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揚] 蘋果:記者爆料 閣員買新聞吹捧政績

看板media-chaos (媒亂(媒體亂象))作者 ( )時間16年前 (2009/05/29 08:08), 編輯推噓18(1806)
留言24則, 18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2 (看更多)
記者爆料 閣員買新聞吹捧政績 付錢大幅刊登活動新聞 新聞局長坦承作法不妥 2009年05月29日蘋果日報 http://tw.nextmedia.com/applenews/article/IssueID/20090529/art_id/31666259 【王家俊╱台北報導】馬政府就職周年前後,政績新聞遭質疑「買很大」!曾任 職《聯合報》記者的朱淑娟日前在部落格( http://shuchuan7.blogspot.com/2009/05/blog-post_05.html)爆料,「五一 勞動節前夕,C報與U報報導《王如玄 搶救失業大功臣》等新聞,媒體圈都心 知肚明是置入性行銷,講白一點,就是某個政府單位『買』了這則新聞。」 置入行銷 新聞局長蘇俊賓昨坦承,政院高層對政府部門這些做法十分關切,他已勸說閣員: 「不要搞這麼難看!」知情官員說,各部會年度活動及宣傳預算從三、四千萬元 到近億元不等,扁政府時由新聞局統籌集中採購媒體置入性行銷,國民黨去年執 政後,由於部分部會「被媒體K得很慘」,並認為與停止置入性行銷有關,於是 某些部會把文宣發包公關行銷公司,對方則承諾一年舉辦幾場活動、上幾家報紙、 電視,刊登版面及播出時段,置入性行銷隨之復活。 朱淑娟未在部落格點名媒體名稱,但對照當時刊登相關內容的媒體,C報應是指 中國時報,U報則是聯合報。 記者稱是「業務配合」 聯合報系發言人、《聯合晚報》社長項國寧昨回應,「各報都有類似(政績)廣 告吧!只要很清楚是廣告,就沒問題,至於標示清不清楚,就是界定問題了。」 至於報社是否收錢派線上記者採訪內閣官員報導政績,項表示:「指涉不夠具體, 我不懂什麼意思!」 《中國時報》執行副總編輯張景為說:「各報都一樣,近來政府廣告可說史無前 例的多!這些都是政府做的,難不成行政院也要檢討各部會嗎?」部分記者坦承, 在採訪前接到公司通知,這是業務配合新聞(簡稱業配),必須發幾則,並正面報導。 《蘋果日報》總編輯陳裕鑫表示,《蘋果》歡迎政府刊登政績或活動新聞的廣告, 但版面上會讓讀者清楚辨識是廣告。如果形式上近似報導體,則會註明《廣編特 輯》。而且《蘋果》把記者與業務的角色分很清楚,記者有新聞壓力,不會有業 績壓力。 內政部長廖了以五月二十六日找六名老人進內政部關心裝假牙權益,《聯晚》當 天即刊兩則新聞、一照片,官員透露,這則就是「業配」,且廖也下預算給《自 由時報》,對方註明廣編特輯,廖還動怒「我就是要民眾以為這是新聞,怎麼弄 成廣告?」《蘋果》昨致電廖,他請幕僚表明:「不清楚。」 學者:政院欺騙社會 媒體觀察基金會董事長管中祥狠批,馬總統曾簽署不置入性行銷的承諾書,如今 行政院「帶頭違反承諾、欺騙社會!實在不應該。」且《中時》、《聯合》在國 民黨在野時反對置入性行銷,換黨執政後「拿錢寫政績新聞,如何監督政府?」 台灣新聞記者協會會長莊豐嘉說,政院放任各部會花大把預算置入性行銷,以商 業利益操控新聞自由,連親綠媒體都怕拿不到預算,批評力道大減。 世新大學新聞系教授彭懷恩說,藍綠政府都有置入性行銷,如果是純廣告,放在 廣告版無可厚非,若是廣告卻以新聞方式呈現,「那是不對的!」民眾黃先生說: 「可惡,原來我們看的新聞都是政府寫的,還逼記者下筆。」他說,要辨別置入 性行銷很不容易,媒體光講政府好話就得提高警覺。 近來政府遭質疑置入性新聞摘要 5/26《聯合晚報》內政部 1/4版 ●阿公阿露假牙:政府補助ㄟ 5/20《中國時報》經濟部 半版 ●節能減碳經濟部啟動 客委會 半版 ●好客設計比賽展現創意 財政部 半版 ●賦稅大改革 提昇台灣國際競爭 5/20《聯合報》陸委會、經濟部 ●半版 兩岸三通連結全球座談,搭配電費打七折新聞 5/13《聯合晚報》內政部 半版 ●馬上關懷工作所得補貼,成效獲肯定,搭配行政 院長劉兆玄、內政部長廖了以照片 5/01《中國時報》勞委會 半版 ●表揚全國模範勞工51人,搭配特稿《王如玄搶救 失業大功臣》 資料來源:《蘋果》採訪整理 http://tw.nextmedia.com/applenews/article/IssueID/20090529/art_id/31666265 前記者揭密 網友誇勇敢 2009年05月29日蘋果日報 檢驗媒體 朱淑娟曾是《聯合報》資深環保記者,去年以「洗衣精補充包竟比桶裝貴」報導 拿下「消費者權益報導獎」佳作。離職後經營「環境報導」部落格,她五月初寫 下「當媒體不再報導真相」,提到報紙以露骨標題幫政府寫政績,「我很想哭。」 這篇文章廣為流傳,網友大讚,曾是媒體人對媒體的批判,如果人人都有這樣的 勇氣檢驗自己,台灣一定是有希望的,《蘋果》昨致電時,朱淑娟說,她寫文章 沒針對性,不願表示意見。 「買賣關係花納稅錢」 朱淑娟在文章中提到,讀者每天買報紙,是真心相信這個媒體能給他們真相。「 如果他們知道,這個買賣關係花的還是他們的納稅錢,你覺得他們會怎麼想?」 她還說,如今,許多媒體老闆直接把業務目標加在記者身上,記者每天除了跑新 聞,還得鞠躬哈腰問採訪單位:「有沒編業可做?」 環保聯盟前秘書長何宗勳也發文聲援朱,批媒體置入行銷日益嚴重,「如果想將 商品變成新聞,只要花一百萬元,當天就有十家電視台播出你的新聞。」 記者王家俊 -- http://KevinAction.pixnet.net/blog http://kknews.funp.tw/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42.20.12 ※ 編輯: KevinAction 來自: 220.142.20.12 (05/29 08:08)

05/29 08:53, , 1F
實際至少是水果列出來的三十倍以上
05/29 08:53, 1F

05/29 10:12, , 2F
沒錯 而且買新聞也不是這一兩年的事
05/29 10:12, 2F

05/29 10:38, , 3F
唉,別只怪政府阿
05/29 10:38, 3F

05/29 10:39, , 4F
媒體不賣帳的話政府也沒得買起:p
05/29 10:39, 4F

05/29 11:03, , 5F
現在的政府不是有承諾過不會做?
05/29 11:03, 5F

05/29 11:13, , 6F
大概媒體已經淪落到必須靠政府養吧..
05/29 11:13, 6F

05/29 11:13, , 7F
妳情我願當然也就順水推舟水到渠成..
05/29 11:13, 7F

05/29 12:03, , 8F
我記得「表揚」標題不應該用在這裡吧
05/29 12:03, 8F

05/29 12:10, , 9F
表揚這篇報導阿 沒用錯
05/29 12:10, 9F

05/29 13:10, , 10F
我可以質疑對岸也有買新聞嗎..
05/29 13:10, 10F

05/29 14:34, , 11F
大便垃圾行銷還是一樣大便垃圾 (菸)
05/29 14:34, 11F

05/29 15:03, , 12F
中時超誇張的 之前還一整面粉飾新聞
05/29 15:03, 12F

05/29 15:51, , 13F
蘋果自己也在登這種廣告新聞
05/29 15:51, 13F

05/29 15:56, , 14F
蘋果、自由都會註明「廣編」
05/29 15:56, 14F

05/29 15:58, , 15F
更嚴重的事 聽說中國官方也想在聯合
05/29 15:58, 15F

05/29 15:58, , 16F
刊廣告 嘖嘖
05/29 15:58, 16F

05/29 17:42, , 17F
二樓的,1~2年前的政府首腦下台被關了
05/29 17:42, 17F

05/29 17:43, , 18F
是不是現任的下任的下台也要關一下
05/29 17:43, 18F

05/29 18:28, , 19F
好河蟹喔
05/29 18:28, 19F

05/29 19:36, , 20F
中時好像可以從編輯屬名於否來判斷?
05/29 19:36, 20F

05/30 13:35, , 21F
對照#17o3rKNz 便會無比歡樂^o^
05/30 13:35, 21F

05/31 17:57, , 22F
民進黨就算買新聞也不是這種買法
05/31 17:57, 22F

05/31 17:58, , 23F
重點是 之前民進黨被狠狠的罵 現在呢
05/31 17:58, 23F

06/01 19:56, , 24F
現在就是吃河蟹 謝謝指教
06/01 19:56, 24F
文章代碼(AID): #1A7oTjQv (media-chaos)
文章代碼(AID): #1A7oTjQv (media-cha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