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串記錄片在乎現實嗎? 文/王墨林
共 2 篇文章
首頁
上一頁
1
下一頁
尾頁
內容預覽:
很久以前有一次跟電影同好網友的聚會中. 其中一位資深影癡談到他心目中紀錄片的定義. 是要帶有"運動性"與"批判性". 是要去"鬥爭"去"實踐"的. 應該是一種改造社會的有力武器. 那個時候對他的論點有些不能認同. 覺得這樣的定義太過於狹隘. 紀錄片不管是內容或是形式. 都可以是眾聲喧嘩無限多元的.
(還有715個字)
內容預覽:
台灣記錄片於近十年,隨台灣社會形態的改變,愈來愈趨向於高消費文化對於個人主義. 自戀文化的極度渲染,乃至於人的存在感也就愈來愈被虛構化。記錄片在這個階段所承載的對於社會真實現象的反映,就從社會寫實轉化為一種對異化社會的救贖;說得更具體一點,記錄片漸漸被這個已把一切人性的價值都扭曲化了的資本主義社會,
(還有1412個字)
首頁
上一頁
1
下一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