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好雷] 《燃燒女子的畫像》:對等的凝視
雷文防雷資訊頁
~*-*~*-*~*-*~*-*~*-*~*-*~*-*~*-*~*-*~*-*~*-*~*-*~
~~~~~~~~~~~~~~~~~~~ 雷文 主文分隔線 ~~~~~~~~~~~~~~~~~~~~~~~~~~~~~~~~~
《燃燒女子的畫像》極好雷:對等的凝視
■ 微雷推薦語
此生要見證一回的雋永愛情。
演技飽滿、劇本強大,這次真的看懂愛情電影常見的題目:為什麼就算愛著對方,也會選
擇離開禁忌之戀(文學萬歲!電影萬歲!)
■ 畫畫與愛情
開頭描繪人體的素描課,創造出仔細觀察的情境。觀眾被引導認真端詳氣勢驚人的主角瑪
麗安,也為《燃燒女子的畫像》的主軸悄悄定調。
回憶過往,瑪麗安為了幫即將出嫁的艾洛伊茲畫婚姻肖像,開始假扮女伴的機智畫家生活
。
找機會觀察對方,一直看她的臉、上下打量身體,曖昧極了。後來,瑪麗安為了讓艾洛伊
茲笑,開始從修道院的共同經歷切入,拉近彼此的距離。
到了瑪莉安彈琴時,艾洛伊茲第一次出現了眼神,「那種」打量的眼神。
「我在獨處時感覺到你說的自由,也感覺到你不在。」
「她會談起你」
兩人的情愫與愛苗,僅僅在眼神的拋接與細微的言語中萌發。友好和曖昧的神態,差異非
常細微,但劇中人物擁有出色的敏感度及詮釋功力,捕捉彼此釋放的小訊號和變化。把情
感的收放,包裝在「畫家」的角色和眼光之下,非常高明。
.
「你能選擇,所以不懂我」
「憤怒總會顯現出來」
電影中最印象深刻的轉折,是兩人重新著手人像畫。瑪莉安點出了艾洛伊茲的慣性動作,
並表明他們的立場不同。
艾洛伊茲卻說,我們的立場相同,並細數瑪莉安的習慣動作。
除了表面「觀者」和「被觀察者」的角度,艾洛伊茲總共點出了三個盲點:
一、能力偏見
艾洛伊茲不是畫家,但她也擁有細緻的觀察力
二、愛的多寡
艾洛伊茲沒有表明愛意,但給予的在乎與關注不亞於她
三、權力高低
瑪莉安是畫家,艾洛伊茲是客戶,她沒有畫家的筆,一樣擁有質疑與共構成果的權力(不
是出於挑剔為難,而是真實感想)
「當你看著她時,是誰在看你呢?」短短幾分鐘的景,觸電般的磁吸力和推拉,隱藏無數
含意。
更重要的是,在這場寫好結局的婚戀困境中,她們得認清是誰在壓迫誰。
.
艾洛伊茲也點出了肖像與本人的距離感。
人像誠實地反映出畫家眼中的人,每次的成果都反映她們當時的距離。當情感變化,畫中
人物的表情跟著改變。畫家顧及情緒的脈絡,跨時空的捕捉與思索,作品才有了立體感、
有了溫度。
觀影中數度想起《鐵達尼號》,傑克一筆一筆畫下蘿絲身姿的經典畫面。用愛人的眼睛,
畫出對方最美、最炙熱的一面。
■ 淒美的神話:要不要回頭
《燃燒女子的畫像》第二個精采的篇章,即是用古神話暗喻主角的愛情。
///
奧菲斯與尤麗狄西婚後過得甜蜜美滿。某日,阿瑞斯泰俄斯對尤麗狄西起了歹念並窮追不
捨,她在逃跑中誤踩毒蛇,被咬致死。
奧菲斯悲痛欲絕,他的琴聲充滿哀愁,感動了冥界的黑帝斯與波瑟芬妮。冥王同意讓尤麗
狄西重返人間,但要求奧菲斯在走出冥界前不得回頭。
奧菲斯小心前行,忍耐到即將踏出冥界門口的瞬間,終究難掩焦急回望。然而,尤麗狄西
尚未跨出門檻,立刻被拉回幽暗冥府,兩人從此天人永隔。
///
「轉過來。」
在偷來的五天內,瑪莉安和艾洛伊茲確認彼此的心意,但也陷入兩難抉擇。她們始終保持
理性克制,知道怎麼做對彼此最好,又任性的,希望對方能為愛情勇敢一次。
兜兜轉轉的終將要分離,到了分岔路口,卻忍不住回頭相望。
.
情人的瑪莉安,寄望艾洛伊茲反抗;詩人的瑪莉安,對艾洛伊茲說了不。
情人的艾洛伊茲,為愛不惜被火焚身;詩人的艾洛伊茲,帶著回憶接受命運。
情人的她,自私自利,為愛毀壞畫作;詩人的她,匆匆一瞥,目送愛人離開。
/////
■ 母親的愛
《燃燒女子的畫像》之所以全面,是連配角的情感刻劃都十分精準。
艾洛伊茲的母親看似絕情,一心想把女兒嫁掉,但初衷是想要一起離開,離開這個壓抑隱
忍的悲傷氛圍。
在她們家,女性的嫁娶是為了移動、在不得不的框架下找生路。過程中,母親將艾洛伊茲
的情感與願望,全都看在眼裡。
「兩個人,才好笑出來。」她知道,艾洛伊茲只有瑪莉安在時,才會感到開心。她開出
五天的交換條件,也為艾洛伊茲訂作婚紗,默默完成女兒的心願。
媽媽的出場跟台詞都不多,卻是關鍵的潤滑與橋樑,襯出女性的溫柔細膩,和顧全大局的
決心。
■ 三個角色呈現對女性的壓迫
瑪莉安、艾洛伊茲、蘇菲,分別對應到父權對女性不同層面的壓迫。
一、事業:
瑪莉安繼承了父親的技能與名聲,卻因為身為女性,被規定不能畫男性,而無法觸及重要
的題材,甚至得假借父親之名走跳江湖。
瑪莉安為了在體制中求生存,擁有可以跳進海裡,把畫板撈起的勇敢強悍,也不斷藉機偷
偷觀察並畫下男性,懂得冷靜蟄伏。
她學會了如何柔軟、如何順應,性格也變得剛毅。
二、戀愛:
結婚的劇本,在艾洛伊茲出生時就註定了。沒有自由的選擇,也就沒有談論愛情的必要。
卡夫卡的《變形記》第十章,也就是第28頁,描述男主角從正常人轉為異化的存在,最後
被親人疏遠、最終在孤獨中死亡的悲慘命運。
艾洛伊茲只能在婚育成家的框架中安慰自己,她的心卻永遠無法滿足,只能沉浸在無止盡
的憤怒與思念。
三、生育:
蘇菲懷孕了。從生不生的決策、事後的處理,男人全未出席,只有女主角們隨侍在側。
「生養是女人自己的責任。」儘管她們都已經習慣,甚至知道這是時代下的必然,但失去
孩子的蘇菲還是難過。導演透過產婆家的嬰兒,表達出自母性的細膩感觸。
蘇菲為了逝去的小嬰孩做刺繡,靜靜悼念凋謝的生命。而瑪莉安看見她的悲傷,幫她將這
段經歷畫下,因為每個生養都不該被遺忘。
墮胎不是單純的處理麻煩。骨肉分離是從體內深處直穿心臟的痛,即便孩子從未出世,仍
是需要消化、哀悼和代謝的過程。
.
男性的形體很少在《燃燒女子的畫像》出現,影響卻無所不在。壓迫的應激反應刻進她們
的身體,形成肌肉記憶、思考時的直覺反應,最後凝成眉宇間的怒意和愁思。
■結語
《燃燒女子的畫像》中不斷出現鏡子、畫像的畫面,強調兩者彼此的凝望,不斷的看見對
方,再從對方眼中看向自己。
愛人是鏡子。彼此映照,我們看見自己在世界上的位置。
穿著白紗的艾洛伊茲不斷閃現,暗示分離的必然性,並點出瑪莉安在「詩人」和「情人」
間不停擺盪。
.
愛從來不是刻意點燃,而是瞬間的意外走火。意識到自己心意的時刻,後面的相愛就是出
於意志的飛蛾撲火。
當她們相愛,都願意為彼此行過地獄,跨越道德界線。但她們始終明白,眼前的道路盡是
地獄業火。
暗夜,女人們的吟唱中,艾洛伊茲注視著瑪莉安,引火上身。熊熊火焰是慾火、是永火,
照亮黑暗,灼傷皮膚。
情人的她們為愛奮不顧身,詩人的她們則不願愛人受傷,寧願劃上休止符,保留美好回憶
。
.
「不要後悔,要記住。」
不得祝福的禁忌之戀,為何選擇停止,就是知道這份愛會將彼此燃燒成灰。內心的煎熬、
外界的批判夾殺,相愛的人只能將濃烈愛火,包裝成黑夜中祝福的燭光。
瑪莉安和艾洛伊茲以為五天的放縱,可以把愛一次燃盡。往後的每一天,熱切鮮活的愛意
,在體內生生不息。
《燃燒女子的畫像》所描繪的愛,浪漫、詩意、細膩,帶有思索後的智慧,亦無比堅定。
https://i.imgur.com/cyZmkwi.jpeg

我永遠愛你,我無法克制地愛你,不論你在哪裡。我可能再也見不到你,也不用見你,因
為我滿心滿眼都只有你。
>>網頁好讀版:https://wp.me/pda6CT-fG
–
脆:https://www.threads.net/@fishpond_like?hl=zh-tw
IG:Fishpond_like https://www.instagram.com/fishpond_like/
臉書:魚池 FishPond https://www.facebook.com/FishPond0411
個人網站:https://fishpond8804.wordpress.com/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9.216.86.5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vie/M.1756901462.A.880.html
※ 編輯: wholehearted (49.216.86.5 臺灣), 09/03/2025 20:13:48
推
09/03 20:11,
1天前
, 1F
09/03 20:11, 1F
movie 近期熱門文章
PTT影音娛樂區 即時熱門文章
119
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