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Jazz In Paris
※ 引述《HYR (老團無敵只是凋零)》之銘言:
: ※ 引述《kd0079 (スタン・ハンセン)》之銘言:
: : 「不會流於只是入門磚的入門磚」 這是我對Jazz in Paris這個系列的感覺。
: : 這個系列有趣的地方是,它巧妙地掌握了「均衡」這個原則。
: Jazz in Paris我買了七八十張左右,有很多值得一聽的好音樂。
: 尤其是售價低廉,又有不少法籍樂手,是拓展聆聽版圖的入門磚。
我對於這個系列其實有一點保留
我覺得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
我認為「專輯」的概念 是一件完整的作品
是從封面、封底、內頁到CD面盤、再到音樂本身的形式表現
那是一整組的藝術作品
特別是在爵士樂 我看過令我覺得最讚嘆的封面設計
幾乎都是爵士專輯 其次才是搖滾創作
許多爵士封面專輯 你可以都可以細細品味 反覆觀賞
可是爵士巴黎系列 每一張都長得很像
說直一點 那好像只是賣一張CD光碟片而已
又好像 蔡琴、費玉清、鄧麗君、江蕙...那些早期版權不清的專輯
唱片公司既免版權費、也也壓低包裝設計費用 就丟給工廠復刻
然後廉價上市 就是你在光南、夜市、大賣場看到那種幾十塊一張的CD
這些CD有的也號稱24BIT 但我實在非常保留...
我想應該不少版友聽過或至少看過Chet Baker歌唱精選集的封面
The Best of Chet Baker Sings(http://0rz.tw/542AM )
那張封面爵士攝影師William Claxton的攝影作品(他拍過很多好作品)
Chet Baker 似乎是鋼琴前 低著頭 琴面反映他的臉龐
那個畫面非常有力量 讓人想看清楚Chet Baker的臉
想那是憂鬱嗎?沈思?還是什麼?
我想 倘若拿走了這個封面 換上毫無辨識力的包裝 就剩一下CD光碟一張
讓我們只有聽到歌聲 會不太可惜了...
我同意H大所言 這批CD可以低價入手 也的確有不少好盤
單純就省錢 聽好音樂 這也許是不錯的選擇
但就「專輯」作為一整件藝術創作的意義上
我還是會希望買到原始封面的作品...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4.226.241
推
04/22 21:27, , 1F
04/22 21:27, 1F
推
04/23 09:03, , 2F
04/23 09:03, 2F
推
04/24 03:06, , 3F
04/24 03:06, 3F
推
04/25 17:37, , 4F
04/25 17:37, 4F
推
04/26 00:30, , 5F
04/26 00:30, 5F
→
04/26 00:34, , 6F
04/26 00:34, 6F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jazz 近期熱門文章
PTT影音娛樂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