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金馬影展:我的嬉皮老爸

看板Artfilm (藝術電影)作者 (我沒病)時間14年前 (2011/11/13 18:18),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有劇照+預告片好網誌版: http://www.wretch.cc/blog/iampaige/13618534 我不是要尋根,只是想知道當初糾結的癥結。 -- 以下是金馬網站上的介紹: 2011 柏林影展最佳首部電影獎 漢斯是一九八○年代自由風氣下,過著公社生活的嬉皮,曾經和不同的女人生下孩子。 漢斯去世之後,不同母甚至不同父的四個子女陸續回到鄉間的舊屋,參加父親的葬禮, 包括一個宛如禁語,二十年不被提及的女兒。在等待葬禮的空檔,大家開始喝酒聊天, 共同拼湊各自對父親的記憶‧‧‧‧‧‧。 影片呈現奇異另類的家庭模式,發掘公社環境養育下兒童的心路歷程,並探討父母親自 由放任的生活態度,如何影響子女的認同,以及他們長大後的家庭觀。 「《我的嬉皮老爸》是個真實而且非常個人的故事。片中鮮豔的色調表達了一種再生, 雖然電影的開始是死亡,以失去親人為開場,卻以一個新的開始收尾。家庭不只是建立 在法律或血緣關係上。家庭是你可以創造出來的。」──瑪利克洛澤 -- 這部片英文片明是The Fatherless,原文片名是Die Vaterlosen,好像是德文? 我覺得中文翻作我的嬉皮老爸,算是翻得很貼近原文了,還比英好一點。 片子拍得很唯美,畫面跟色調都很漂亮,我好喜歡裡面的配樂,但是找不到:( 只能說我對嬉皮的想像太美好了。 如果說胡士托傳達的是一種嬉皮的精神, 那麼這部嬉皮老爸,算是用很婉轉的方式來指出當時所謂自由的生活型態, 跟真實人性之間的衝突,還有在人的心中留下了什麼影響。 這讓我想到了我之前看的另外一部關於嬉皮的電影---《刺蝟與女王》 這裡請讓我截取聞天祥對《刺蝟與女王》的影評: 自由會不會成為傷害人的藉口?父親掛在口中的信條,除卻浪漫後,剩下的是什麼? 「改變」幾乎是無法抵拒的必然發展,所以才有「成長」。然而代價卻是看見理想主義的 名存實亡;但反過身去,除了已經在身體與心靈烙下的影響會繼續跟著你,一個時代也在 此刻得以顯影。 在《刺蝟與女王》裡,故事是發生在童年的當下,所以會顯得比較尖銳, 但《我的嬉皮老爸》故事裡的時間,已經拉的比較遠了,所以其中的情感經過歲月反覆沉 澱翻攪之後變得更加難以釐清。 每個角色都帶著不同的故事離開,也帶著不同的心情回到這個地方。 經過回憶,有一些摩擦,也有一些溫馨的地方。 自己的人生,究竟跟童年裡這些不同於常人的經驗與環境有沒有關係? 戲裡面對於這個題問也有各個不同方像的討論。 兩個局外人的討論讓我印象很深刻(笑): 「根的重要性被放大了,我們又不是樹!」 「如果可以,我比較想當豆芽菜。」(因為跟很淺嗎?) 讓我想到在創作經驗中,常會有人試圖把你的所作串聯至童年經驗, 或者不斷的要求你回想所謂的本質,好像如果不如此就顯得不夠真誠似的 我一直在想,這一切是否真的有關聯呢? 我們當下所處的世界,也許真的是過去的堆疊, 但我其實並不試圖在此向下紮根,只是想解開當初徵結的點。 理想主義的思想仍然美好依舊,我們仍可以放在心裡繼續向前走。 我喜歡結局的時候,每個人看起來都如此清晰明確, 各自選擇了認為對自己重要的東西,然後繼續自己的人生。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0.198.40.94
文章代碼(AID): #1ElvcCyu (Artfilm)
文章代碼(AID): #1ElvcCyu (Artfil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