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Close to Home莫莉與莎莎(雷)

看板movie (電影)作者 (不要再來煩我!!!)時間18年前 (2007/05/26 14:11),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綠衣下的青春 我看過許多以職業軍人為主要角色的電影,卻鮮少看過女性服役、女性 當兵為要角的題材;我也看過許多以戰亂為背景,藉此刻劃人性;卻未 看過在戰亂的背景下,捨棄這重要的元素,反倒是讓兩個十八歲的小女 孩說故事,說她們內心的故事。這是一個沒有任何人知道的秘密。是環 境讓她們習慣了冷漠;是真實讓她們選擇緘口。是個性南轅北轍的她們 ,從逃避到面對。因面對才有衝突;因為衝突才有火花,才有誤會,才 有了解。 很難想像在政治、戰爭氛圍瀰漫的氣氛下,人與人之間的不信任有多麼 沉重。也是在也是在導演Vardit Bilu和Dalia Hagar的鏡頭下,我們稍 對這氣氛熟悉。沒有配樂、沒有陽光。在開場一連串的冷酷質問、濕淥 的天氣以及厚重的大衣襯托出來的凜冽,在這裡我們看出以色列對阿拉 伯裔人民的無情。沒有血腥、沒有遍野的屍體,這是一個無形的壓迫。 在片中莫莉與莎莎在公車上質問的橋段讓我印象深刻:一位乘客將公事 包假裝是炸彈發在角落,因沒有任何人發現而與莎莎怒言相向:在這裡 我看到的不僅僅是兩人對罵時的惱羞成怒,而是兩人之外其他的乘客, 他們對炸彈這敏感的字眼所產生的情緒,還有對罵結束時如空凝結般的 氣氛。也許就是這樣,只有在有配樂的橋段(莫莉跟蹤暗戀的男生、在執 勤時莫莉與美國人共舞、結尾時兩人共乘機車),觀者才能感受到冷酷之 外的真情。 徵兵制度與台灣不同,她們過著向上班打卡的生活。白天,她們穿上代 表國家榮譽的制服,束起髮尾,她們必須偽裝身為女人享有的特質,審 核、敷衍交差的登記工作。白紙上面的黑字不是她們質問的基本資料, 繳交的白紙是她們對這政治制度的不願與叛逆。偶有休憩時間,她們難 得可以卸下這煩人的包袱,經過喜歡的店會駐足逗留、在街角點燃一根 沒有緊繃的煙。而到了晚上,她們脫掉上衣,看著鏡中自己的婀娜多姿 ,放下馬尾,纖細的長髮在凝結的空氣中飄逸。在戲裡的某一橋段同伴 結將結束役期,大家替她辦一場歡送會,彩色的氣球、飛舞的彩帶,即 使知道幾分鐘後她們就必須解散繼續未完成的工作,她們依舊沉浸在最 純粹的時光裡面。 『出去後你想做什麼?』 『我要去俄羅斯,找我的愛人。』 這是她們最純粹的美。 莫莉與莎莎就是在這樣的玻璃瓶裡相識。莎莎的叛逆、不願受世俗的規 範,她明白如何在這封閉的世代中當個勇敢的人;相較於莫莉,她就屬 於保守,妥協,縱使內心有如潮水般的澎湃能無法使她向前。因為個性 迥異而使得她們產生距離;因為一頂相互欣賞的帽子而有交集。是一場 爆炸讓兩人第一次這麼仔細的看清楚彼此;是一段兩人都喜歡的音樂讓 雙方看見最美麗的微笑。她們體會過誤會、背叛。如釋重負的她們坐在 摩托車上再次點燃起一根菸。在這段綠色軍服下的純真,我們看到年輕 、愛情、以及對政治的暗諷。也看到受傷、體悟、最後終於長大。 -- i am... MOVIEGOER http://iamnotqueen.blogspot.com/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9.68.43.30
文章代碼(AID): #16Ly-aSX (movie)
文章代碼(AID): #16Ly-aSX (mov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