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雷] 日本80年代經典《高校太保》不良系列

看板movie (電影)作者 (陸坡)時間7小時前 (2025/08/26 14:29), 7小時前編輯推噓1(102)
留言3則, 2人參與, 6小時前最新討論串1/1
雖然我自己是滿喜歡這個電影系列 高校小屁孩們打架打得很荒謬又很有創意 主角群的個性(顏質)又被改得比較可愛 但客觀上還是給普雷,畢竟吐槽點真的太多 但我可以理解為什麼日本人那麼愛這部ww --- 在黑色衝動、湘南純愛前,日本硬漢不良之魂 日本風靡世界的文化有很多,有些與唐、宋文化也有很深的淵源,如茶道、花道,在江戶 時代的武士,也讀論語與佛經,被認為是武士精神教育的一環,也是影響啟發武士道的概 念緣起之一。 在當代日本,仍有許多文化受到喜愛,例如ACG文化不只影響亞洲,也對歐美遊戲娛樂和 電影導演造成不小的啟發性,但表裏一体的民族性,日本輸出嶄露在外的美好文化外,也 存在一些有意思不能說太正面,但卻是時代性有趣的一面。 改編經典不良漫畫,以原作為基礎誕生的《高校太保-高校与太郎》電影系列,是80年代 日本校園不良文化的經典之作之一,並影響著眾多後來日本不良少年創作原型。故事以愛 德高校的不良少年中間徹和加藤浩志的故事展開,除了愛慕女同學泉今日子,也過著每天 給他校不良爭鬥,重視同伴友情又有點搞笑的校園生活,上映後大受歡迎。 《高校太保》,日本不良作品最有代表性的三巨頭之一 台灣近幾年很常拍黑道電影,尤其是從2015年開始的《角頭》系列,一直延續到2025年《 角頭—鬥陣欸》,雖然《角頭》系列如今的故事線已經脫離原本的主線內容,只是沿用系 列,但從台灣本土票房來看,這樣黑道與社會裏層的故事,的確受到很多人的喜歡。但不 管是黑道電影或是台灣的不良少年電影也好,這類的電影在台灣往往頗具悲劇、陰暗的色 彩性,也不失是一種台灣特色,例如台灣最具代表1991不良電影《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1992年《少年吔,安啦!》、還有2004年偶像劇《鬥魚》。 對比台灣,日本80年代不良文化巔峰時期的電影系列,就顯得有著不同面向。首先在日本 的不良文化的娛樂別,就分門相當多,最具代表性的三項特色就是「任俠、校園、暴走族 」,這三項也分別對應往後影響不良文化三部重要作品。 其中夾雜在極道與不良間的任俠以《不良番長》系列具代表性,雖然是不良但卻有著槍械 、刀劍的黑道暴力美學。暴走族則以漫改電影《湘南暴走族》為代表性,當年飾演主角的 江口洋介,也因這部而定位了叛逆形象,這部作品不止影響關於社會對於暴走族的浪漫化 ,甚至後續的《湘南純愛組》、《GTO》都受影響。 校園不良指標性的作品《高校太保》可以說是在當時相當頗具吸引力的作品,故事雖然脫 離不了不良少年的幹架、互毆,但同時也融入了搞笑與戀愛元素,裏面主要兩位大哥角色 中間徹、加藤浩志,也是現代許多後續作品的基本不良樣板,就連裡面的跑腿弱氣的小弟 信雄都是很多後面的不良作品參考的角色模板。而與《不良番長》這樣的前輩不同,《高 校太保》將故事壓縮在學校與學校、不良少年對不良少年的鬥爭之中,故幾乎都是球棒和 拳頭的互毆,比較少節外生枝其他非校園的人士,頂多就是到休學和退學人士的參與,這 讓當年在日本僵化體制下的校園學生看了很是過癮。 因為學生人氣高漲《高校太保》在1985年首次改編電影,除了以原作的故事串起更完整的 故事線外,還請了當時偶像仲村亨、中山美穗等人飾演,票房15億日圓直接成為當年前十 名的電影,並與黑澤明、哆啦A夢等片競爭。也因《高校太保》大受歡迎,開始製作成高 校与太郎系列作,共製作了六部。 前三集是有加入漫畫相關劇情的正傳,後三集則是幾乎原創內容。但因為這部作品有著不 少的粉絲,在1994年製作了《高校太保》錄影帶版、2004年後也進行重製,這讓演員有許 多更動。不過在最早版本《高校太保》系列中除了中間徹、加藤浩志、兼子信雄演員位替 換外,其他角色也是不少更換演員飾演。另外也推出過8集的OVA版動畫。 https://youtu.be/jZl3WOR4Yno
因改編,反超原作受人喜愛的《高校太保》系列 《高校太保》系列是漫畫家-木内和弘的作品,也是他最受歡迎的一部漫畫。會創作這部 作品,主要是當時講談社需要一部吸引男性的「青春漫畫」在雜誌上連載,而木内和弘過 去學生經歷多跟學校不良少年混在一起,故以自己當時的體驗創作《高校太保》這部漫畫 。與木内和弘一樣,有不少的不良漫畫創作者過去也都曾經是該群體之一,如《湘南暴走 族》作者-吉田聰、《特攻の拓》作者-佐木飛朗斗,兩人皆有暴走族的經歷,故以真實 經歷下去改編的木内和弘,所繪製的內容,深受當時高中學生和年輕大學生族群的共鳴。 原作的故事比較零散,多是以中間徹、加藤浩志這兩對不良搭檔打架、泡妞故事為主題, 偶爾寫他們與別校混混時而搞笑時而爭鬥的日常。而電影改編則不同,雖然《高校太保》 在混混爭鬥和男性不良描繪具體,但整體來說可以搬上檯面的大場面故事不多,故負責改 編的導演-那須博之,決定將搞笑事件和《高校太保》經典幹架篇章結合,變成一體成形 的故事,並定位角色各自的個型。 例如兩位主角中間徹是高冷耍帥、加藤浩志吐槽愛搗蛋,其中兼子信雄這位兩人的跟班, 被改動成雖然會虎腳虎威卻笨拙可愛的不良,呆萌的形象與原作差距甚遠。那須博之認為 他增加了比較能讓大眾認同不良少年的青春感,不過原作者木内和弘其實不認同這樣的做 法,到肯定導演對將不良漫畫改造出來的商業價值。 《高校太保》的電影改編六部,其中比較受到原作漫畫家認可的,是第二部電影版《高校 太保-高校与太郎哀歌》這部故事劇情主要是說中間徹、加藤浩志遇到他校不良狩獵他校 的褲子進行羞辱,而該校的老大也與中間徹、加藤浩志過去有著過節。這部的調性就較為 黑色幽默與牽扯到不良的羞辱敗戰者的文化。 雖然《高校太保》除了第二部外,其餘都維持搞笑和青春風格,但也有許多羞辱戰敗者或 弱小不良的場面,例如兼子信雄就因為曾經被嚇到尿褲子,而被其他校不良羞辱他是漏尿 怪獸,或是群體對落單人下手。這種比較稍微黑暗的霸凌風格,在電影中也常常出現。但 這些不舒服的點反而是原作者比較讚賞貼近不良文化的呈現,也就是說《高校太保》本來 就不是一個很青春陽光的學園故事。 但電影版六部的改動,反而是最受到大眾歡迎的,其實就連不良也多半喜歡電影版(畢竟 有打架耍帥跟美女曖昧),原作者也承認,許多漫畫讀者多是因為電影才來看漫畫故事, 網路上普遍討論《高校太保》情節和角色個性也多半是電影的故事,原作反而有點像是外 傳和特典的位子。 也因電影太紅,漫畫也才改編了八集美集快一個小時的動畫故事,展現原作故事的魅力。 網路許多影迷分析漫畫版與電影版的差異,認為電影版替《高校太保》角色增加了「可愛 」的要素,有一種即便他們打架鬧事,但也只是個不成熟的孩子(雖然我不知道什麼樣的 孩子會把人掛在挖土機上、隨身帶球棒短刀、還讓人住院兩個禮拜)。 https://youtu.be/aBiIwH1LdiM
影響與演化,《高校太保》之後的不良文化變遷 《高校太保》中最具特色就是改造校服、誇張髮型、團體象徵,這在不良之間的歸屬感是 很重要的一環,不管是《東京復仇者》或是近幾年的《防風少年》,雖然整體感覺以脫離 《高校太保》這樣校園不良的感覺,更像是偶像男團的形式,但整體不良的外貌與風格是 繼承的。從這點可以看出在80至90年代,不良漫畫高峰期過後,現代2000年後的甚至2010 年後的不良漫畫,有了不同的分歧和轉型。近幾年掀起一波熱潮的《東京復仇者》便是一 環,加入穿越、王道故事和唯我獨強的概念,可以呈現出如今,年輕人對於實力完全輾壓 的喜好。 過去《高校太保》的80年代文化以校園為舞台,打鬥圍毆言語或口頭羞辱,拙劣三句不離 與女性上床的黃腔、遇見警察會逃跑的寫實感,可能不在是一些當代不良漫畫讀者的需求 。故我們可以簡單的將如今的不良漫畫分成三種類型『寫實派』、『青春派』、『偶像派 』、『搞笑派』。 『偶像派』像是以女性或年輕人為群體《防風少年》、《東京復仇者》都是具有偶像派不 良的特質,並且如果要稍微年長系的也有如電影《熱血街區》這樣的風格去呈現。『青春 派』例如藤崎亨的《湘南純愛組》、中場利一以關西不良為主題的《岸和田少年愚連隊》 ,這類型的不良通常圍繞在青春、戀愛友情、家庭故事上。電影版的《高校太保》其實也 有這種影子。 但《高校太保》因為太有80年代不良的具體形象,故有些地方會認為有『寫實派』的影子 ,如同漫畫原作者木内和弘表示,他寫的就是他真實題會過得不良日常。這類寫實派的作 者創作翻拍的電影,多半都有真實性。 2012年以出獄的不良為題材的作品《OUT》裡面的故事就是原作漫畫家-井口達也,就是 以他暴走族時期與朋友經歷的故事改編。《岸和田少年愚連隊》原作其實也是偏向寫實, 但電影也是改編的較為青春,原作者中場利一過去也是地方的地痞流氓,有時候一些太荒 謬的故事,反而更反映出當時的真實。 不良的搞笑風格則是很早時候就開始,畢竟原本就是喜歡標新立異,再加上當時70年代後 學運文化曇花一現,這樣不良胡鬧的惡搞風格搞笑也是1980年代特有的風格,像是樂團『 横浜銀蠅』算是最早具有搞笑不良特色的樂團,也影響後面許多搞笑風格,《高校太保》 的黑色幽默和青車搞笑,多半也受其影響。而台灣大眾最熟悉的搞笑不良,一是《 HARELUYA II BOY》(神行太保),日日野晴矢拿出平底鍋的形象。影視的平成搞笑不良 作品,改編1988年漫畫《我是大哥大》,應該廣為人知,而《我是大哥大》不管在人物安 排和角色關係都可以看到一點《高校太保》的影子。 https://youtu.be/hExN-wRoSdA
寫實、搞笑到偶像化,不良題材到底是式微還是多元? 從整個80年代的不良少年文化開始,可以感受的到是關於70年代左派共產勢學運瓦解的變 體,從大規模抗爭到縮小對體制叛逆,但沒變的是對於「用拳頭說話」這件事,成為不良 少年的雛型。 在後來美式文化的來襲,讓不良少年的文化中有種洋風日式,暴走族文化更是其中的展現 一環,而私刑、人情道義又是日本傳統文化的風格,故可以說日本『不良少年』的產生本 身就是一個日美合併又受到左右派混雜出來的產物,故他既不是傳統極道,也非全然美式 叛逆,是一種很後現代的日本次文化。 不良,很像一種過渡現代化的相像,是一種相對激進份子柔性化的反社會展現,從《湘南 爆走族》或是《特攻の拓》、《高校太保》顯現真實校園不良文化的展現,卻又帶著搞笑 作亂的氣氛,讓傳統一代的日本人不適,但新生代的日本人卻感到很新鮮,之後搞笑化、 偶像化、甚至包裝成青春之詩,呈現出一種年代與地方限定的特有共同記憶,《岸和田少 年愚連隊》正是這樣產生的故事。但整體而言1985年的《高校太保》還是奠定後面漫畫創 作者,或娛樂產業,甚至海外如我這樣回顧去看的讀者,重構起日本不良少年的定義。 如以現代娛樂多樣化的影視娛樂來說,《高校太保》的故事可以說沒有甚麼深刻的寓意、 埋梗、甚至許多非常政治不正確的展現。故事劇情多半是很老套的被人找砸還以顏色、想 找女生一夜晴來一砲、英雄救美卻還抱得美人歸,校園劇俗濫的公式故事。比起現在不良 少年的戰鬥那種臨場帥氣的風格,《高校太保》的打家真的就是卯起來亂打,甚至不講武 德直接圍毆,然後遇到更強的人就逃走,可以說完全沒有帥氣主角形象。但也因為這些瑕 疵,更讓我覺得《高校太保》不管是漫畫或電影都有他獨特性。 例如就算在誇張的打鬥也不會有人真的死亡,主角有時帥氣有時卻很俗仔,甚至警察幾乎 是這群高中不良仔全然的剋星,這種兩邊不良大哥爭鬥,一看到警察來全部跑給少年隊警 察追,然後又被大姊姊玩弄股掌之間,展現出那個年代不良們孩子氣的一面,這是我覺得 現在太過多帥氣、全知全能的不良作品中逐間少見的一種時代幽默感。 但這就是一個時代觀眾的選擇,如今的不良不一定真的要是不良,他可以只是一種角色屬 性、商業人設,況且也沒人規定不良就要滿嘴髒話,不能做女生歡迎的偶像,且改車的都 跑去玩嘻哈、街頭打架轉變練綜合格鬥,也是一種有趣的不良喜好與習性變遷,也許反是 我們這些80年代的不良崛起的老害,只扒著陽剛的榮光不放,也說不一定。 https://youtu.be/WFTVfAHHfIs
-- 個人Blog:https://kevinmoleaf.weebly.com/ 小說連載頁:https://www.mirrorfiction.com/zh-Hant/member/26930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5.228.93.96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vie/M.1756189749.A.BFA.html ※ 編輯: KevinMoleaf (125.228.93.96 臺灣), 08/26/2025 14:30:15

08/26 14:35, 7小時前 , 1F
越愛你), 跟小孩想看所以一帶三相同道理
08/26 14:35, 1F

08/26 14:38, 7小時前 , 2F
推錯抱歉
08/26 14:38, 2F
※ 編輯: KevinMoleaf (125.228.93.96 臺灣), 08/26/2025 14:39:03

08/26 15:06, 6小時前 , 3F
仲村徹吧
08/26 15:06, 3F
文章代碼(AID): #1ehLGrlw (movie)
文章代碼(AID): #1ehLGrlw (mov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