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TikTok、Reels在前,LINE VOOM起跑晚靠什麼殺出短影音戰場?

看板youtuber (影音平台討論)作者 (外面的世界)時間2年前 (2022/08/17 23:41),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TikTok、Reels在前,LINE VOOM起跑晚靠什麼殺出短影音戰場? 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70872/line-voom-2022 短影音戰場還能多擠? TikTok Instagram Reels YouTube Shorts LINE VOOM 推出時間 2017年 2020年 2020年 2021年 母公司 字節跳動 Meta Google LINE TikTok、Instagram Reels、Facebook Short Video、YouTube Shorts之外,LINE也在 2021年宣布,於台灣、日本、泰國3地同步將「貼文串」功能更改為LINE VOOM,全面轉型 為短影音創作社群平台。 LINE VOOM絕對不會是最後一個短影音平台,但的確是以後進者之姿進入市場,慢起跑的 人不能期望前面的人跌倒,必須想辦法加速前進。在深入剖析策略前,可以從LINE為什麼 選擇進入短影音戰場開始說起。 從貼文串到短影音,趨勢從「圖片」走向「影像」 LINE的目標很明確:除了日常的通訊之外,讓使用者停留的時間更長。這也解釋了為什麼 LINE切入短影音市場沒有重新打造一個App,而是把貼文串功能改為LINE VOOM,如果重新 打造App,就無法完成「增加LINE停留時間」的任務。 根據LINE提供的內部數據,截至2020年貼文串的月活躍用戶為1,600萬,LINE本身的月活 躍用戶約2,100萬,也就是超過75%的用戶會瀏覽、使用貼文串功能。這樣的成績並不差, 但短影音是擋不住的趨勢。 短影音經過很長一段時間的醞釀後急速爆發,2021年7月,研調機構Senesor Tower指出, TikTok(包含抖音)成為第一個在App Store和Google Play,全球下載量達到30億次的「 非遊戲、非Facebook應用程式」。也連帶影響到消費者的娛樂習慣,從有目的性地搜尋娛 樂內容,到平台透過演算法自動推播。 「消費者改變了、市場改變了、內部也有成長的壓力。」LINE台灣內容事業部副總經理張 景雯(首圖中排白衣)總結LINE VOOM誕生的原因。 先講結論,推出不滿1年的時間,LINE VOOM在台灣已有1,600位簽約創作者、1,800萬月活 躍用戶、每月內容觀看次數超過30億次,雖然承襲自貼文串的流量往上增長,仍算是相當 不錯的表現。 https://tinyurl.com/2p9y9h7s 張景雯卻認為還遠遠不夠,「我們希望內容要翻倍再翻倍,必須形成一個生態系,每一個 用戶都能成為創作者。」 LINE VOOM怎麼做到人人都是創作者? 鼓勵更多用戶變成創作者的關鍵,是要先開拓知名度提升用戶數,雖然是雞生蛋、蛋生雞 的問題,創作者與用戶數必須一起提高,才能養成健康的生態系。 LINE VOOM多管齊下拓展台灣市場,包含推出了自製內容《奇巧聯誼社》,找來知名 Podcast頻道《台灣通勤第一品牌》、《新資料夾》的李毅誠與采翎,打造18集、每集1分 鐘,符合短影音精神的內容,已經累積1.5億觀看次數。獲得好成績的同時,也讓製作團 隊能夠深度了解短影音的產製流程。 另外,也因為LINE家大業大,除了通訊軟體之外,還有LINE TV、LINE Today等媒體可以 進行跨部門的合作與導流,「舉例來說,LINE TV原創實境探索節目《極島森林》,會有 深度的訪談內容放在LINE Today,也會有輕薄短小的內容放在Live VOOM推廣。」LINE台 灣社群內容部資深營運經理楊欣怡說。 不過,最吸引創作者粗暴卻直擊核心的方式就是「分潤」,「技術、產品我們可能真的沒 有這麽fancy(花俏),LINE VOOM有的是給創作者完整的商業模式。」張景雯說,「 後 進者在變現管道上,要一步到位。 」 LINE VOOM的分潤門檻,是追蹤者達300人、單月累計觀看時數達30小時,門檻並不是非常 困難。相較TikTok與Reels在台灣都還不能直接與平台分潤,LINE VOOM的確有機會吸引更 多創作者加入,「分潤一定要普及,不能獨厚金字塔頂端的創作者。」張景雯說。目前 LINE VOOM並未公布細部的分潤比例與發出的金額。 錢從哪裡來?LINE VOOM必然會進行補貼,也祭出千萬元的加速金計畫,鼓勵更多創作者 投入。再加上原本的貼文串就有廣告,代表有收入進帳,所以LINE VOOM並不是完全從零 開始,團隊配置內也在一開始就設有商務推廣組。 為了LINE VOOM修改內容,呱吉第一手分享背後動機 對於內容創作者來說,一定要能夠獲利、變現,才能持續創作有價值的內容、永續經營、 有不斷前進的動力。所以LINE VOOM提供低門檻的分潤規則,確實有助於獲得一批創作者 的青睞。 也有很多創作者看中的是內容平台誕生之初的流量紅利。在LINE VOOM上也能看到不少掛 有TikTok浮水印的短影音,將現有內容「搬運」到新平台是省時省力的嘗試,也有人特別 為了LINE VOOM的觀眾修改內容。 「老實說我們不介意(搬運),不過長久發展下來,LINE VOOM會有擁有自己的平台屬性 ,拿別的平台內容到這邊來,可能不會每一次都有很好的效果。」張景雯說。 訂閱數量近90萬的YouTube頻道《上班不要看》參與了LINE VOOM的創作者計畫,同時也把 部分YouTube頻道內容,像是「迷因調查隊」系列,經過修改後放上LINE VOOM。 《上班不要看》共同創辦人、台北市議員邱威傑(呱吉)分享背後的思考邏輯:「LINE原 生族群的年齡比較大,他不一定知道10~20歲年輕人喜歡的迷因,所以放到LINE VOOM上 的內容,一定要先預設觀眾不知道迷因內容,經過簡單的修改並加入更多的鋪陳與介紹。 」 不選擇直接「搬運」,還進行加工才把內容放到LINE VOOM上,是個合理的投資嗎? 邱威傑也坦言:「站在商業的立場,這樣做也不吃虧,因為加工過後的內容還是可以放到 其他的平台。台灣跟TikTok之間存在很微妙的關係,有一個族群打死都不會用TikTok,台 灣品牌在投放TikTok廣告時也會有本地市場的考量。但是TikTok已經在國際市場證明商業 上的可行性,台灣反倒出現了一個市場缺口。」 也就是說,創作者給LINE VOOM一個嘗試,有機會成為先行者,獲得巨大的回報——當然 也有機會是一場空,畢竟LINE在砍服務上也稱不上手軟——至少累積的過程與結果仍歸創 作者所有 這些創作者的成功與否,仰賴LINE VOOM能打下多大的市場;LINE VOOM的成功 與否,又回到有多少創作者能成功破圈。所以張景雯才會說:「跟著創作者成長,是 LINE VOOM最大的誠意與努力方向。」 下一次打開LINE,可以試著點選中間LINE VOOM的按鈕,身為觀眾的你我,要做的事情就 是用最直觀的方式,或去、或留,替LINE VOOM的成敗投下一票。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5.43.132.55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youtuber/M.1660750905.A.489.html
文章代碼(AID): #1Y_GmvI9 (youtuber)
文章代碼(AID): #1Y_GmvI9 (youtub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