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po翻譯]在L Word裡的經濟階級

看板the_L_word (拉子/女女/泛同志影音)作者 (Let's be Anne!)時間19年前 (2006/02/01 14:34), 編輯推噓12(1209)
留言21則, 1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原文: http://www。afterellen。com/TV/2006/1/lword-class。html 譯者:Xe 在L Word裡的經濟階級 美國電視劇裡只有少數願意去探討社會經濟階層的議題, 一部分是因為一般誤解美國社會沒有所謂的階級,另一部 分是因為電視劇大多喜歡承現理想化的家庭及社會族群, 所以為了招攬更多廣告電視節目也傾向於迴避這些議題 很多現有的電視劇裡的角色大部分都有著非常近似的社 會經濟階層和背景,像在"Dynasty"劇裡,每個角色都屬 於有錢的上流社會。 又像 "Everybody Loves Raymond"這 個喜劇,每個角色也都屬於令人接受的勞工階級。 當不同經濟階梯的角色們一但互相遷連,很多時候常常 是在犯罪影集出現或是被當成一時的愛情迷戀 (舉例來 說,就像是在OC裡那個平凡的勞工階級的女孩一樣) 但是自從2004年開播以來,L Word就顯得與眾不同。 因為L word的背景設在洛杉磯,一個發展迅速混合了許 多不同經濟階層但確因為高速公路的興建而導致貧民區 完全跟非常有錢的上流社會分離的城市 (註一) 也造成 了正規體制及非正規體制的雙面經濟系統((註二),同時 種族主義/歧視也因為近年來的移民而變得更加複雜但是, L word裡的角色大部分都住在中上階級西好萊塢的同志 圈裡,跟之前提到的LA問題很少搭上邊。 反而,L Word 裡的拉子們看起來好像都活在一個不一樣的玫瑰花色大 熔爐裡,暗指她們共同認同的拉子身份將會超越她們經 濟階級和種族的不同。 從一開始,這部戲的第一主角,Bette就已經是一個非典 型的美國非裔拉子。 身為一個與柯林頓及Gloria Steinem 都有關連的男人的女兒,Bette住在西好萊塢的高級住宅 區(外帶游泳池及昂貴的藝術品)並擁有個高所得的博物 館工作。 雖然Bette的社交圈包括了各種不同經濟階層的人,但是 她們不同的背景卻很少影響到她們的社交生活。 在她們 之中最有錢也是最上流社會的,就是來自橘郡一個富有白 人家庭的Dana。 而Bette的前女友,Alice,好像也不是 太努力的就可以當專欄作家及電台主持人賺錢。 Shane也從之前有毒隱的小混混變成很有型的髮型師,看 來她也不用為付房租的事煩惱了。 Carmen也從第二季的一個製作助理和兼職DJ變成LA明星 派對的熱手DJ。 Bette的姐姐,Kit,也從失意的酗酒明 星變身為咖啡店兼拉子夜店Planet的老闆。 但是,在第3季,這樣經濟階級的理想大熔爐卻開始有了 新的裂痕。 之前在劇裡算是最有錢的Bette在失去她的工作之後因為 沒辦法繼續金錢上支持她的伴侶Tina而有開始崩潰的傾向。 而Moira這個從Illinois來的勞工階層新角色和她所帶來不管 是在不同階級,不同文化,和不同的性別表現,都沒辦法跟在 LA的其他角色溶合得很好。 Bette對階級的憂慮在於她因為習於扮演負擔家計的角色, 然而在失去工作之後,她不再是一個有權勢的博物館主管, 但是在第三季,Bette很沒辦法接受她必須找到工作才能養家 的這個現實狀況。 當她的伴Tina被她之前的女友請去她的新電影公司工作時, Bette指控Tina是陷入了小資產階級的理論裡。 "小資產階級"這個詞是在說那些必須要工作才能生存的中 低階層和小商業的老闆。 在馬克思主義裡,小資產階級跟 那些擁有一切卻不用出勞力就可以穫得的大資產階級是不 一樣的。 Bette的這番話顯示她很想從必須要工作才能生存 的禁錮裡逃脫。 以她的背景和長大的環境來說並不值得我 們驚訝。 同時,因為Bette理論上來說支持女性主義藝術及社運,所 以那番話也顯現出Bette的偽善。 在Bette為了她自己的經濟階級掙扎時 (當然Bette的掙扎就 像她跟Kit的關係一樣,無可避免的跟她的種族有很大的關連), 其他第三季的角色卻是由Moira這個角色被強迫面對經濟階級 這個議題。 Moira在劇中為一個穿越打扮非常典型T的電腦技 師 (例如法蘭絨衣加男牛仔褲的組合)。 Moira的經濟階級背 景在第三季第三集去那家高級餐廳吃販時跟其他角色的中上 階層形象產生了強烈的對比。 大家很明顯的對Moira的存在感到尷尬,因為她既不像女性化 的女生也沒有穿著跟那家餐廳對稱的衣服。 這樣的尷尬反應 出角色們突然意識到經濟階級的不同,同時也顯示出第二波 女性主義對T/婆認同的排斥。 (註三) 以Bette這個角色而言,經濟階級跟種族是密不可分的。以 Moira這個角色而言,經濟階級跟性別是密不可分的。 L Word願意把經濟階級這個議題放到劇中絕對是令人欽佩的, 因為大部分的電視劇總是逃避這個議題,即使這些電視承現 的是真實生活也一樣。 但是L word目前處理經濟階級的 方法還是很笨拙,尤其是在處理當性別認同牽涉到經濟階級的 時候。 歷史上,T/婆認同在勞工階層一直都比有傾向熔入上流社會的中 上階層拉子還要有其象徵意義。 但是因為Moira這個角色被設定 為還在尋找自我性別認同的階段,L word冒了衝突T認同和跨性 別認同的風險,同時也推促當Moira由女轉男轉變時,她性別認 同及經濟階級交集時的複雜度。 即使L word第三季沒有把這些有問題的故事線處理的很好,它還是給 我們一個象徵代表性。 不管這個影集一開始給了我們超越經濟階級 的友情和多元文化的烏托邦,L Word終於開始承認共同認同的拉子 身份並不一定會超越她們經濟階級和種族的不同。 承認經濟階級及種族及性別的存在,就是向真實的反映現實拉子 族群或任何美國社會族群往前踏出一步。 xe註一: 我想為什麼高速公路的興建造成LA有錢沒錢區域分別明顯, 大概是因為有錢的市民有經濟能力買車,所以可以負擔在高價位地區 買房子及通勤工作,而沒車的市民只好住在沒什麼高待遇的地區因為 沒車也無法去別的地區找更好的工作。 xe註二: 正規體制就是一般正常的經濟活動而非正規體制就像是黑市 買賣和毒品之類的。 xe註三: 第二波女性主義發生在1960年代的歐美,反對二分化的極端 性別,T/P認同一般被認為是代用了異性戀中同樣的父權角色權力。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9.234.78

02/01 15:15, , 1F
細細讀完 真是一篇好文!
02/01 15:15, 1F

02/01 15:21, , 2F
02/01 15:21, 2F

02/01 15:32, , 3F
這一篇真的寫得很好,謝謝Xe的翻譯。我覺得lobsters看完
02/01 15:32, 3F

02/01 15:32, , 4F
對Moria這一條線最有感觸,一個真實的T的生活雖不見得能拉
02/01 15:32, 4F

02/01 15:35, , 5F
抬收視率,但是真的反應出某部分真實人生~太真實了~
02/01 15:35, 5F

02/01 15:41, , 6F
反而覺得看得有一點難過....唉....
02/01 15:41, 6F

02/01 15:52, , 7F
推...
02/01 15:52, 7F

02/01 16:08, , 8F
翻得有點美式中文還請大家多包含啊 我也覺得Moira這角色帶出
02/01 16:08, 8F

02/01 16:09, , 9F
很多現實的問題 所以是個有趣的角色
02/01 16:09, 9F

02/01 19:01, , 10F
細細讀完 真是一篇好文!
02/01 19:01, 10F

02/01 19:03, , 11F
細細讀完 真是一篇好文! 大推!
02/01 19:03, 11F

02/01 20:09, , 12F
推~翻的真的很好!
02/01 20:09, 12F

02/01 20:36, , 13F
推 ~翻的真的很好 !
02/01 20:36, 13F

02/01 23:06, , 14F
cool
02/01 23:06, 14F

02/01 23:19, , 15F
翻的很好喔 總算讓我看懂lobster晚餐中的不適感是怎麼來
02/01 23:19, 15F

02/03 11:22, , 16F
補充一下下非正規體制台灣的用語好像叫地下經濟除了黑市之外
02/03 11:22, 16F

02/03 11:23, , 17F
像攤販也算 政府課不到稅的經濟活動/行為都是..
02/03 11:23, 17F

02/03 12:48, , 18F
我也覺得第三季安排moira這個角色很好 餐廳那詭異的一幕反映
02/03 12:48, 18F

02/03 12:49, , 19F
同志圈中經濟階級和性別認同的差異 不然每天都在高貴的餐廳
02/03 12:49, 19F

02/03 12:50, , 20F
吃吃喝喝的真的太理想也太夢幻了
02/03 12:50, 20F

02/08 21:50, , 21F
推~翻的真的很好! 謝謝Xe的翻譯!
02/08 21:50, 21F
文章代碼(AID): #13u5PuA4 (the_L_word)
文章代碼(AID): #13u5PuA4 (the_L_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