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 電音是啥

看板electronic作者 (TKO Techno Queen )時間18年前 (2007/12/26 22:57), 編輯推噓3(300)
留言3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 引述《diskring (度度貓)》之銘言: : 小弟有一事不明 : 就是 : 所謂電音 : 究竟是指怎樣的音樂呢? : 現在的流行歌或多或少都會用到電子樂器伴奏啊! : 難道全部都算電音?? 爬文時看到這篇 覺得蠻有趣的 想就我知道的作個回應: 當電子器材開始用於音樂創作之後 產生以下幾種音樂派典 1.電子原音音樂 (electroacoustic music),是指以acoustic的原始聲音的錄音為 原料素材(樂器或非樂器的任何聲音,自己或別人的音樂錄音),經過電子硬體 或採樣器或電腦軟體的各種處理和調變 (modulation),再加以混疊而成的音樂。 2.電子音樂(electronic music) 與前者的區別在於:電子音樂不用acoustic原音 作音源,只用合成器 synthesizer,或是波形產生器 waveform generator, 發 出的純電波震盪,但兩者的調變及混音等加工方式可以是完全相同的。 3.具象音樂(musique concrete):具象音樂注重以大段的原始錄音為音樂中心;不 一定要掩飾原始材料出處,反而注重在聽人們週圍的各種聲響和其由組合拼疊而 生出的趣味。調變和混音在具象音樂裡佔次要地位。而電子原音音樂則可能會把 原始材料變化到你完全聽不出是acoustic而誤認為是純電子音樂的地步。 具象音樂的創始人為Pierre Schaeffer,觀念與John Cage所提之「slient(4:33)」  相近,以生活週遭的環境聲響為素材,將其入樂.這樣的概念廣泛影響了後現代音  樂的製作,大量加入生活中的聲音素材(sound object)片段.而取樣機的使用,  也大大方便了聲音片段的擷取,反映在電子音樂的發展中,FSOL的Life Forms是最 為人熟知的例子.  電子原音音樂則成為後來唱片工業廣為使用的錄音模式,電子樂器的演奏成為主流  音樂的主流表現模式,在當今台灣流行音樂裡,除了鋼琴弦樂外,你可以聽到電吉  他,電貝斯等電子樂器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但它們並不能算是電子音樂,充其量只  能稱作電子原音音樂.  另外正統的電子音樂則傳承於techno,trance等當代性音樂中,與流行的舞曲元素 結合,創生出半流行化的電子音樂 (electronica).以techno音樂為例,樂曲中 所充斥的各種電子音色皆是使用合成器,電腦,電子器材或是波形產生器所製作出 來的.你在這些音樂中聽不到原音樂器所生產的音樂素材.  因此流行音樂或以電子樂器以為製作的音樂並非電子音樂,而是電子原音音樂,這  兩者之間是存在著這樣的差異的.所以你不能說搖滾樂團的音樂,或是孔鏘的音樂  是電子音樂,即便他們使用了電子樂器.另外band sound的live表演當然不算是電 子音樂,甚至它們可能連電子原音音樂都不算.主要原因在於無論是電子音樂或是 電子原音音樂都強調透過電子器材作為後製或是調變,而live樂團表演,倘若並未 使用電子器材製作調變或改造的效果,那無疑的他們就缺少了重要的一部份,他們 僅僅是使用了電吉他,電貝斯等樂器而已,我們就無法稱之為電子原音音樂.  然而後現代裡的電子音樂已經將原音音樂混合內化了,並且已蔚為風潮.從90中  期後的Portishead,4 Hero或Squarepusher等等早已嘗試採用大量原音樂器,另外 Aphex Twin在專輯Richard James 中加入了許多管風琴,弦樂,甚至請學院派大師 Philip Glass為他配管弦樂,在在顯示了原音樂器與電子音樂結合的必然趨勢.而  兩千年之後,indie electronica 興起又將這兩者帶至相融相合的境界,故存在於  這兩者之間的界線又逐漸磨合消殆,或者可說是殊途同歸.雖說如此,這兩者之間  還是存在著迥異的美學判準的.若純以美學傾向來作界定,流行音樂與電子音樂兩  者雖於外在結構或表現模式上可能形似,但其於內在本質上的美學思維仍是大相逕  庭的.因此這些樂種的界定,終極來說,還是根據它們的美學傾向來分的。 舉一個很爛的例子來說:周杰倫的音樂符合了電子音樂(electronic music)的大  部分技術性定義.意即用鼓機或程式軟體編排節奏,用電子合成器亦或合成器音樂  (midi)製作旋律(其他以原音樂器之旋律製作方式不在此討論),用電子器材作  修整與調變,用混音器作分軌,堆疊與mixdown .這些都符合了電音的操作性定義  ,但是為什麼我們不會說他的音樂是電子音樂,主要是因為他的美學關注與電子音  樂的本身的基準相差太多.他的音樂關注於旋律的詮釋,歌曲與歌詞的結合與表達  電子器材只是他的手段,並不是他所在乎的表達本體.而電子音樂相反的,則傾向  於這些電子樂音的表達,玩弄這些音符與聲響的可能性,進而藉由這些電子音色的  表達來加強歌曲的氣氛性與聆聽性(這是為什麼電音往往會有trippy的感覺,也是  為什麼電音往往不需要歌詞的原因).對於這些electronica musician來說,電子  聲響以及電子器材本身可以做出的種種改造與創生,甚至可以模擬出特定的音景,  都是他們所關注的焦點與靈感來源.所以你會聽到Aphex Twin在Girl/Boy Song曲  中玩弄鼓聲的節拍層次與變化,在BT的Flaming June中聽見仿如大海來潮的澎湃聲 息,因為這正是真正的原創音樂,真正的原創電子音樂,它並非世俗中汲汲營營於  旋律的小調歌曲,它的格局是如此宏大遼闊.而只有在電子音樂中,電子樂音才能  成為它真正的主體,而不再淪為世俗成品中的附庸.正是因為電子音樂蘊含著自我  自成一格而不同於它者的存在美學,所以即使其技術性定義遭遇時代變遷與科技普 及所帶來的質疑,我們還是可以從其一貫的美學基準中找尋出它的真跡,褪去其他 那些華而無實的贗品.  附註: 在現今某些說法將電子音樂擴大包含了使用電子樂器伴奏的音樂,便是將電子原音 音樂囊括在內,但我們必須了解到傳統電子音樂立意的初衷,是有這樣的一段歷史 脈絡的. 以下是在我在網路上找到覺得比較好的闡釋; 電子音樂,簡稱電音。廣義而言,只要是使用電子設備所創造的音樂,都可屬之。 任何以電子合成器、效果器、電腦音樂軟體、鼓機等「樂器」所產生的電子聲響, 都可合理地稱為電子音樂。廣義電音的範圍相當廣泛,電影配樂、廣告配樂,甚至 某些流行歌、搖滾樂中都會出現,只是常人不易發覺。極狹義而言,電子音樂指涉 科技(Techno)、出神(Trance)等種類的樂曲。然而事實上,只要是使用電子設備所 創造的音樂,包括浩室(House)、鼓打貝斯(Drum and Bass)等音樂類型,甚至是只 是使用電子放大器的爵士樂與民歌,也可以是電音。  以上所摘是簡短但明確之簡介,不過仍有容易引起疑義之處.詮釋如後:  1.如文中所言電影配樂、廣告配樂,有許多的確是屬於電子音樂,電影配樂中更是 有類似ambient音樂之作品. 2.而在流行歌、搖滾樂中則是以音樂元素的方式出現,或是於過場或橋段中偶見, 並非指涉這些流行歌與搖滾樂就是電子音樂. 3.最後末句所提及的爵士樂與民歌,則是因為經過電子器材的調變元素,類似我們 所說的remix概念,因此亦可稱之為電音.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3.158.116

12/27 06:38, , 1F
推一個~
12/27 06:38, 1F

12/28 20:07, , 3F
推薦
12/28 20:07, 3F
※ 編輯: amontobin 來自: 220.133.158.116 (12/29 14:17)
文章代碼(AID): #17SclsDQ (electronic)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8
16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2 之 2 篇):
8
16
文章代碼(AID): #17SclsDQ (electron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