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EDM 大辯論 (一)
EDM 大辯論 (一)
http://ppt.cc/tkuu
寫在前面
「名」永遠是重大爭議的來源,中外皆然。孔子說過:「名不正,則言
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從去年底起歐美電音圈有關於「EDM」的討論
,給了這句古文一個全新現代版詮釋。
從去年底起,「EDM」一詞在歐美電音舞曲圈引發了巨大爭議,業界大老
諸如Sasha、Fatboy Slim與Richie Hawtin等人都對此議題發表自己的看
法。 一般認為這個詞首先出現在1985年時,本來用於區隔電子音樂中跳
舞用與非跳舞用的音樂。在進入90年代後,它沉寂了好一陣子未被使用。
2011年中起,這個詞突然成為網路Meme,許多人用EDM泛指Techno、
House、Trance與Dubtep等全部類型電音。 但當然也有人認為EDM只能用
來指涉那些加入電子元素的商業舞曲,而不願被EDM這個詞標籤化。直到
目前這個爭議似乎沒有平息的跡象,越來越多人參與討論。
事實上即使是在台灣本土,也已經有過很多DJ大老們發表過自己看法,
但對於其他人來說這個爭議的脈絡並不容易理解。 為了幫助更多朋友深
入問題,耳朵蟲精選了2013年初在mixmag上刊登的文章「THE GREAT EDM
DEBATE」(EDM大辯論),將這場辯論中正反觀點呈現出來。由於文章很
長,我們將分三次刊載譯文,最後一次將刊載在網誌上。至於這些爭議,
圍繞的到底是「名」還是「事」,相信大家看完以後,會多一些了解。
(以下圖文來自mixmag文章:THE GREAT EDM DEBATE)
--
本週,The Chemical Brothers的成員Ed Simons痛斥Swedish House
Mafia的音樂浮濫,並聲言Intelligent dance music已死。
他的評論反應出一種越來越普遍的感受。如DJ Sneak、A Guy Called
Gerald與 Scuba等在行業中為人尊敬的領袖,在去年中都曾對EDM藝人與
場景大開其炮。
顯然地,電音舞曲社群正遭逢苦澀的分裂。其中一方認為EDM正在削弱電
音舞曲,且未能將電音舞曲之精妙傳遞給主流大眾。另一方則認為EDM充
滿創意能量,是貨真價實的革命。
拜社群網路所賜,每當指標藝人與品味導師們分享他們的感言時, 這些
衝突便越發頻繁地向公共領域蔓延。
Ed Simons的評論起因於Tommie Sunshine。Tommie Sunshine是一位美國
老牌DJ,同時也是EDM場景在網路上的重要代言人。 他倆在Twitter發生
爭執後,Tommie Sunshine又被捲入評斷EDM功過的論戰中。 這場論戰的
另一方是Ben Gomori,他身兼舞曲記者、DJ、製作人等身分。
本篇文章正反觀點來自以下兩位業界資深人士的意見:
Ben Gomori
Ben Gomori是一名音樂線獨立記者,他曾為Mixmag、The Times、Music
Week與Resident Advisor撰稿,同時也是DJ、製作人與Eastern
Electrics podcast的領導人。
Tommie Sunshine
Tommie Sunshine是有300首以上混音作品的藝人,合作對象包括Peaches
、James Murphy、Felix Da Housecat和Arthur Baker。
--
工商時間:
Marco Bailey將於今年七月13號
協同日本Techno三巨頭之一Q'Hey,於台北ATT SHOW BOX2進行其專輯巡迴演出
預售票已經開賣,數量有限,請儘速購票,以免向隅
活動頁面: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508963695834655/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192.11.136
推
06/18 14:10, , 1F
06/18 14:10, 1F
推
06/18 15:54, , 2F
06/18 15:54, 2F
推
06/19 00:32, , 3F
06/19 00:32, 3F
electronic 近期熱門文章
PTT影音娛樂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