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秋光奏鳴曲

看板Artfilm (藝術電影)作者 ( Le rayon vert)時間11年前 (2013/09/17 23:26),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ewavers/posts/738805256146596 短評:儘管本片Bergman依然採用他慣有的舞台劇對白方式,但由於角 色設定在生活上之常見,以至於本片可能是Bergman最容易理解的傑作 之一。 Bergman的主題說穿了就是那幾個:對生命的追問或是人際關係的 折磨。只是如果這種折磨發生在母女之間,那該如何是好? 故事敘述由英格麗‧褒曼(Ingrid Bergman)飾演作為一位鋼琴 家的母親,受到女兒的邀請因而到女兒家中度假。但母親沒想到另一 位身障的女兒已經離開療養院而由身為女主人的姊妹照顧,使得母女 之間的嫌隙再度浮現而終至崩潰。 ****** 之前在對《哭泣與耳語》的短評中提到Bergman對陳設做出類似舞 台劇非常風格化的大塊單一色調安排,在本片中也不例外,仔細觀察 可以發現屋內的牆壁是土黃色的;由於顏色較軟所以在畫面上不若《 哭泣與耳語》那樣具有衝擊力,因此在劇情高潮處則是靠著身障女兒 的痛苦掙扎和嘶吼作為破題,效果非常精準淒厲。 此外我們可以再度發現如Isabelle Huppert所言的那樣,即Bergman 對於角色面孔的著墨之深。從另一些電影海報上我們可以看到更清楚 的Bergman個人特色:媽媽側著臉,而女兒的臉則是正對攝影機。這或 許可以視為是Bergman對於舞台劇語彙轉換到電影語彙的一種常用手法 :舞台劇由於觀眾不容易看到臉部表情,因此必須將肢體語言透過舞 台劇形式加以放大和轉譯傳達給觀眾;然而電影並不存在著這樣的問 題,因此Bergman轉而鎖定臉部特寫,透過臉部表情藉由電影形式的精 準捕捉將情緒傳達給觀眾。 在這個情況下不得不說Liv Ullmann真是Bergman的最佳御用女演 員之一。也許她在外型上並不是最亮麗的,但是她在不同的Bergman作 品中總能精準呈現該角色的設定;這一次她就扮演一位較為壓抑的女 兒,和在《哭泣與耳語》中較為侵略性的角色又有所不同。 ****** 本片的主題恐怕是Bergman選得最好的主題之一。人和人之間本來 就很難強求,合之則來不合則去;但外在的約束和團體關係就已經讓 人不是那麼容易可以隨意和他人的關係做出切割了,更何況有時候這 種關係不是外在的,而是先天注定而無法切斷的。片中的母親一直不 願意面對自己親生卻有身障的女兒,但在劇情高潮處又坦言其實她去 哪裡都不是,待在家裡也不是,出外巡迴演奏卻又無法重拾年輕的技 巧;而講究完美的母親也讓四肢健全但卻壓抑的女兒痛苦不堪,以至 於劇情最後兩人坦誠相見卻也針鋒相對,但同一時間身障的女兒卻倒 在地上痛苦地哀嚎著;不是在爭吵的兩人沒有聽見,而是身障的女兒 透過非日常語言的方式更直接地點破了這個家庭的關係。 如果這種一開始就和血緣關係相伴而生的個性衝突所導致的嫌隙 就必然會發生在某些家庭中,那麼人與人之間的折磨或許有時就是天 生註定的悲劇。不像希臘悲劇那樣往往以亂倫作為劇情的張力衝突, Bergman總是用他自己的方式,向我們呈現出一場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 的現代家庭悲劇。 (筆者對於《哭泣與耳語》的短評,請見:http://tinyurl.com/n2jwgj9)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62.57.152 ※ 編輯: prc 來自: 1.162.57.152 (09/17 23:26)

09/18 00:30, , 1F
大推秋光奏鳴曲
09/18 00:30, 1F
文章代碼(AID): #1IE7IDiR (Artfilm)
文章代碼(AID): #1IE7IDiR (Artfil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