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雷]《觸電》,勵志電影的常見公式。

看板movie (電影)作者 (Sharp)時間2小時前 (2025/11/13 17:41),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2小時前最新討論串1/1
部落格版:https://moviemoney.pixnet.net/blog/post/407347569 看完《觸電》後立刻上網查了相關資料,才發現原來職業電競選手平均退役年齡在25歲, 雖然對多數職業來說25歲還算年輕,但和普遍被認為是這個行業巔峰時期的18至23歲相比 ,超過25歲就會被認為是「高齡」,不論是反應力、狀態、體能與承受高強度比賽壓力的 能力已開始逐漸下滑,在這個0.1秒就能決定勝負的電子競技賽場上是無法不去面對的事 實。而雖然在選手退役後,能夠退居幕後轉當教練、經紀人、賽事解說員或者加入團隊培 養新一輩電競選手等,但能夠繼續投身於其中的通常都是曾經的頂尖選手,知名度不高與 成績普通的選手,有的只能轉投其他與電競相關行業的工作,例如擔任電玩設備銷售人員 ,或是受聘至大專院校擔任教職等。然而當電競夢醒,更多選手必須面對的是無情的現實 ,幾經拉扯後是選擇直接轉換跑道,從事完全不相關但能養活自己的行業,徹底離開曾經 燃燒自己青春的電競。 香港電影《觸電》以電競賽場為故事的電影, 講述已屆高齡的電競選手邦少,面臨著實 力下滑的職涯危機,成績始終未見起色再加上個性問題,讓公司決定與他解約改簽正值巔 峰期的年輕戰隊。唯一挺他的隊友阿城轉行賣起保險,邦少依然眷戀著電競賽場,他捨不 得就這樣離開賽場,於是動心想要參加全港電競賽,無奈卻沒有人願意和個性難相處又正 走下坡的他組隊。為了繼續他未完且仍有不甘的電競夢,邦少於是接受了網咖老闆吹水佬 的邀請,和他的女兒霏霏、過氣武打明星八爺組成戰隊Happy Hour參賽。只是他們實力不 均、默契不足,每場比賽都打得相當吃力,邦少甚至不顧隊友死活只為獲勝的行為更讓其 他人無法接受。接二連三打擊讓Happy Hour瀕臨解散,直到阿城的一番話才終於點醒了邦 少... 導演梁國輝將熱血王道漫畫的公式套入其中,讓主角邦少歷經夢想與現實的拉扯與掙扎後 ,不僅自己有了顯著的成長與改變,更是收穫了一群過去未曾想過會有的夥伴,曾站上過 頂峰如今卻在谷底的他,也在最後上演了一齣鹹魚翻身的戲碼。有夢想、有熱血、有友情 也有愛情與親情,《觸電》可以說有著能夠觸動人心的勵志元素,特別是對於如果有在關 注電競比賽的觀眾來說,最近剛結束的2025年英雄聯盟世界大賽,韓國戰隊T1經歷隊友轉 隊、表現不穩隨時都在淘汰邊緣,不被外界看好能夠再次奪冠,卻一路克服難關挺進冠軍 賽,最後驚天逆轉同樣來自韓國的KT,成功實現不可能的三連霸,在英雄聯盟世界大賽寫 下紀錄,隊中領軍人物Faker則拿下生涯第六座冠軍獎盃,而今年的Faker已經是「高齡」 的29歲。 邦少、吹水佬、霏霏還是八爺,每個Happy Hour戰隊的成員都不是被認為會在賽場上見到 的選手類型,也從來不被看好能夠晉級比賽,甚至擊敗大熱戰隊ER Killers拿下冠軍,但 結果卻是他們一路過關斬將勇闖冠軍賽,雖然沒有像T1逆轉勝過ER Killers、只拿下亞軍 ,可在彼此心中他們早就已經成功拿下冠軍了。打破既定認知、不被輕易定義,不論別人 怎麼不看好自己,只有仍舊堅持與努力的自己知道自己還可以。我覺得是《觸電》很重要 、也是導演梁國輝想要傳遞的核心精神,而我也認為電影是有成功達到目的的,因為就像 前面提到的,《觸電》有著典型的框架與公式,基本上只要照著寫就不太會出什麼錯,也 就或多或少、或輕或重的打到觀眾。 只是相對來說,《觸電》就比較缺乏新意與驚喜,從開始到結束都是觀眾預想得到的走向 ,甚至Happy Hour最後只得亞軍這件事也是。雖然2023年在杭州亞運會上有過當時非官方 世界排名第35名的台灣圍棋好手許皓鋐,在八強戰、四強戰與冠軍戰中先後擊殺非官方排 名前三的選手奪下金牌這樣的逆天劇本,但如果《觸電》真的讓Happy Hour拿下冠軍,我 反而會認為電影有些不切實際。如果和導演梁國輝上一部作品《陰目偵信》相比,《觸電 》確實有著顯著進步,但是否有好到足已入圍金馬獎?我個人是抱有存疑的。假使今天《 觸電》是部平常的院線電影,那我會覺得《觸電》已經是及格之上,至少讓觀眾看得舒服 是可以的,可當貼上金馬獎入圍影片標籤,那個標準勢必就得拉高。 和《陰目偵信》同樣的問題是,《觸電》沒有足夠厚實的劇本,乍看之下電影是豐富的, 可當細看會發現其實還滿空洞的,主要原因導演梁國輝讓一切都太理所當然了。當然確實 在既有的公式裡面很難玩出什麼新把戲,但《觸電》中情感線太粗糙、轉折處理太划水, 都給人種電影「只在乎結果不論過程」的感覺。在情感線的部分,先不論邦少與霏霏不必 要也很莫名的愛情線,重要的夥伴線也相當薄弱,前面將邦少塑造成一個從不聽他人建議 、性格孤傲的人,後面卻是怎麼軟萌就怎麼軟萌,儘管有阿城的一席話開導與八爺妻子阿 蘭的偶發事件來刺激,我都不覺得邦少可以改變這麼大。而電影中每個爭執、挫敗還是阻 礙,都輕鬆靠三言兩語就過去了,這也是電影過於理想與美好到不合理的地方。 至於整部電影最詭異的,是ER Killers女隊長執著要對付邦少這件事,完全沒有兩人過去 的恩怨情仇,甚至我還覺得應該是邦少想要指定對付害他遭解約的她才比較正常,結果卻 是女隊長很無故的針對邦少,可是直到電影結束觀眾還是不知道為什麼,就像是這類型必 定會有的類型反派,但實際上也沒有真的達到什麼讓主角實力躍進或是獲得啟發的功用。 整體而言,《觸電》就是一部很順理成章的電影,一切的發展、轉折或者其他都是為了導 向導演梁國輝想要觀眾看到的結果,不會粗糙只是不夠細膩,至少在視覺效果方面是很用 心的,我喜歡現實的玩家與遊戲裡的角色找不同人來詮釋的設定,會讓我想起讀書時很常 看的網遊小說、例如《1/2王子》。想不到獲得金馬獎提名的不是視覺效果而是動作設計 ,其實入圍名單只有四部作品獲得視覺效果提名,不懂為什麼評審不讓《觸電》入圍? -- http://moviemoney.pixnet.net/blog 因為很喜歡看電影, 或許不是寫得很好, 不是所謂的專業影評, 只是很單純的想把看完電影後的想法用文字述說出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24.48.12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vie/M.1763026907.A.A91.html

11/13 18:06, 2小時前 , 1F
愛的魔力轉圈圈
11/13 18:06, 1F
文章代碼(AID): #1f5QVRgH (movie)
文章代碼(AID): #1f5QVRgH (mov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