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今天是《之乎者也》發行四十週年!

看板popmusic (流行音樂板)作者 (燕子)時間3年前 (2022/04/22 12:29), 編輯推噓1(103)
留言4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 引述《CKSHer (光陰獵人)》之銘言: : 今天是羅大佑《之乎者也》發行四十週年的日子。 : 「請開啟你通向心靈的耳朵──至少這裡沒有不痛不癢的歌。假如不喜歡的話,請回到 : 的歌聲裡,因為這中間沒有妥協。」羅大佑在本專輯的文案中這樣寫道。 : 發表於1982年4月21日的《之乎者也》,是臺灣進入搖滾樂時代的嚆矢之作。唱片一打 開? : 面第一首滿懷憤怒的hard rock前奏,正式把校園民歌那嘩啦啦啦啦的風花雪月時代給 送? 不喜歡羅大佑歌詞中對民歌的描述,好像用「風花雪月」「嘩啦啦啦」八個字就總結了民 歌,其實是一個嚴重的誤導。所謂「民歌」這個稱呼後面還是有一個一個的名字,如果看 得見他們一個一個人的存在,加起來不會比羅大佑三個字輕。 比如邱晨,雖然他民歌時期寫的歌是風花雪月的極致,但我覺得他整個人比羅大佑rock, 可以溫柔可以狂野萌得不得了。他不是帶有批判意識的歌手,他自己就投入了社會運動。 像是葉佳修的派別也不是風花雪月,而是寫赤足走在田埂上聽到泥巴劈啪劈啪響。只是他 比較逍遙沒有批判意識,但這是風格不同,人生的態度本來就不止一種最正確的。 提到他們只是因為個人偏好,其他當然還有很多很多人……我覺得當時歌曲雖然並不是很 成熟,但很多歌曲其實都帶有自己的個性和思想,並不能一概而論。當時很多人可能並不 擁有羅大佑那樣無憂無慮的〈童年〉。雖然羅大佑有他的價值,但放寬視野看過去他跟其 他大學畢業生一樣也只是時代的一隅吧。 : 。就在四十年前的今天。 : 在這個隨處可見霓虹燈的年代,已經聽不到有人歇斯底里的唱著「臺北不是我的家」, : 真的想家的時候,訂個車票就能馬上回家了。鄉愁擱在那,何時去處理它,就看人什麼 : 想起來自己還擁有那點鄉愁。換句話說,鄉愁這個詞,已經很大程度的失去了意義。 : 在這個社群媒體普及的年代,更難解釋這句「妳永遠愛著我」。愛情這東西,四十年前 : 也許比較有時間去明白,因為他們能慢慢的等待回信,期盼著每一次老派的約會,然後 : 去觸碰那深刻的痛楚,不會真的「就這麼不回頭」。當今在船上搖搖晃晃就暈了,兩個 : 以後,還想著速度與激情,已經算很厲害。 : 在這個小學生都有抖音聽的年代,誰還聽得見學校池塘邊的榕樹上,有沒有知了的叫聲 : 今,多數人的童年都是在一棟一棟市中心的房子裡度過的,像我的家教學甚至不知道太 : 在哪裡,也不知道月圓的中秋節是農曆幾月幾號。想必他沒有看過陽光下蜻蜓飛過來, : 片綠油油的稻田是什麼樣的光景。 : 在這個教育趨向開明的年代,不知變通的人已經慢慢變少了。四十年前,青少年次文化 : 太為臺灣社會所接受;到底長輩要他們怎麼做,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以前人習慣選擇長 : 繼續用同樣的方式教訓後代,而現在高度社會化的人,會學著不要成為自己討厭的大人 : 光陰的故事還在寫,流水帶走了人們盼望長大的童年、初次等待的青春、宛如蠟梅香的 : ,但是始終帶不走羅大佑的幾首老歌。當未來的世界充滿了一些陌生的旋律,你或許還 : 起現在這些古老的歌曲。 : 過了這麼久,時空早已不同,但很多事其實沒有變。無論你覺得時代正在變好還是變壞 : 們仍然試著在波濤洶湧的時代洪流裡,找到自我成長與救贖的道路。就算他只想今宵有 : 宵醉,莫再提起人世間的是非,那也只是因為大時代太過於冷酷。 : 只要有人還在自己的幽暗世界裡尋不得路而焦慮,那麼這些歌的意義就還繼續存在著。 : Ps. 我年紀只有這些歌的一半~ : 附上家裡收藏的光碟,匯入Mac還可以自動在iTunes建檔。 : https://i.imgur.com/SVKzjX3.jpg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44.121.149.46 (美國)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popmusic/M.1650601780.A.A96.html

04/25 11:46, , 1F
‘羅大佑歌詞中對民歌的描述’? 他那首歌描述民歌?
04/25 11:46, 1F

04/27 01:36, , 2F
之乎者也
04/27 01:36, 2F

04/27 01:39, , 3F
當然歌詞可以有很多種解讀,但原po的理解就說明了其中
04/27 01:39, 3F

04/27 01:39, , 4F
一種解讀
04/27 01:39, 4F
文章代碼(AID): #1YOYyqgM (popmusic)
文章代碼(AID): #1YOYyqgM (popmus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