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學者:台灣培育重通才 難應付專業
2011-09-04 中國時報 【吳垠慧、邱祖胤/台北報導】
李安電影《少年Pi的奇幻旅程》與魏德聖的《賽德克.巴萊》,對於3D動畫與特
效均有強大需求,卻分別向美國、南韓甚至是中國大陸的公司求援,台灣是否面臨3D動
畫與特效人才荒?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多媒體動畫藝術研究所教授石昌杰認為,台灣相關科
系的課程訓練為「通才式」,自然無法應付電影產業所需專業化與專精的分工。頑石創意
董事長郭正雄表示,台灣大部分從事3D動畫的業者,多為展覽及展示個案製作動畫,代
工少有人做。
台灣數位科技發展在國際間占有一席之地,但創意人才的培訓直至十多前才在學院
正式起步。一九九八年國立台南藝術大學成立音像動畫研究所,此後十年間包括台藝大在
內紛紛成立動畫系所,但走向各不相同,有學生投入創作行列,成為動畫藝術家,有的走
入業界,有的則偏向設計領域。
石昌杰表示,一般學校課程以「通才」為主,什麼都要教一點,不像國外的動畫與
特效分工精細,「光是『動作表演』、『角色表演』等就是一整套課程,這些人都還需要
很強的美術基礎;國外有龐大的產業鏈可以帶動,台灣的電影產業是近來才有起色,加上
3D技術更新快速,學院能提供的技術訓練與設備無法跟上業界的腳步。」
郭正雄則認為,3D動畫的分工非常精細,從設計、建模、貼圖到後製,每一階段
人員培訓都要三到五年,台灣3D動畫人才分散在不同公司。
過去台灣在2D時代曾有過輝煌的成績,美國、日本的動畫都曾透過台灣代工。郭
正雄表示,全球都在瘋3D,一定要有技術人才,當技術發展到一定程度,故事內容會愈
來愈重要,3D只是鋪陳氣氛,讓影片加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80.176.103.152
推
09/04 17:05, , 1F
09/04 17:05, 1F
→
09/12 08:16, , 2F
09/12 08:16, 2F
→
10/04 06:38, , 3F
10/04 06:38, 3F
推
10/05 21:53, , 4F
10/05 21:53, 4F
→
10/05 21:54, , 5F
10/05 21:54, 5F
→
10/05 21:55, , 6F
10/05 21:55, 6F
→
03/13 00:16, , 7F
03/13 00:16, 7F
AnimMovie 近期熱門文章
PTT影音娛樂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