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一戰再戰:超愛這部的李奧納多
李奧納多迪卡皮歐在《一戰再戰》的表現,是他近年來最討喜、也是我個人最喜歡的一次
。
.
他對劇本的挑剔向來出了名,影迷曾整理過他主演電影在爛番茄的成績,幾乎沒有低於 8
5 分。這歸功於他對品質的堅持,也來自對老派導演的氣味相投,馬丁史柯西斯、昆汀塔
倫提諾、克里斯多福諾蘭都是傳統電影製作的擁護者,對於男性角色的刻畫也有獨到見解
。
.
這份見解並非有毒的陽剛氣息,而是背後的脆弱與掙扎,這正好是李奧納多近年來用以精
進演技的挑戰。該份執著讓他擺脫翩翩美少年的包袱,引領摘下奧斯卡影帝的桂冠。
.
而在《一戰再戰》,他貢獻從影以來最狼狽也最具人性的演出。他飾演的巴柏是失敗的革
命者、丈夫與父親,滿臉鬍渣、梳著油膩小辮子,幾乎整部電影都穿著睡袍,連耍帥都力
不從心,還從四樓高的屋頂失足摔下,各種表情包簡直是行走的迷因。但他還是跌跌撞撞
地站起來,拖著中年發福的身軀狂奔,只為了拯救落入險境的女兒。
.
什麼才是值得你守護、甚至為之戰鬥的信念?《一戰再戰》談的正是這件事。當今的戰場
無所不在,有人在現實世界扣下扳機、有人躲在鍵盤後當酸民。李奧納多是本片最具票房
號召力的面孔,但絕不是唯一主角,因為亂世的每個個體,都是自己信仰裡的神。但能把
這樣複雜的現代眾生相化成亂中有序的現代史詩,或許也只有大導演保羅湯瑪斯安德森辦
得到。
/
帕菲蒂亞與街頭巴柏的相遇,是《一戰再戰》故事的起點。她是極左組織「法國 75 隊」
的領袖,帶領夥伴突襲移民拘留中心、炸毀競選總部、癱瘓全市電網。但生下女兒薇拉後
,她在產後憂鬱與革命熱情的拉扯中選擇重返戰場,最終失敗遭捕,落入迷戀她的右翼軍
官克拉爵之手,就此下落不明。16 年後,長大的薇拉意外落入敵人之手,巴柏不得不重
出江湖,並嘗試在這個逐漸失控的社會裡撥亂反正。
.
這正是保羅湯瑪斯安德森一貫的敘事核心 — 無論《黑金企業》被資本主義侵蝕的石油巨
擘、《性本愛》迷失在嬉皮遺緒的私家偵探、還是《甘草披薩》被現實踐踏的創業少年皆
是如此。這些角色都有著相似的弧線:夢想的確可能實現,但它們實現的方式,往往早已
扭曲初衷,甚至毀壞自我。
.
《一戰再戰》亦是如此。站在美墨高牆前的左派革命家、或深信美國將再次偉大的右派政
客沒有什麼不同,都是在這個越來越難溝通的社會裡,用暴力炸出出口。帕菲蒂亞與巴柏
認為自己替天行道,但在執政者眼中,他們不過是滋事分子;克拉爵上校為了加入種族清
洗的極右組織不擇手段,觀眾無法原諒他的殘暴,卻也不得不承認,他只是被權力結構塑
造出來的怪物。
.
這不只是戲劇設計,而是對當代美國的深刻反映。意識形態極化、極端主義擴張,言論自
由與身分認同的鬥爭,從現實政壇到社群平台無所不在:無論是川普回鍋後對政治生態的
改寫、甚或查理柯克遇刺事件引發的激辯,《一戰再戰》的故事線就像一條延燒中的導火
線,不只是政治寓言,更宛如一則憤怒的預言。
/
有人批評本片「太政治正確」,但這正是誤解安德森的創作本質。他不刻意迎合哪一方,
而是誠實呈現現代人的信仰與現實碰撞時,所遭遇的道德困境。而他處理性別角色的不按
牌理出牌,始終深具人性與洞察力,則是在過往作品經常被忽略、卻在《一戰再戰》格外
凸顯的一塊。
.
他的鏡頭彷彿能夠輕易戳破典型美國男性的皮囊,事業有成、權威十足,但內心渴望愛與
被理解,反而在自我壓抑中產生一種「情感禁慾的暴力」。女性角色戲份不一定多,卻經
常是推動故事轉折的核心。比如《霓裳魅影》的艾爾瑪從不起眼的女服務生,反過來主導
戀愛關係;《心靈角落》的克勞蒂亞則用創傷回望親情,形塑出獨立卻傷痕累累的輪廓。
.
《一戰再戰》的靈魂人物無疑是堤亞娜泰勒飾演的帕菲蒂亞。這個片名就是從她口中說出
,但其實來自 60 年代左派激進組織,視美國政府為帝國主義者,因此決心向建制宣戰。
帕菲蒂亞挺著孕肚、端著自動步槍的身影將性感、強悍、火爆三者融為一體。她就像流著
革命基因的火球,足以燃盡巴柏的理性,也讓克拉爵淪為她的情感奴隸。
.
克拉爵正是這種「情感禁慾暴力」的極端版本。他壓抑、冷靜,所有殘酷都建立在體格與
紀律之上,卻在私下展現病態的控制慾。他手捧鮮花向帕菲蒂亞求歡,對方不應門,他隔
天就帶著攻城槌重來。這個角色一不小心就變得油膩或浮誇,但西恩潘用細膩的表情與肢
體動作,刻劃出這個讓人不寒而慄的極權信徒,足以與《惡棍特工》克里斯多夫華茲、《
險路勿近》哈維爾巴登同列影史經典的反派角色,有望讓他再拿下一座小金人。
.
克拉爵與巴柏是陽剛的兩種版本,中間的支點正是帕菲蒂亞。而他們留下的孩子薇拉則完
美結合雙親特質:母親的野性與父親的冷靜。新星雀絲茵芙妮蒂在首部長片就與李奧納多
和西恩潘兩大影帝對戲都能不落下風,展現令人驚艷的膽識,未來潛力無窮。
/
本片的 MVP 則非班尼西歐狄托羅莫屬。他飾演薇拉的空手道師父,也是庇護無證移工的
當代辛德勒。他照料的一群滑板少年穿梭天台與街頭追蹤軍隊的場景,被攝影師麥可包曼
拍得如詩如畫,當城市燈火被點亮成星條旗的輪廓,絕對是今年大銀幕最動人的畫面之一
。從本片到《腓尼基計畫》,這位硬派影帝再次展現剛柔並濟、躁動中帶有正氣的銀幕魅
力。
.
另一個讓電影成立的關鍵,是強尼格林伍德的配樂。這位 Radiohead 成員再次與安德森
聯手,交出極具存在感的旋律:隨意又堅定的鋼琴敲擊宛如戰歌,遊走在開場密集切換的
場景與支線,格林伍德的音樂就像是躍動的剪刀,讓每場戲縫合得既激烈又流暢。剪輯師
安迪尤爾根森把節奏精準維持在「嗒嗒嗒」的緊湊節拍,麥可包曼片末的三台飛車追逐戲
更是緊貼路面攝製、節奏越是慢下來、血脈反而越是噴張,被情節驅動的劇情就跟著音浪
一起流動。
.
《一戰再戰》是安德森最商業化、格局最宏大的作品,而其中藏著尖銳的提問:在強人政
治陰影下,我們還能守住什麼?在革命與和解間,有沒有第三條路?故事的角色彷彿過客
,大人物的離去語焉不詳、小卒的消失不足為提,但只要信念存在,抗爭就會持續,正如
片名所言,有人倒下、就有人會接力,《一戰再戰》無疑是最能回應這個混亂時代的傑作
。
更多影評推薦,歡迎按讚追蹤:https://www.instagram.com/p/DPbl-taEdon/?igsh=MWhj
b2Rvb3Jic21qaA==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9.218.230.198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vie/M.1759763912.A.1BA.html
→
10/06 23:25,
3小時前
, 1F
10/06 23:25, 1F
推
10/06 23:27,
3小時前
, 2F
10/06 23:27, 2F
→
10/06 23:27,
3小時前
, 3F
10/06 23:27, 3F
→
10/06 23:28,
3小時前
, 4F
10/06 23:28, 4F
→
10/06 23:28,
3小時前
, 5F
10/06 23:28, 5F
→
10/06 23:29,
3小時前
, 6F
10/06 23:29, 6F
噓
10/06 23:32,
3小時前
, 7F
10/06 23:32, 7F
→
10/06 23:37,
3小時前
, 8F
10/06 23:37, 8F
噓
10/07 00:38,
2小時前
, 9F
10/07 00:38, 9F
推
10/07 01:56,
42分鐘前
, 10F
10/07 01:56, 10F
→
10/07 01:56,
42分鐘前
, 11F
10/07 01:56, 11F
推
10/07 01:58,
40分鐘前
, 12F
10/07 01:58, 12F
→
10/07 01:58,
40分鐘前
, 13F
10/07 01:58, 13F
推
10/07 02:10,
28分鐘前
, 14F
10/07 02:10, 14F
movie 近期熱門文章
PTT影音娛樂區 即時熱門文章
60
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