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記錄片在乎現實嗎? 文/王墨林
很久以前有一次跟電影同好網友的聚會中
其中一位資深影癡談到他心目中紀錄片的定義
是要帶有"運動性"與"批判性"
是要去"鬥爭"去"實踐"的
應該是一種改造社會的有力武器
那個時候對他的論點有些不能認同
覺得這樣的定義太過於狹隘
紀錄片不管是內容或是形式
都可以是眾聲喧嘩無限多元的
實在不必要從定義上將紀錄片其他的可能給講死了
他尤其討厭蕭菊貞湯湘竹這類"溫情派"的紀錄片作者
不過隨著紀錄片觀影的經驗越來越多
開始體會到那位網友的真知灼見
尤其是當台灣培養紀錄片人才的管道越來越多
看紀錄片的機會也越來越增加
可是台灣紀錄片的題材卻越來越窄化
絕大多數都屬於這種"溫情派"
紀錄一群人在一段時間片段的感情
因為"真實"
所以更能打動人心
同時也讓觀影者增加生命關懷的深度與廣度
但是要拍這樣的紀錄片
在手法上實在太簡單了!
"華氏911"裡麥可莫爾挑戰小布希
"麥胖報告"裡導演挑戰世界最大的速食業者麥當勞
他們的立場偏頗形式也簡單
但他們有挑戰強權的勇氣
這種勇氣是現今台灣紀錄片工作者所缺乏的
紀錄片剛開始發展的時候
不就是用來挑戰當權者的武器嗎?
當然紀錄片跟社會運動總是脫離不了的關係
台灣政治環境的變化
政黨之間的惡鬥
社會運動的式微
多少也造成了現在紀錄片與社運脫鉤
深怕絲毫沾惹上統獨立場價值觀的標籤
所以轉變成這種逃避主義式的溫情
之前跟這位網友的討論
可見於一個現在已經荒廢的討論區"素人同擊"
http://www.comixbook.com/philboard_read.asp?id=278
http://www.comixbook.com/philboard_read.asp?id=751
http://www.comixbook.com/philboard_read.asp?id=1957
http://www.comixbook.com/philboard_read.asp?id=1335
http://www.comixbook.com/philboard_read.asp?id=277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4.130.23.105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2 之 2 篇):
0
2
documentary 近期熱門文章
PTT影音娛樂區 即時熱門文章
51
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