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孤味》需要對頻率的作品

看板movie (電影)作者 (阿淵)時間4年前 (2021/03/21 11:02), 編輯推噓2(200)
留言2則, 2人參與, 4年前最新討論串1/1
《孤味》觀後感(有劇情雷) 感謝老天,這一部Netflix上看得到,而且是全球上映。在疫情無法回國的期間,Netflix 滿足我的願望。 總結來說,客觀而言這部真的滿需要對頻率的,如果頻率對不上,就像電影版一堆人對三 個女兒的行為反感;主觀來說,我頻率對上了,所以我看到一半就視線漸漸模糊了。 不一定每個家裡都有外遇不忠,但每個家庭都有難念的經,都有一些難以啟齒的事,以及 剪不斷理還亂的恩仇。因為有業餘幫人看八字的興趣,所以也多多少少聽到類似的真實情 節,看了便感慨萬千。 這部片就像500 Days of Summer(戀夏五百日)一樣,每個人都看到自己想要看到的,以 及每個人看到的往往都不太一樣。也毫無意外地,這部片就像戀夏一樣,在電影版一樣榮 登戰神,一堆人彼此也不服誰的想法。 我想就其原因,也是因為導演編劇選擇幾乎沒有上帝視角的敘事模式,讓每個角色呈現自 己眼中那位「缺席父親」、「負心漢」、「沒路用囝婿」。就連影片最後,秀英說出「印 鑑其實是我偷的,陳伯昌是被冤枉的」這句,我都在懷疑是否只是他放下且寬恕自己,但 又要跟子女交代的說詞。 這般敘事方式,的確符合現實人生。多少紛爭,其中是非曲直,也沒有一個準,大家都認 為自己是對的,都覺得自己很委屈,覺得是為對方好,卻又不肯敞開心胸。但這般不協調 ,也是恩恩怨怨的肇始。 只是,這般敘事筆法,也的確冒了個險。幸虧陳淑芳爐火純青的演技,還是使滿多人了解 了「愛比恨更難寬恕」的道理。首先如我一開頭所說,需要頻率有對上的觀眾,才能理解 為何秀英為何選擇寬恕,為何三個女兒會想「站在」父親那邊,以及為何整部電影在配角 人物刻畫上不夠深刻的原因;沒有get到的觀眾,尤其先看過短片版的觀眾,就會如電影 版上批評導演和編劇無法使長片劇情流暢,因為他們腦袋中遺留一些問號,更急需作品給 予解答。 然而,以我這個自覺有掌握到導演編劇想法的人,便多少能體會如此安排的用意。先不論 陌生人了,又有多少人真的能理解身邊的人真實的想法,去理解他們曾遭遇過的人事物呢 ?如果寬恕並非是這部電影的主題,或許可以像《雷洛二》那樣,由豬油仔對雷用賢講出 「就算你阿爸幾唔著都好,都曾經令你阿媽開心過!」,使雷用賢放下自己的怨恨;但偏 偏這部是一部以寬恕為主題的電影,寬恕無法用說教的方式,強迫人服膺,只能由當事人 頓悟,且大多要先深深執著才能坦蕩放下我執啊! -- 可是哈卜拉姆再聰明、再有學問,有一件事卻是他不能解答的,因為包羅萬有的「可蘭 經」上也沒有答案;如果你深深愛著的人,卻深深的愛上了別人,有甚麼法子? 白馬帶著她一步步的回到中原。白馬已經老了,只能慢慢的走,但終是能回到中原的。 江南有楊柳、桃花,有燕子、金魚……漢人中有的是英俊勇武的少年,倜儻瀟灑的少年…… 但這個美麗的姑娘就像古高昌國人那樣固執:「那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是我偏不喜歡。」 金庸<白馬嘯西風>(完)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74.73.165.97 (美國)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vie/M.1616295752.A.781.html

03/21 11:59, 4年前 , 1F
03/21 11:59, 1F

03/21 23:01, 4年前 , 2F
03/21 23:01, 2F
文章代碼(AID): #1WLhT8U1 (movie)
文章代碼(AID): #1WLhT8U1 (mov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