加過抵制麥克納馬拉
的反戰遊行,雖然他在本片力圖保持一種符合期待的客觀,讓被攝者暢所欲言,但還是
問道:「你是否需要承擔責任?感到內疚?」
然而在觀賞本片時,觀眾勢必得和聰明如麥克納馬拉者進行觀念的辯證。麥克納馬拉
爬到最高、也跌得最重的關鍵,都是「越戰」;面對錯誤的出兵決定及嚴重的傷亡,
麥克納馬拉技巧地以他參與過的二戰和決策的古巴飛彈危機,想要間接化解責任。
比如他會舉李梅將軍在對日戰爭時用燃燒彈突襲東京的不人道行為,來強調
「為了行善有時不得不作惡」;或是用「同情(瞭解)你的敵人」來強調美國通過
古巴飛彈危機考驗的原因,來作為越戰失利的藉口(因為不瞭解敵人)。
導演艾洛莫里斯不像「華氏九一一」的麥克摩爾總是咄咄逼人、技巧地將對象帶到設下的
問題陷阱裡。他的冷靜、纖細、抽絲剝繭,雖然對部分觀眾來講可能需要一點耐性和
歷史知識,但是當他從看似理性的人物與機制身上挖掘出盲點與問題時,卻有另一種
撼人的力道。當麥克納馬拉一再強調人一定會犯錯,並承認自己在戰略、政治和道德上
有過一些錯誤,另一方面卻又試圖淡化這些錯誤所帶來的影響與責任時
(他把越戰出兵完全推給詹森),導演並非視而不見,而是讓觀眾更持平地去思考。
只不過從麥克納馬拉,到美國對中東展開的軍事行動,人類真的從生命課程裡學到
任何教訓嗎?還是我們仍在迷霧之中?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7.89.64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1 之 2 篇):
documentary 近期熱門文章
PTT影音娛樂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