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 不可能的任務三-銀幕英雄的死亡與重生

看板Artfilm (藝術電影)作者 (回憶)時間18年前 (2006/12/19 16:27),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http://www.wretch.cc/blog/milstein&article_id=9088055 不可能的任務三-銀幕英雄的死亡與重生 今天中午隨手轉開電視,正好在撥一部老電影「Die Hard」,就將它看到完, 看完之後感嘆:「好看的電影以前都拍光了啊!」布魯斯威利在電影中赤著雙 腳袒胸露背全身是血極其狼狽的孤立無援支身對抗大樓內部挾持人質的恐怖份 子,連前來援助的警察之中也多是激進的無腦份子,此時也成了他要對抗的對 象,約翰麥可連被夾在中間,於是只有訴諸直接的暴力對抗歹徒,以及警方, 意在言外的,也是在對抗這個兩個既非絕對正義也非絕對邪惡的陣營,用最原 始的型態,衝撞整個體制。此時,一個新的銀幕英雄的典型誕生了。 時至今日,電腦動畫技術可以讓演員不用真槍實彈的搏命演出(就算是替身, 許多的鏡頭拍攝對於電影製作團隊依舊是相當大的挑戰),每個進場的觀眾都 知道英雄無敵,英雄不死,而電腦動畫的神奇已經不再新鮮,觀眾們都知道那 些是演員們在藍色布幕前做動作之後再後製移花接木的,觀眾已經不再相信。 那麼,動作電影,還有什麼能吸引我們? 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其它類型電影之上。 於是還是要回歸到戲劇上,要有好的故事、好的戲劇元素,才能再度吸引我們 的目光。而非繼續迷信電腦動畫萬能的神話。 由於我並沒有看過「不可能的任務」的影集,因此對於影集中那些吸引人的要 素,「機智」、「謀略」、「小組合作」一無所知,假使我是影集的影迷,我 想我在看電影時就不免會受到既定印象影響,而會希望看到影集中也有的特質 被呈現在銀幕上。也因此,電影版「不可能的任務」系列一直以來都無法盡然 滿足影集迷的胃口。 到了第二集時,吳宇森將不可能的任務徹底的轉化成一部貼上吳宇森正字標記 的風格化電影,而原著則只是提供了一個拍攝的素材而已。當時正是許多東方 面孔滲透好萊塢的年代,原本的英雄不死之精神上,多了一層來自東方的特殊 的影像風格,因此這樣的風格仍然創下了不錯的票房。但是平心而論,第二集 在動作表現上固然延續了吳宇森的詩化風格,在角色的內心刻畫並沒有特別深 刻,沒有過去香港時代的重視情義,也沒有「變臉」當中糾葛的身分認同矛盾 。 到了第三集,不可能的任務還能怎麼轉變?吳宇森已經把韓森杭特轉變到如詹 姆斯龐德的角色了,如果無法在畫面上營造比吳宇森更有風格更吸引人的話, 那本片必定落得失敗收場。 因此,在第三集的劇本上就設法解決這個問題: 故事的重點圍繞在「愛」上。不同於第二集,伊森雖然是遵循對愛的執著而行 動,但真正的主角是炫麗的飛車打鬥;第三集的所有行動的重點完全是以愛為 出發,任何的動作戲都退居配角。電影的一開始即是韓森面對戴維恩威脅殺死 茱莉亞開始為倒敘,以殘酷的口吻表示要在他的面前殺死愛妻。緊接著電影開 始於伊森拯救他的學生琳賽法洛斯之行動開始,行動以法洛斯之死結束,伊森 出於同袍之愛而前去拯救,但卻?了眼前死去的他懊悔不已。他和夥伴們之間 的對話已經點出全片的副題:「愛將會帶來痛苦與死亡」作為情報特工份子, 婚姻關係是非常致命的。作為情治人員,同袍之死已經讓韓森悲痛,當有一天 自己的愛人因為自己而死時,又該當如何?是否能給予幸福呢?伊森回應的話 :「我在茱莉亞身上看到的是純真的幸福。」 梵蒂岡行動或可解讀成某種程度的復仇,戴維斯和伊森杭特在飛機上的對手戲 是少見的極為出色的演員表現,此時,杭特的憤怒為電影後半段提供了極大的 推進力。當陰謀逐漸浮上檯面之後,杭特之妻被捲入成為人質,便開始回應到 整部電影的重心-愛的上面。可惜飾演戴維斯的菲力浦西摩霍夫曼在本片中角 色被壓縮而沒有太大的發揮空間。(他是個非常優秀的演員!) 於是,雖然電影表面上一連串的劇情是一宗陰謀的逐漸揭發,(試圖)讓故事 一層又一層製造連串的出人意表,而讓電影沒有冷場的一幕幕往下走,但是內 在的動力是來自於伊森對於愛的執著,同袍之愛,對妻子之愛,這使「不可能 的任務三」的後半部不至於使人神經疲乏,心理滴咕「反正他不會死嘛!」, 而能繼續的把電影看下去,因為打鬥是表,「愛」才是電影真正的驅動力。 然而這樣的架構之下必然顧此失彼的造成了許多邏輯上的缺點,這也是許多人 討論到爛的主題,比方說那個埋藏於腦袋之中的微型炸彈是個好用的利器卻沒 有被善加利用,最後伊森告別其他夥伴隻身赴會等等。 電影要拍的緊張,拍的刺激,可以在劇本上做功夫,精巧的劇本可以讓觀眾觀 影時有猜謎解謎的樂趣;或者在技術上做突破,一如當年的侏儸紀公園帶給我 的影視震撼,或者是剪接的運用、動作的設計等等,都能夠讓觀眾看的入迷。 只是到了今天,要再出現新的技巧似乎難度相當高了,前幾年,香港武打進入 好萊塢再製作之後蔚為風潮,如今看來也稍稍退燒。於是,電影還是要回歸到 故事本身,必須以搭載於情節之上的人物內在情感作為驅力,再多的武打才不 會淪為空洞。 不可能的任務三處在一個你知我知「主角絕對不會死」的前提之下,製作小組 在故事上下的苦心是可以看的見的。一開始就讓伊森情急之下流下了淚水,開 頭就預告了「不再是百分百的英雄」。電影中,又很勇敢的安插了些灑狗血( 可是又真的有點催淚)的橋段,他們讓伊森和茱莉亞,在醫院進行了簡單卻極 其溫馨的婚禮,又讓電影的最終,伊森對茱莉亞坦然的述說他的工作,而原本 奉勸伊森不該結婚的黑人夥伴Luther,在電影的最後,也展開雙臂送出祝福。 甚至電影的最後,讓伊森用電擊燒毀腦內的微型炸彈之後,幾乎死去,而由茱 莉亞將之急救救活(實不相瞞我真的被感動到了)。製作小組要讓只會耍帥的 銀幕英雄死去,而又要藉由愛來復活的意涵再明顯不過了。也是為接下來此類 型的電影預告了一個方向。事實上,近年來的電影已經慢慢的摸索出突破的道 路,最近剛上映的007系列又是一個好例子。 不可能的任務三不能說是內涵多豐富的電影,但是以娛樂性質的電影來說,能 夠用這樣的主題來包裝在緊湊的故事之內,而並沒有太嚴重的失誤,節奏上也 掌控的很好,已屬佳作。 11/26/2006 Milstein -- http://www.wretch.cc/blog/milstein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0.202.196.65
文章代碼(AID): #15XwABas (Artfilm)
文章代碼(AID): #15XwABas (Artfil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