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畫] 集結號
改編自楊金遠的小說《官司》,
敘述連長谷子地帶著手下弟兄們,
歷經國共內戰之後全連陣亡。
在最重要的一場淮海戰役之前,
谷子地和團長相約以集結號為號令,
集結號聲不響,就要戰到最後一刻。
淮海戰開打,
谷子地手下47名弟兄寡不敵眾,
有部下聽見了集結號聲響起,
重聽的谷子地卻說自己沒聽見,
堅持奮戰到全連戰死為止。
戰事結束,只有谷子地生還,
然而因為原先的部隊番號遭取消,
自己反被解放軍當成國民黨俘虜。
於是他開始尋線追索,
一方面要證明自己的身份,
一方面要為死去的弟兄討回榮耀。
電影前半場的淮海戰役,
拍得驚心動魄絕無冷場,
絕對媲美好萊塢等級的場面,
我還在想以兩岸三地的資源,
能夠拍出這樣流暢的戰爭電影,
馮小剛怎麼會沒入圍金馬獎?
相較於《一八九五》戰爭場面的騙肖仔,
這部電影前五十分鐘真是血肉飽滿,
馮小剛調度場面以及戲劇張力的能力,
我覺得有達到《來自硫磺島的信》的高度。
我很少看到一部戰爭電影,
戰事的部份我流下的眼淚,
竟然比文戲的部份流的淚還多。
可是馮小剛終究沒入圍最佳導演,
我想問題是出在後半段的失焦。
當谷子地劫後餘生免於悻難以後,
開始四處找證據證明九連的存在,
這電影的後半段實在不夠凝練,
敘事線的部份有些鬆散。
也許是礙於篇幅的關係,
前半段的戰爭場面太精彩捨不得剪掉,
使得後半段的旅程明明可以更深入,
卻有些流於交代身前身後事。
這趟旅程幾乎只剩下重點場景,
然而從這一個關卡到那一個關卡,
之間的連結卻不見了。
原本是一個公路電影的格局,
可是導演只拍出了沿途遇到哪些人,
只拍出了主角的情感與堅持,
卻沒有拍出這一路上的風景,
以及這些人對於主角的影響(或是主角對這些人的影響)
這是電影後半比較可惜的地方。
不過我情感上還是非常喜歡,
因為改編劇本的素材夠精彩的緣故。
我看完小說之後不覺得寫得特別好,
然而編劇抓住的點是非常好的,
最重要的就是集結號這個意象。
(雷)
上面的劇情簡介提到,
連上有些弟兄有聽到集結號響,
重聽的谷子地卻說他沒聽到,
電影到了最後真相揭曉,
集結號從來沒有吹響過,
團長就是要讓九連戰到死為止。
然而為甚麼這些弟兄說他們聽到號響呢?
絕對不是因為他們懼戰於是撒謊,
而是他們的腦海裡時時刻刻都有集結號聲。
當谷子地說集結號堵著他耳朵沒完沒了地吹,
我看到這裡整個淚流滿面 ><"
戰場上頭生死交關,
所有軍人唯一的念頭就是打完仗能回家,
於是集結號成為他們的救贖,
成為逃離這個戰場的唯一出路。
因為心理上總是惦記著集結號聲,
最後連生理上都會聽見集結號響。
可是谷子地可不能輕易下決定,
雖然集結號堵著他耳朵沒完沒了地吹,
然而他分不清這是現實的聲音,
還是只是他太希望集結號響的緣故。
在沒有辦法分辨號聲是真是假的情況下,
這場仗他只能忍痛繼續打下去。
關於集結號聲的這一點,
可貴的是導演並沒有一目了然地拍出來,
如果是韓國戰爭片一定會拍得很白話,
可是馮小剛把這一段拍得非常含蓄,
只讓男主角說了一句:
集結號堵著我耳朵沒完沒了地吹。
這樣就完了,
這麼重要的一個意象,
就只用了男主角的一句台詞,
就把背後所有深刻的意涵都說了出來,
電影的意境突然間變得渾圓飽滿。
光是這一句台詞就讓觀眾明白,
為甚麼當初團長沒有下令吹號,
還是有些弟兄硬是說他們有聽到;
當初谷子地下令繼續作戰的時候,
大家都覺得他重聽、剛愎自用,
但其實那時候他下的軍令,
竟也是歷經這麼一番掙扎的。
在我看到這一段大受感動之後,
回家又讀完了原著小說,
發現原著當中並沒有這樣的描寫,
突然間我好支持這部片得到改編劇本獎,
這樣的情懷不是一般人寫得出來的,
甚至連軍人出身的楊金遠,
在小說裡都寫不出這一層。
--
《西遊記‧八十一回》:
妖精不精者不靈。一定會騰雲駕霧,一定會出幽入冥。
古人道得好:莫信直中直,須防人不仁。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192.81.21
推
11/26 00:50, , 1F
11/26 00:50, 1F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AsiaMovies 近期熱門文章
PTT影音娛樂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