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 看到噴淚危險心靈 (6) (雷)
今天看了危險心靈第六集
看到詹老師收了信封 把禮券退回去
"這些信封是空的 一個信封和上面的名字 代表的是父母的期望"
他對英文老師說 "你知道嗎? 謝政傑的父母也拜託過我"
演到這裡的時候 我流了第一次淚
另一次流淚 則是小傑被迫大聲說出 "因為我不知羞恥!!" 的時候
從詹老師在之前訓班上同學 訓到女同學害怕的哭了起來
一直到小傑大聲說 "因為我不知羞恥!!"
氣氛的營造很成功 不得不佩服編劇 導演 還有這些小演員(指年紀)的功力了
很多人覺得詹老師很嚴厲
但是他何嘗不是用心良苦
如果一齣戲裡的角色善惡分明
觀眾一定會看得暢快淋漓
但是相對的 也就失去了這齣戲所能刻畫的深度
很慶幸公視的危險心靈並沒有用簡單的標籤
主角完成一個從奮鬥到成功的冒險旅程
好像打倒大魔王以後天下就太平了
危險心靈反而從不同的角度看同樣的人與事
從學生的角度看詹老師 從家長的角度看詹老師 從同事(英文教師)的角度看詹老師
再用一些偶然的事件襯托詹老師的為人
如麵攤老板的小孩在搶參考書 詹老師替他們多買了一本
打掃的阿姨要噴殺蟲劑(意味著所有的人都走光了) 詹老師掩著鼻子把考卷成績輸入完
凡此種種
讓詹老師這個"反派角色"的形象更為立體了
甚至讓人懷疑他是不是個反派角色
(侯文詠的這種筆法在他的另外一本著名小說"白色巨塔"裡也有出現)
從被害人到加害人的這個過程
其實也發生在我們四周 甚至就在我們自己身上
當我們是國中生 高中生的時候 想要教育改革 卻不知從何著手
當我們離開那個環境之後 卻又不那麼在意那個問題了
當男生當兵的時候 天天抱怨軍隊中的腐敗
當退伍以後 軍隊好像不存在一樣
"反正就是那個樣子"
某種體制讓我們受苦了 當我們長大了 卻也接受了同樣的體制
從被害人轉為加害人
口裡還念念有詞 "世界就是這麼現實"
言下之意 自己已經是個更成熟 更有智慧的人了
但是剖析其深層的心理 也許是
"如果我承認這個體系是錯的 當初我為什麼不反抗?"
因為"無力反抗"所造成的"沒有反抗"已成了既成事實
所以
為了認知(自我形象)與行為(曾經做過的事)的協調(為了證明"我"的不反抗沒有錯)
所以必須合理化這個曾經傷害過自己的既存體系
也就是成為另一個的施壓者 (體系是正確的 所以我沒有反抗)
或是冷眼旁觀者 (體系無法改變 不是我不去做)
當然 這只是眾多觀點中的一個偏向心理學的解釋
回頭來看"危險心靈"
高中的志願排名與升學率有關 是事實
大學排名的光環與工作機會有關 是事實
較好的大學有較多的經費補助 較多的教育資源 也是事實
那麼
眾所批評的 "升學主義"
真的就只是有沒有能力分班 有沒有體罰 有沒有課後補習這些事情嗎?
其實就像搶位子一樣 位子比人少 所以不得不搶 不得不拼
不得不借音樂課 不得不課後補習
不得不把考試以外的書籍視為 "不該看的書"
老師如此 家長如此 學生也跟著如此
詹老師改變了 也會有另一個老師來接替他紅牌老師的位置
因為 體制沒有改變
那冥冥之中牽引的力量也不會改變
只要資源分配有差異 爭奪就會產生
高中如是 大學如是 研究所如是 工作薪水如是
我們也許會說 "這世界就是這個樣子"
喔喔 等等
我們不也成了另一個詹老師?
教育 無可諱言與工作相聯繫
但是 我們往往誤解競爭的意義
社會有不同的需求 需求透過市場引導供給的走向
在相同的貨品之中 則產生了競爭 最有效率的 會被消費者選擇
而消費者也因這樣的比較而能選到最好的商品
而競爭中的輸家 就必須重新發掘他的比較利益 成為"另一項"商品的贏家
然而 我們的教育
卻是入學改成多元了 待遇卻還是單元的
高中可以排成一條線
大學可以排成一條線
現在連教授都要被SCI SSCI TSSCI的發表點數排成一條線
(我相信有些人已經很了解這些簡寫所代表的意義
但由於BBS是個擁有廣泛讀者群的園地 所以請原諒我不厭其煩的加註
SCI SSCI TSSCI 這些
分別是 Science Citation Index 科學論文引用索引
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 社會科學...
Taiwan 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 台灣...
本為幫助英語世界圖書館採購期刊之目的而設計
現為台灣用以評鑑教師學術貢獻的指標
相關批評可參見"全球化與知識生產:反思台灣學術評鑑"一書 於此不詳述)
至於那些新進教師 博士生 碩士生的辛苦 就由他們自己來說
我只是做個引子
連學術界的最上層都尚且如此競爭單向化的資源
其下環環相扣的大學 高中 國中
能獨立出來做教育改革嗎?
競爭是引導目標的轉向
讓你真正的潛能在不同領域的試驗之中嘗試出來
不跑不知道你能不能跑 不游不知道你會不會游
現今的教育(更正確的說 是這個社會)卻把這些先行排序了
例如 跑步比游泳好 所以大家拼死拼活訓練跑步
卻不是最能跑步的在跑步 最能游泳的在游泳
然後彼此交換這多出來的效益 共同獲益
總之 教育改革絕對不會只是教育單方面的事
不是詹老師一個人的事
不是小傑一個人的事
不是一個班級 一所國中的事
更是整個社會體系的事
如果社會挹注到各大學的資源不平等
挹注到人文與理工科系資源的不平等
挹注到各高中的眼光不平等
那麼 又怎麼能擺脫國中前段班 後段班的不平等?
我們該以另一種思維 來引導每個孩子發揮他的長才
如今單向的排序 像小傑這樣 或像是拾荒婦人這樣的人
就在偶然之間被關在了窗外 再也回不去教室 再也回不去那個"正常的世界"
14 15 歲的孩子們很可憐 這齣戲的主角如果不是他們
如果不是可愛的黃河(謝政傑)與紀培慧(張心如)
一定會少了許多同情與共鳴吧
其實那些所謂的大人們 甚至專家學者們 其實也同樣的有著一顆"危險心靈"
終日汲汲營營的發paper 算點數 卻無法 甚至不知反抗
這個社會比我們所想像的還要可笑 也還要可悲
無論如何 危險心靈真是齣好戲
導演演員還有工作人員都好棒
加油喔!!
--
緣投沒什麼稀奇 有錢的踢一邊
看來看去還是有氣魄的人卡甲意
風啊!!請你將我的愛情吹向天邊
化成雨水灑醒不解情意的伊 <非常女>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34.208.33.113
※ 編輯: shyng 來自: 134.208.33.113 (07/04 03:48)
推
07/04 07:12, , 1F
07/04 07:12, 1F
推
07/04 08:59, , 2F
07/04 08:59, 2F
推
07/04 09:13, , 3F
07/04 09:13, 3F
推
07/04 10:19, , 4F
07/04 10:19, 4F
推
07/04 11:30, , 5F
07/04 11:30, 5F
推
07/04 14:22, , 6F
07/04 14:22, 6F
→
07/04 14:23, , 7F
07/04 14:23, 7F
推
07/04 14:28, , 8F
07/04 14:28, 8F
推
07/04 16:48, , 9F
07/04 16:48, 9F
推
07/04 17:32, , 10F
07/04 17:32, 10F
→
07/04 17:37, , 11F
07/04 17:37, 11F
→
07/04 17:39, , 12F
07/04 17:39, 12F
推
07/04 20:29, , 13F
07/04 20:29, 13F
推
07/04 20:51, , 14F
07/04 20:51, 14F
推
07/04 21:24, , 15F
07/04 21:24, 15F
→
07/04 21:25, , 16F
07/04 21:25, 16F
→
07/04 21:47, , 17F
07/04 21:47, 17F
推
07/04 21:48, , 18F
07/04 21:48, 18F
→
07/04 21:48, , 19F
07/04 21:48, 19F
推
07/04 22:56, , 20F
07/04 22:56, 20F
推
07/04 23:37, , 21F
07/04 23:37, 21F
→
07/04 23:37, , 22F
07/04 23:37, 22F
→
07/04 23:38, , 23F
07/04 23:38, 23F
→
07/04 23:41, , 24F
07/04 23:41, 24F
→
07/04 23:42, , 25F
07/04 23:42, 25F
→
07/04 23:42, , 26F
07/04 23:42, 26F
→
07/04 23:43, , 27F
07/04 23:43, 27F
推
07/05 00:12, , 28F
07/05 00:12, 28F
→
07/05 00:13, , 29F
07/05 00:13, 29F
推
07/05 02:20, , 30F
07/05 02:20, 30F
推
07/05 02:39, , 31F
07/05 02:39, 31F
→
07/05 02:39, , 32F
07/05 02:39, 32F
推
07/05 10:28, , 33F
07/05 10:28, 33F
推
07/07 22:08, , 34F
07/07 22:08, 34F
推
07/27 05:15, , 35F
07/27 05:15, 35F
推
08/02 15:31, , 36F
08/02 15:31, 36F
推
08/04 17:09, , 37F
08/04 17:09, 37F
pts 近期熱門文章
PTT影音娛樂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