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走入同志家庭6》我的T媽媽教我的,不是恨

看板the_L_word (拉子/女女/泛同志影音)作者 (拋物線)時間9年前 (2016/05/07 00:38), 編輯推噓18(1802)
留言20則, 18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報導者】 走入同志家庭6》我的T媽媽教我的,不是恨 https://www.twreporter.org/a/homofamily-documentary 採訪、整理/林韋萱 攝影/吳逸驊 6歲跟著媽媽做陣頭,20歲開始走入社會運動。紀錄片導演黃惠偵,關注移工、土地正義 議題,作品有《八東病房》及《烏將要回家》。這次她拿起攝影機,說起自己「不正常」 的家庭故事。 黃惠偵有個暴力酗酒的父親、有個同性戀的母親,自己則是個連國小都沒畢業的陣頭少女 ,從小被貼上各種標籤。曾經痛苦、曾經恨,社會上的「正常」對她來說竟是那麼遙不可 及。 她在成為母親後,才開始跳出女兒的身分,以更跳脫的角度來看自己母親的人生脈絡:一 個徹頭徹尾的獨身主義者,在家庭、社會的壓迫下,選擇了一條背離自己本質的路。「這 個社會沒有給我們太多空間,成為自己的樣子,」黃惠偵在《我和我的T媽媽》放映後與 觀眾分享。 在這部片子拍攝期間,黃惠偵出席了一場公聽會。一位反對同志婚姻的「母親」,再三重 申為了保護孩子,絕對不能讓同志婚姻合法。會後,黃惠偵在網路上寫下: 「做為一個女同志的小孩,我的確有著非常痛苦的成長經驗。然而那痛苦並不是因為我的 母親是同性戀,而是因為其他人的歧視;就像公聽會中站在發言台上神情激動、緊蹙眉頭 ,誓言一定要保護孩子健康安全成長那樣的人。 我相信他們想保護孩子的心,如果那天他們真的願意多了解同志家庭,讓孩子們可以在身 心健全的環境中成長,我也會願意幫忙。是的,儘管你們教我歧視仇恨我的母親,並對我 自己的出身感到自卑,但我不會計較那些,因為我的同志母親教我的,不是恨。」 以下是黃惠偵接受《報導者》專訪紀要,以第一人稱表述: 我媽是變態? 我以前真的以為,每個媽媽都有要好的女朋友。直到我11歲,天安門事件那年,我才聽到 其他長輩聊天,說我媽媽是同性戀、是變態、不正常。那時候心裡響了一聲很大的雷,懷 疑他們說的是不是真的?我不敢多問,只能自己去找證據。我看了電視、報紙,看了書, 都剛好在驗證長輩們講的那些話:「同性戀是疾病、不正常」。 我的爸爸喝酒、家暴、賭博,我們都希望他最好不要在家。我一直有感覺我媽有天會逃走 ,我一直在等那天,很擔心她只帶我妹妹逃走,沒帶我走。 逃走的那天,是個尋常午後。我媽逃得很倉促,沒想過帶小孩逃走需要做哪些準備。因為 戶口名簿沒帶走,我不能報戶口也不能上學。我媽拜託鄰居朋友帶我們去學校念書,想要 蒙混過去。但因為我三天兩頭要做陣頭,上學情況很不穩定,所以後來就沒繼續上學了。 我的身上帶有很多標籤。除了我媽是同志外,我們家也是做「牽亡」的(牽亡:民俗喪葬 禮儀中,牽引亡魂的儀式)。做陣頭的在這社會上一直都沒有好的地位,外界總覺得你是 中輟、不學好、逃家、飆車、吸毒的小孩,才會在陣頭這個行業。好像這社會認定的「正 常」,在我身上都沒有。 1998年,有個紀錄片導演來拍攝青少女做牽亡的議題,我才第一次知道什麼是紀錄片。也 因為科技的普及,讓每個人都能購買攝影機,我決定要買一台,我想自己講自己的故事。 《我和我的T媽媽》是我第一次拍這麼親近的家人。訪談過程中,讓我最驚訝的,就是我 媽結婚的原因。我一直以為她是被家人嫁出去的,後來才知道,我媽是因為跟她當時的女 朋友吵架。賭氣之下,兩個人都跑去結婚。 訪談的過程中也發現,我本以為我家沒有「櫃子」(櫃子:指對於同志身分的隱藏)。因 為我媽媽交女朋友從沒對家人隱瞞,常把女朋友帶回家,有的女朋友跟我媽吵架,還會打 電話跟我舅舅告狀。所以,我一直以為我家是沒有櫃子的。一直到拍攝的時才發現,我們 家還是有櫃子,只是櫃子裡的人不是我媽媽,而是我媽的家人。影片中很經典的一段,就 是我訪談親戚一連串的問題,但是只要問到:「你知不知道媽媽喜歡女生?」他們都稱說 :「不知道」然後轉移話題,直接從攝影機前面離開。我一些同志朋友看到這段就很有感 觸:當你打起勇氣要出櫃,周邊的人反而沒辦法接受。(*) 我印象中,媽媽交了10個左右的女朋友,但我媽的朋友都說她至少交過20個。媽媽因為送 女友們金飾、玉鐲,把家裡的錢都花光了。很多跟我們一樣做陣頭的人,房子都是一棟棟 的買,因為這行都是現金收入,又不用繳稅。但我到二十幾歲時才發現,我媽不僅沒有儲 蓄,還有負債。 站在不是家人的角度看她,會覺得這個人真的好自由喔!對她來說,人生應該是單純的, 如果不是遇到這一連串的鳥事……。 老娘天生就是這樣,不需要有人來認同 年輕的時候,我對我媽不只是埋怨,而是恨!會覺得為什麼我不能跟其他人一樣?會覺得 媽媽就應該要有媽媽的樣子。 生孩子對我來說是一個很大的轉折,在這之前,我都是用女兒的角度在看我媽。生了孩子 以後,我才去思考,我媽這個人,她在生我之前過的是什麼樣的日子?她想要什麼樣的人 生?她所處的是什麼樣的環境?有什麼樣的無奈? 當時的社會環境就是,女生年紀到了就得出嫁,不然神主牌位就不能擺在家裡。影片中沒 有剪進去的一段是,我問我媽:「假設你當初嫁的,是會工作賺錢好好養家的『正常人』 ,那你還會去喜歡女生嗎?」她說不會,她會選擇跟其他正常人一樣,因為這樣比較輕鬆 。我當下聽到很難過,想說:天啊!為什麼我們要為了過得比較輕鬆,而不去成為你真正 的樣子。 我們一個資深剪接師看了影片後說:「你媽根本就是爸爸!」這也是我拍這片最大的學習 ,本來就不應該期待她是一般想像的溫柔的媽媽。她不應該走入婚姻,也更適合一個人自 由的過日子。 有次我帶她去參加同志遊行,本來想說她會有被認同的感覺。但她才逛了一下就想回家打 牌了,我發現她根本不需要別人認同,她就是一副「老娘天生長出來就是這樣,不需要有 人來認同」的模樣。這才是理想狀態,每個人本來就不需要透過一個遊行來呼喊或尋求認 同。 很多看完《我和我的T媽媽》的人說,覺得影片並沒有太多呼籲同志平權的內容,只是我 跟我媽的和解。對我來說,這部片不是去爭取同志婚姻平權,而是去爭取每個人,在不傷 害別人的情況下,能活出自己樣子的自由。 ==== 1.這整個以同志家庭為主的系列報導共有6篇,外加一個互動圖卡。 想多瞭解同志家庭, 自己想生小孩,或是已經有小孩的捧油, 強力推薦。 報導者:同志家庭與他們的孩子 https://www.twreporter.org/a/homofamily-content 2.《我和我的T媽媽》全省巡迴 https://goo.gl/oJ45Qc 據說未來還會有長版的。 *.LGBT四板聯合徵文:那些年經歷的恐同 https://www.ptt.cc/bbs/lesbian/M.1461986952.A.900.html -- https://www.facebook.com/rainbowblvd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231.140.73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he_L_word/M.1462552686.A.A6B.html

05/07 01:58, , 1F
推 感謝分享
05/07 01:58, 1F

05/07 07:09, , 2F
推一下
05/07 07:09, 2F

05/07 10:21, , 3F
05/07 10:21, 3F

05/07 10:37, , 4F
推「和解」
05/07 10:37, 4F

05/07 10:40, , 5F
05/07 10:40, 5F

05/07 13:07, , 6F
推 活出自己樣子的自由
05/07 13:07, 6F

05/07 13:08, , 7F
推!
05/07 13:08, 7F

05/07 13:09, , 8F
推「老娘天生長出來就是這樣,不需要有人來認同」
05/07 13:09, 8F

05/07 13:09, , 9F
哈哈哈
05/07 13:09, 9F

05/07 13:41, , 10F
好片,好樣的媽媽和女兒
05/07 13:41, 10F

05/07 16:11, , 11F
「老娘天生長出來就是這樣,不需要有人來認同」!
05/07 16:11, 11F

05/07 20:37, , 12F
推「每個人本來就不需要透過一個遊行來呼喊或尋求認同」
05/07 20:37, 12F
esasin:轉錄至看板 lesbian 05/07 21:57

05/07 23:15, , 13F
05/07 23:15, 13F

05/08 18:50, , 14F
推~~
05/08 18:50, 14F

05/08 20:41, , 15F
推,媽媽很率性自我
05/08 20:41, 15F

05/09 10:10, , 16F
推~
05/09 10:10, 16F

05/09 10:26, , 17F
推~
05/09 10:26, 17F

05/12 10:12, , 18F
媽媽活得好率性哦,真好
05/12 10:12, 18F

05/14 09:43, , 19F
真的很好看!!當初看生肉的時候覺得很震撼!!
05/14 09:43, 19F

05/15 23:51, , 20F
好震撼...
05/15 23:51, 20F
文章代碼(AID): #1NBCXkfh (the_L_word)
文章代碼(AID): #1NBCXkfh (the_L_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