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民視新聞太超過了
※ 引述《hambear (每人皆有知亦皆無知)》之銘言:
: ※ 引述《truevill ()》之銘言:
: : 其實總統去勘災是一件蠻奇怪的事
: : 除了政治上的宣示之外
: : 能造成的效果有限
: : 在美國 可以去勘災的人 必須領有災害管理人員的執照
: : 當初卡崔那發生後 小布希要去勘災 也因為沒有執照
: : 遭到阻擋
: : 總統去勘災 能做啥?
: : 頂多是讓民眾感覺有人來關心
: 其實
: 我覺得總統或行政院長去勘災還是有用的
: 因為台灣的各部會橫向聯繫很差
會橫向聯繫很差
其實多少是因為過於官僚 或者帶有本位主義
反正 這些事不一定是我的權責範圍
所以 能省事就省事
: 如果由長官來要求
: 效率會快很多,各部會各行其政也會少一點
: 只是如果勘災只是旋風式狂趕行程
: 那除了增加官員的壓力與作秀之外
: 效果就不大了
: 舉阿扁當台北市長任內的例子
: 當時阿扁剛上任,結果發生工程單位挖斷水管,變成人工大噴泉
: 結果市長到了現場,想當然爾,市府的大頭也都陪在旁邊
: 但是...
: 自來水公司的人就是還沒到,這實在有夠尷尬
: 但想當然爾,之後的後續處理一定就是上緊發條了...
: 以宣誓意義,或作秀意義來說,
: 上次桃園缺水是個好例子,
: 當時閣揆謝長廷就夜宿當地到修好再回來,
: 這樣要說作秀也行,要說跟民眾站在一起當然更好聽...
: 災變現場常常都需要多部會一起合作,
: 例如斷橋,公路局、水利署、甚至農田水利會、國防部都可能需要幫忙
: 這時如果能有行政院秘書長、政務委員、甚至院長、總統來整合
: 一些無聊的公文往返、形式上的作為、互踢皮球”理論上”就會少一點
: 當然,這也要這些大官夠聰明才行...
: 當然以有系統的救災體系來看,
: 能有地方政府派出救災的指揮官是最好的,但能不能拉的動多頭馬車就還需要努力
像美國 他們在面臨重大災害時
會派遣中央的人(通常是具有專業災害管理經驗的人)
到災害現場去 成立聯合現場辦公室
由他來與各單位所派遣的聯絡官進行協調
調度資源進行救災
而不是部會首長親臨
當然 所謂的公文往返這種問題
其實他們都是在災害發生前 就有各種"計畫"
他們的計畫有點類似一種規範 會要求有關單位的首長簽字
這是代表願意配合的意思
相較之下 台灣在災害防救方面 雖然也有計畫
但是裡面的內容其實有些過於概略性
而且 台灣人喜歡有彈性 喜歡用喬的
上次 颱風來時 內政部長召開工作會報時
也是當場要水利署跟營建署喬抽水機去台中(其實營建署大概也沒抽水機吧)
有彈性不見得不好 但是有時卻又顯得過於模糊
: 大官巡察還有一個好處,
: 因為說實在,在台北透過電視鏡頭看災情真的不準,
: 只有親自到現場,官員才會了解災情是被過度渲染還是更慘100倍,
: 至於媒體
: 關心官員是不是有巡視災區是一個點
: 檢討事發原因、人為問題與改進方向是一個點
: 事後的追查與監督更是重要的點
: 只有事後持續追蹤才能讓之前的這些報導發揮價值
: 但台灣媒體的報導實在太淺碟了
: 就像沾醬油式蜻蜓點水的報導,對問題本身改善有限。
: 預算編列(ex:擴大內需1100億花在哪)、預算執行(綁標、圍標、限制標?)、
: 河川整治是否人謀不臧、盜採砂石是否官官相護、河川長期沒疏駿相關單位之權責
: 上游水土保護出了什麼問題、甚至道路大量開設是否造成當地地層更嚴重不穩定...
: 期待能有媒體的報導能"充實內容"
: 話說,騙P幣要充實內容,更何況是要騙薪水勒XD
媒體真的很糟糕(這是媒亂板 哈)
都不做功課的
花蓮溪口受困的小黑狗也可以報個老半天
難道消防隊員有受過專業的救狗訓練嗎?
當然沒有
可是偏偏民眾又太喜歡 或太相信 依賴媒體
不去瞭解這些事情背後的運作機制
有點為虎作倀的感覺
才會導致這種畸形的現象出現
我深深覺得 媒亂其實有時真的也該算是災害的一種....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69.68.134
※ 編輯: truevill 來自: 118.169.68.134 (09/19 23:45)
推
09/20 04:42, , 1F
09/20 04:42, 1F
推
09/20 09:16, , 2F
09/20 09:16, 2F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media-chaos 近期熱門文章
PTT影音娛樂區 即時熱門文章
148
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