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黑澤明 天國與地獄:運鏡與配樂
圖文好讀版:http://tellmum.blogspot.tw/2013/05/high-and-low.html
初次接觸黑澤明的電影是在課堂「電影與改編文學」中看得「羅生門」,一
開始完全搞不懂這些黑白電影到底有什麼好看,但經過老師熱情又賣力地講
解,才漸漸接受這位日本名導的作品,也開始了解其中趣味。
如果習慣好萊塢電影華麗的運鏡和快速的步調的話,看黑澤明的電影一開始
真的很挫折(frustrated),黑白、長鏡頭、沈重的氣氛都令人受不了,我
是分兩次看才勉強看完的。(題外話:哈佛教授Nagy在講解時也提到他一開
始看黑澤明的作品也是有同樣的心情,不過他的困擾卻是搞不清楚誰是誰,
故事怎樣走,因為在外國人的眼中亞州人都長得很像。)
恰巧的是影片分兩部分,前半部是從小孩綁架到相聚為止,後半部是從開始
搜查的階段到抓到犯人。我一開始就是在前半段還沒結束時將影片暫停,因
為前面1小時5 分的地方都是在主角Gondo的別墅裏的客廳拍攝(雖說黑澤明
的拍攝技巧在當時很創新,但年代相隔久遠,以現代的眼光看了難免感到沈
悶),而後半段才真正走出那棟建築物,展開搜查行動。故事精彩的地方是
從後半段才開始,因為不論是運鏡或是配樂都有所變化,開始出現特寫和背
景音樂與環境音。
為了在前半段吸引觀眾的目光,黑澤明在每個鏡頭都用心演練,畢竟場景一
直停留在停一個地方難免顯得單調,所以演員的位置在每個鏡頭都精心配置
,就像攝影時要講究「構圖」是一樣的道理,如圖所示,前半段很像舞台劇
,每位演員都有安排好的位置,而客廳就是演員們的舞台,電影將攝影和舞
台劇的概念合而為一,如何把所有人恰當地塞進寬螢幕裏也是一種的挑戰。
有趣的是,在人質Shiichi被釋放後,與主角Gondo感人相聚時放的音樂,讓
人覺得他們相擁的那一刻是本片高潮,而在這感人的一刻導演卻沒用特寫拍
攝,刻意保持距離,將觀眾應該感受到的欣喜之情淡化,觀眾能看到的反而
是四名刑警中的光頭哭了,代表人質釋放不是本片重點,精彩的還在後面。
(若是現代電影就會用特寫,顯示黑澤明特別的觀點)
黑澤明在「天堂與地獄」有兩項實驗:一則是運用寬扁的螢幕拍攝,二是在
影片中使用局部色彩。在這之前黑澤明的電影都是黑白的,但本片卻使用局
部彩色,可說是本片的特色,寬螢幕在當時也算創新。現在攝影後製效果中
局部上色可說是當時發明的產物。
不過局部上色讓我想到2011年上映的Hugo (雨果的冒險) 中電影魔術師
GeorgesMelies就有用過,當時Melies也是一個底片慢慢塗色,在科技還沒那
麼發達的年代可是造成了轟動。
配樂方面值得注意的是,1分12秒開始犯人出現,背景漸漸響起舒伯特音樂,
由小到大聲,畫面先是出現水面倒影,鏡頭才移到犯人的腳步,後來跟著犯
人繞過大街小巷,等他走進他家後音樂漸漸淡出。這邊的角度可說是導演跟
著犯人的心智走,因為此刻音樂響起,觀眾聽到音樂,犯人也聽到了,但此
時犯人正在思考,所以他自己也沒聽進去,等於沒聽到,以英文表達就是
hearing but not listening to,這在拍攝的角度上是相當值得玩味的。
黑澤明的電影還有很多地方饒有興味,有興趣的人可以嘗試看看黑澤明的電
影,本文只是粗略筆記,研究還沒做很徹底,但希望對觀影有一些幫助。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01.12.209.24
→
05/22 07:53, , 1F
05/22 07:53, 1F
Artfilm 近期熱門文章
PTT影音娛樂區 即時熱門文章
35
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