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關於Keith Jarrett
※ 引述《wilyfeng (彈鋼琴的狐狸)》之銘言:
: 我想我是不是誤導了人家?!
: 罪過 罪過~~~
: 那只是形容詞罷了...
: 說到free jazz 我就一直很好奇
: 樂手捨棄音樂的架構 進行 甚至和聲 旋律
: 那音樂剩下什麼呢???
: 嗯 嗯 嗯....
有關你這個問題,其實非常大,可能要花非常多的時間才講的清楚
因為這牽扯到的不只是爵士樂,而是整個 20 世紀前衛藝術的大方向
所以我先隨意提出一些漫談好了,雖然這可能什麼都無法說明
首先,其實整個 20 世紀的前衛藝術的大方向就是一個"解放"
為什麼特別要舉解放二字,我們現在所謂的古典音樂在當時不也是非常激進的作品
因為在今日,藝術終於獲得了自主權,不再是為人們服務的工具
看看抽象畫,看看意識流小說,看看一些先鋒電影
就音樂來講,在傳統樂器上常常講究的是超越旋律,超越調性,超越節奏
而這個行進的方向很多人都贊成可以回推到德步西
而談到德步西大家又要來那一套"東方的追求者""調性的改革"等等
事實上這些說法全都簡化、矮化、誤解了藝術本身的意義
用一些比較粗淺的例子來談好了,用來說明載體/主體:
比方說,我們談瞭解一個人,並不是說知道了他的身高、體重、長相,也不是說
一些他的血球數、腦細胞多寡(載體),而是這個人的某種氣質和價值觀(主體)
當我們說聽懂了一句話的時候,我們是瞭解了你為什麼要說這句話(主體),而不
是這句話聽起來像什麼,或這句話裡面含有什麼文法結構(載體)。
音樂也是這樣的,調性、和弦、節奏都是載體,其背後的美學思維才是主體
而我們所追求的,就是儘量讓主體的發揮不讓載體所限制
有時候我們便會採用新的形式,來表達原本的載體所無法呈現的音樂主體
就德步西而言,從他早期的作品就可以體會到那種奇想性質
而他在所有形式上的改革就是為了擴充這個性質
所以總結來說,是他的美學推動了他的形式
如果我們談到"東方的追求者""調性的改革"而不談真正的背後的美學
事實上都是在一種誤導的文字上打轉(但美學這檔事又豈是文字能簡單說明)
free jazz 就是這樣的條件下產生的,這也是為什麼過去爵士樂是這麼樣的重要
因為他帶有一種藝術特有的傲氣,像著了火一樣不顧一切的往前衝
不斷的尋找新方法,新美學,新態度
所以有人按照這邏輯來談,爵士樂死了,講的就是這個藝術精神沒了
今天你可以看到唱片行有"Coltrane for lovers"這類的唱片
有太多人被風格綁死,因為聽眾不再前衛,爵士已經被市場收編
在這邊先告一個段落好了,不知道這樣有沒有稍微回答了你的問題
希望沒嚇跑了很多新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sie.ntu.edu.tw)
◆ From: 203.69.159.147
※ 編輯: yamatai 來自: 203.69.159.147 (11/02 22:44)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jazz 近期熱門文章
PTT影音娛樂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