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 關於木吉他上的EQ

看板guitar (吉他)作者 (果 批兔:selfcam)時間15年前 (2010/01/25 23:45), 編輯推噓14(1402)
留言16則, 16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這是一個常見的EQ: http://0rz.tw/M9ask volume 他是透過衰減來調整輸出音量的旋鈕,volume開最大就是這把吉他所能輸出的最大音量, 基本上每把吉他配置的EQ增益量是不一樣,所以在每次表演的時候就要去注意,如果每 次表演的時候soundman都跟你說你的吉他音量不夠喔,這時候你可能要考慮找一顆前級 來彌補。 bass 基本上每把parameter eq(參數式EQ:簡單來說就是用旋鈕對高中低等頻段做修正)都會 有這個旋鈕,在簡易的分類裡頭他代表的是250Hz以下的頻率,也就是低頻,但同時是 吉他五六弦大部分音的基音範圍,當你做調整得時候,五六弦的音量音色變化最明顯。 treble(treb.) 每一家的設定都不太一樣,他有可能代表6k以上的頻率或是1k以上的頻率... 如果eq上 面沒有寫的話,就要看其他的旋鈕是什麼,像這邊的例子,他很有可能是代表7~10k以 上的頻率,這個頻率領域的聲音會表現出很多聲音的細節,調整大一些的時候刷扣會聽 起來比較響亮,比較清脆,但請一定要試過才知道,因為每把琴每個eq調整曲線都不盡 相同。 treble和bass要拿出來一起講一下,因為家裡面的喇叭或是電腦喇叭常常會有這兩個旋 鈕,而沒有mid或其他的頻率選擇,這是因為人的耳朵對高音和低音的靈敏度不如中高 音,也就是說,100Hz, 5kHz, 16kHz 三個頻率若要讓你我聽起來一樣大聲,那100Hz和 16kHz必需輸出比較大的音量,而5kHz只需要輸出較小的音量即可。生活中的例子就是, 男生講話通常比女生大聲,但我們卻比較容易聽到女生講話(誤)... 話題會到eq調整, 一般parameter eq的調整方法其實很相似,調整法如下圖: http://0rz.tw/duNKu 這是兩邊都做增益的情況,也就是家用音響最喜歡的招式(誤again),他讓低頻和高頻突 出,使聽者感覺原本沒有的東西都跑出來了,畫面變豐富變得精彩,但這也許才是cd本 來的樣子... 我們的吉他也可以用同樣的招式,但切記一切都是”試過才知道”。 presence (pres.) 要是三年前問我,我會跟你說這就是讓吉他聽起來比較前面還是比較後面,三年後,我 還是一樣的回答,因為這段代表4~6k的頻率,也就是人耳最敏感的頻率範圍,他會讓聲 音聽來很接近觀眾,而且很清楚很突出,在solo和指法的時候很適合做增益,picking就 要稍微注意一些,因為pick觸弦的聲音變得清楚,有時候不一定會好聽。另外刷扣的時 候若開太大,會發現每根弦的聲音都”獨立”了,整個刷起來會很有壓迫感,請斟酌使 用,但不能否認的是,他是影響這把吉他音色和位置的重要關鍵! mids/middle/mido 這是以前我最怕遇到的頻段 - 中頻。因為怎麼調都覺得不好聽,太多太少都不好,好奇 怪!不過後來我知道原因了,其實不是我們耳朵有問題,而是他本身的限制。mids包含 250Hz~5kHz,這範圍之大你說怎麼可能用一個旋鈕來做調整?有人說treble不是也調很大 的範圍嗎?但是我們要知道頻率的特性,兩個八度是差一倍的頻率,也就是說250Hz八度 是500Hz,2k八度是4k,你說250-5k有幾個八度... 4個八度,而且幾乎橫跨吉他所有弦 的基音頻率,bass也調整很多八度,但因為頻率太低不易聽到,加上有些頻率吉他根本 沒到... 所以只有一個mids旋鈕很難調整到很精細,但後來科技進步,吉他上的eq越做 越好越精緻越便宜... mids不再是我們的罩門了! 以前很多eq只有一個中頻的旋鈕,但後來科技漸漸發達,技術方面的價錢下降後,很多 eq對於中頻多了一些調整選項,像下圖 http://0rz.tw/jfFWN 他有HI MID和LOW MID來對中頻做修正,他們分別代表250~2k/2k~4kHz,分類只是個大 概,再次強調每一家所作的修正曲線(Q值)和中央頻率都不一樣,因此都要自己聽過試過 才能確定,但簡單來說,Low Mid基本上涵蓋了吉他常用的基音和部份泛音,因此調太大 的時候聽起來聲音會容易糊在一團,尤其是刷扣的時候,但若調的太小,聲音可能會聽 起來很浮動不夠扎實。而HI MID則是presence以外另外一個重要的頻段,這邊若開大太 的話,很容易和人聲打架,尤其是女生的聲音,但若增益不夠,會覺得聲音不夠響亮清 楚,尤其是solo和指法的時候。 phase (or invert) 他的全名應該是Phase Reversal,也就是當你按下去的時候,輸出訊號的波形會做一次 反相調整,而你會聽到聲音會好像是在調整前後位置一樣,但不是很遠的那種,可能就 是往前幾步往後幾步這樣。一般說明書會告訴你說這可以防止acoustic feedback回饋, 他可以減少因為擴音之後在環境產生的駐波。一般情況底下不調整沒關係,但建議你試 音的時候相互切換彈奏,找聽起來比較前面一點的聲音。而如果你使用的雙拾音系統, 那麼你兩邊輸出的相位就要小心,若反相的話很有可能會造成你透過喇叭放出的聲音相 互抵銷,或是會有震盪感。 brilliance 若他沒有這個選項,可能就由treble替代,一般他就是超高頻的地方,人耳未必能聽到 的頻率但是調整時卻感覺得到差異,聽得到的部份多半和"弦的聲音"有關,像手指擦弦 觸弦那類聲音。在這裡他和treble兩個代表10kHz以上頻段,因為下面有一個250Hz-10kHz 的推桿。 frequency - contour 這兩個是一組的,也就是在這個地方,你可以自由選擇頻率中心點(frequency),然後調 整增益(contour)。但這樣講好像有一點點難理解,所以我們可以參考下圖: http://0rz.tw/VV1vK 這張圖在1k附近有一個突起的小山,他就是我們的frequency-contour組合出來的結果, 首先在fequency憑感覺選到1kHz的附近,然後contour往+12dB的方向增加一些,就會變成 類似這樣的東西,他會在1kHz的地方做增益,但是他是連帶影響到周圍的頻率,也就是說 他是有一個調整曲線存在的(Q值),而每一家設定的Q值都不盡相同,可能有些是 Q值很大=山峰很尖影響範圍小 Q值很小=山峰平坦影響範圍大 但這些只是示意圖,實際上還是用聽的比較準(好像一直在講一樣的話)。 notch 最近很多eq會有這個功能,他其實是為了減少feedback存在的,但他的方式和phase不一 樣,他像是下圖 http://0rz.tw/mVMZH 他的旋鈕兩邊寫著40Hz-500Hz代表他的可調範圍,而當你旋轉旋鈕到差不多300Hz(如上 圖)的時候,他會有一個Q值很大的修正曲線一起移動去衰減300Hz http://0rz.tw/p8ESo 而上圖是你調整旋鈕到100Hz左右的時候,他衰減的情況。簡單來說,他就是幫你快速地 衰減掉你不想聽到的頻率,什麼是不想聽到的頻率的,像是有些吉他的第五弦或第二弦 會特別大聲,或是彈奏長音時會發生很強大的共鳴聲,那麼你就可以用notch慢慢地去尋 找那個聲音的頻率,當你找到的時候會發現他明顯變小聲囉!稍微比較好一點的notch會 像上面的frequency-counter一樣,可以自選頻率然後自己調整大小。 果果 --- http://infor.org/~n1028 圖文網誌版 --- -- web http://infor.org/~n1028 P2版 guoguo 果果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1.248.8.249 ※ 編輯: little78926 來自: 111.248.8.249 (01/25 23:47)

01/26 00:13, , 1F
推!真詳細
01/26 00:13, 1F

01/26 00:20, , 2F
有學到東西有推
01/26 00:20, 2F

01/26 00:30, , 3F
有看有推!!
01/26 00:30, 3F
※ 編輯: little78926 來自: 111.248.8.249 (01/26 01:28) ※ 編輯: little78926 來自: 111.248.8.249 (01/26 01:29)

01/26 01:28, , 4F
太棒了!!!! 我更了解了!!
01/26 01:28, 4F

01/26 01:38, , 5F
好文推
01/26 01:38, 5F

01/26 10:55, , 6F
bravo
01/26 10:55, 6F

01/26 11:08, , 7F
推!! frequency的小標題有誤
01/26 11:08, 7F

01/26 12:52, , 8F
01/26 12:52, 8F

01/26 15:23, , 9F
這個一定要推!
01/26 15:23, 9F

01/26 16:30, , 10F
頭推
01/26 16:30, 10F

01/26 17:12, , 11F
推推!!
01/26 17:12, 11F

01/26 17:17, , 12F
01/26 17:17, 12F

01/26 19:52, , 13F
推 好詳細的解說!
01/26 19:52, 13F
※ 編輯: little78926 來自: 111.248.15.27 (01/27 00:17)

01/27 00:17, , 14F
修好frequency了 感謝
01/27 00:17, 14F

01/27 00:39, , 15F
哈哈用頻率響應的觀點來講解耶!!酷唷~~
01/27 00:39, 15F

01/29 23:14, , 16F
學過電子學可能會比較懂
01/29 23:14, 16F
[部份違規或廣告推文已被系統自動刪除]
文章代碼(AID): #1BNRoMLh (guitar)
文章代碼(AID): #1BNRoMLh (guit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