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東方茱麗葉」這種戲在公視播居然沒人 …

看板pts (公視)作者 (默示錄擊1/1)時間19年前 (2006/11/07 19:26), 編輯推噓0(002)
留言2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5 (看更多)
※ 引述《Zzell (n/a)》之銘言: : 雖然我同樣覺得這種改編日本漫畫的題材 加上又都是偶像演員的戲 : 過於商業化 並不適合公視 (這部戲是八大跟公視合作的) : 但是把罪名歸到所謂的 "文化社會任務" 似乎太過狹隘 : 公視本身的存在有一定的使命 這是毋庸置疑的 : 畢竟也用了一部分的公家財產 : 可是這並不代表公視拍出來的戲 : 一定要背負著宣揚台灣文化 還是關懷弱勢族群之類的 "文化社會任務" : 這些東西對戲劇創作來說太沈重 我覺得「背負」一些東西 並不會太沈重吧? 這是對要上任何電視媒體的戲劇創作「本質性」要求。 如同說要上其他商業電視台的戲劇通常以收視率為重, 要上公視的戲是不是要該考慮到公視的「公共」目的呢? 而不管是商業電視台或公共電視台的所播出的戲劇, 是不是都要考慮到一定的娛樂功能呢? 背負這種東西會很沈重嗎? 而對公視所謂的「公共」目的和「文化和社會任務」, 也不必作過於過於狹窄或嚴肅的理解(比如限於「宣揚台灣文化」、「關懷弱勢族群」) 我的想法是,媒體應該有許多功能,比如娛樂、教育、提供資訊、公共服務、文化..等等 一般的商業電視台的節目則是偏重收視率、娛樂和商業效果、討好絕對多數的大眾, 而不顧其他; 公共電視的節目則應該是對媒體環境扮演「平衡」的角色, 讓電視媒體所該具有的所有功能,在一國之內能夠基本具備。 在上述「公共性」、「文化和社會任務」之下, 戲劇創作仍然有廣大的發揮空間,並沒有背負太過沈重的東西。 至於公視該怎麼達到這個「平衡」的公共目的和「文化、社會任務」呢? 具體的例子有: 一般商業電視台不願意播王建民的比賽,所以公視來播; 一般商業電視台不關心國際新聞,所以公視作國際新聞的節目; 一般商業電視台不會播出世界文學名著改編的作品,所以公視去買NHK或歐美電視台拍的 文學名著。 以相同思考模式,我提出: 偶像劇都集中在台北市拍、但是台北市並不代表台灣,所以公視可以拍以台中、高雄為背 景的偶像劇。 至於公視的這檔「東方茱麗葉」和之前幾檔中國戲劇,在公視播出的價值何在呢? 除了墊檔之外,有任何在公視播的價值嗎? 符合上述寬鬆的標準嗎? 所以我才說公視裡決定戲劇製播部門,純粹是亂搞,因為完全看不出是出於什麼中心思想 或理念。 : "品質" 才是公視戲劇應該堅守的崗位 : 拍出來的戲內容夠不夠好 劇本夠不夠有深度 還是跟商業電視台的戲一樣譁眾取寵 : 才是觀眾該拿起放大鏡檢視的地方 如果台灣的電視戲劇的品質是普遍地、全面地低落, 公視當然是有必要以高標準要求戲劇的品質,以資「平衡」台灣的電視戲劇水準。 當台灣電視戲劇的「品質」都有相當的水準時,我想公視則可以從「品質」的要求中解放 ,不必再扮演平衡的角色,只要有中等以上的表現就好了。畢竟公視的錢不是很多。 因此隨著現在其他電視台的戲劇(比如:大愛台)和商業電視台的偶像劇製作品質的到達一 定程度,對公視戲劇的要求就不能僅限於「品質」了, 而應該進一步思考公視戲劇,除了品質以外還該追求什麼。 「東方茱麗葉」乃至於之前播的中國戲劇也許不失為品質很好的戲,我還是認為它不適合 在公視播出,今後也不該讓公視以「品質」為託詞播這種戲。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2.250.179.56

11/07 20:49, , 1F
提升台灣電視圈的環境 也可以算在文化任務裡面吧..?
11/07 20:49, 1F

11/07 20:51, , 2F
其實我們的想法應該沒有衝突 XD
11/07 20:51, 2F
文章代碼(AID): #15K6rKJA (pts)
文章代碼(AID): #15K6rKJA (p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