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有人買西貢小姐幕後製作DVD嗎??

看板BROADWAY (百老匯‧歌舞音樂劇)作者 (Everybody Says Don't)時間19年前 (2004/09/08 02:30),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3 (看更多)
※ 引述《BUE (BUEe)》之銘言: : ※ 引述《Sondi (Everybody Says Don't)》之銘言: : : 不會發全劇的DVD. 紐約和倫敦版皆已下檔. : : 所幸原版舞台製作並不特別出色 : : 導演調度稍嫌混亂, 而演員表演也不特別特別精采 : : 更重要的是該劇的詞曲和劇本都不夠出色 : : 發全劇錄影的價值其實不高. : 是喔 : 我倒是很想看看 : 沒別的原因 : 就是因為在台灣能看到全場的音樂劇機會實在少之又少 : 來台演出的外國團不是大雜匯就是那麼一千零一齣 : 所以只要能在台灣弄到的全劇dvd : 我都會盡量想辦法法 : (錢呀......................:~~~~) 這我也知, 只可惜目前出版的影音產品裡 真正好戲除了那幾部Sondheim的作品, 其他都不特別具可觀性 Lloyd Webber的幾部製作更叫人失望, 倒不是因為他的戲不好 而是因為他在製作和拍攝時, 沒有把劇作最優秀的部份保存下來, 而為了迎合大眾口味, 犧牲了很多重要的細節. 像"貓"劇, 加插那一堆電腦特效本身已屬罪惡 把海盜船段落刪除更是太過份太過份! 再如"奧克拉荷馬"休傑克曼版本, 製作本身平淡無奇, 編舞更是難看 但好在有明星, 可是製作人偏偏決定要在空無一人的攝影棚攝製, 再剪接 現場觀眾的歡呼掌聲在開頭和結尾, 這不是很蠢嗎??? 再如變身怪怪醫, 一部不深刻, 不經典, 但很流行, 很商業, 很討觀眾歡心的戲 錄下來發行一來有其商業考量, 再來也有其保存價值 可是為什麼要錄最後一版的卡司呢??? 變身怪怪醫最值得紀錄的是原版男主角的表演啊!! 還有像再早一點, 如什麼Sophisticated Ladies, 一部普普通通的黑人爵士跳跳戲. 留下記錄固然是好事, 但當其他70年代的戲沒有影像資料傳世, 卻有這麼一部 怪戲傳下來, 觀者很容易以偏概全, 這樣就不好了. 再更早一點的, 像瑪莉馬汀的小飛俠, 有黑白電視現場直播版(兩次, 一次是從戲院 直播, 一次是從攝影棚直播), 還有彩色版, 後者曾發過, 可是台灣沒進. 最進美國剛出土了另外一批了不起的資料, Ethel Merman和Mary Martin在福特汽 車五十週念紀念時, 聯手參演了一部電視特別節目, 導演是傑洛姆羅賓斯, 主持人有兩位, 一位是Hammerstein本尊. Merman在節目裡有多段獨唱, 而馬汀則有多段喜劇和嚴肅戲劇表演. 印象最深最深的是一段講美國女人時裝在過去五十年來的演變(1900-1950s). 由國王與我, 西城故事的首席設計師艾琳薛禮服 親自設計, 親自旁白. 馬汀以默劇方式演出, 從頭到尾只穿一件布袋裝, 一條片裙, 兩頂帽子, 兩蕊 花朵, 居然就把五十年來的女裝演變給演了出來!!! 最近這套節目出了DVD, 價錢極高, 要18.99定價, 節目時間只有27分鐘. 原電視特集裡幾段重頭戲, 如Hammerstein的主持段落等並未收入DVD. 馬汀和Hammerstein兩人聯合主演的嚴肅話劇"OUR TOWN"(淡水小鎮!?)選段 也未收入DVD. 馬汀演艾密莉, Hammerstein演舞台監督, 學戲的朋友應該知道我在講什麼. 可是呀可是... 兩段Merman的獨唱和一段馬汀與Merman反串男裝對嘴表演的vaudeville已經很夠看頭. 馬汀的女裝演變史更讓人絕倒. 壓軸的馬汀/Merman二重唱, 長達13分鐘, 兩人唱了38, 39首歌, 有的歌只唱一句, 有的 唱完一整段, 一會兒Martin是主角, 一會兒Merman是領銜, 真是看得人混身冷汗. 我猜啦, 這套節目台灣應該也不大可能引進. 就算引進了, 中文字幕和解說也很有可 能是一團混亂, 不知所云... 真是哀! 我比較推薦的還是Lost Broadway Treasures系列, 第一集已發行上市, 年底第二集要 問世, 看這一套節目就很夠了! 另, 今年初夏的百老匯口述歷史紀錄片年底也要出DVD, 有原版的我愛紅娘, 歡樂梅姑 等, 還有Gwen Verdon的訪談, 談佛西. 還有百老匯原版"朱門巧婦""巴士站"等 的現場錄影, 以及百老匯原版"慾望街車"的現場錄音. 這套我則暗自希望台灣不要引進 , 因為翻譯者如果沒有足夠的戲劇史知識, 對人名, 劇名, 地名, 事名等可能會完全 搞不清楚, 那這樣不如直接看英文原版比較好一點... 再再再, 今年十月底, 美國PBS要播出一套六集m 由茱莉安德魯絲主持的百老匯 歌舞劇紀錄片... : : 倒是幕後製作很有意思. 因為西貢小姐是一齣well-produced的戲 : : (其實還稍嫌over-produced... but anyway...) : : 它真正值得保存的部份就是製作團隊在花錢, 動腦筋的部份. : : 這是相當值得紀錄的. : : 聽一位網友提起, 在西貢小姐製作過程裡(忘了是全書紀錄還是紀錄片) : : 編舞的Bob Alvia(sp?)曾經提過他的一些編舞概念. : : 真是"使人聽之凋朱顏"呀! : : 原來堂堂麥可班奈特在"歌舞線上"創作團隊的編舞助理也有束手無策的時候... : : 西貢小姐因為是從頭唱到尾的流行歌劇 : : 所以製作人和詞曲作者等選角時找了一大批能吼能角的亞裔人士來撐場面 : : 但是他們不會跳舞!!!! : : 編舞最後無計可施, 只好讓他們排排隊走遊行步, 然後揮舞紅布條, 跳一些 : : 看似彩帶舞的動作, 再利用巨大胡志明像來塑造舞台奇觀, 障蔽不必要的缺陷. : : 讓人不解的是...難道亞裔演員中沒有能唱能跳能演的人嗎? : : 國王與我不也是照樣演? 還有極難的芭蕾場面... : : 他們究竟在想些什麼...??? : 這....這.... : 這就是那段很奇怪的This is the hour!? : 每次都覺得那段很好笑....... : 不知道這段舞台的安排用意在那...... 還有"龍的早晨"那首歌... 可以請這位讀過資料的網友親自上陣說明一下吧! : : 西貢一劇的導演尼可拉斯杭特目前應該是英國國家劇院的藝術總監. : : 他不否認自己並不特別偏好音樂劇, 所以往後NT會減少音樂劇的製作量. : : 他在90年代也只有兩次重要的音樂劇作品, 一次是西貢小姐, 導演功力很弱. : : 場面調度不出來時就只好砸錢作特效, 明明只需要用燈光和風扇就能作出的直昇機 : : 效果(而且壓迫感會更大, 更恐怖), 偏要硬把直昇機模型嚕上台, 搖搖晃晃地 : : 卻連一點空氣流動感都沒有. 層次較低. 後段結尾的凱迪拉克更是不知所云. : : 但他1993/94年在倫敦和百老匯導演的"天上人間"新版, 就相當清新可人 : ㄚ?!原來是這樣喔!? : 我一直以為是要炫 : 要炒作話題~才弄上直昇機 就是啊! 這就叫作"over-produced".遇到這種事情導演能怎麼辦. 還不就只好任由製作人擺布... 還記得ALW的紅樓金粉戲嗎? 那場汽車追逐戰, 製作人ALW堅持導演不要花太多 心思在上面, 直接擺個銀幕播電影畫面即可. 他希望早點能讓他的女主角 從樓梯上走下來唱歌賣錢. 導演氣死了! 最後兩相妥協, 仍用銀幕投影, 但是做成笨笨的多媒體... : (當年我剛聽西貢時聽到開頭的直昇機就直接關掉了.......:p) 直昇機的壓迫感主要是在它的噪音, 它引起的空氣流動, 以及它特殊的燈光質感 (垂直往下打出探照燈). 運用這些元素來營造劇場幻覺, 在我看來, 應該比把真的直昇機模型搬上舞台要來得 高級許多. 記得前兩年紐澤西州立劇場製作西貢小姐時, 它的場面調度均十分新穎可人, 逃難戲仍然延用直昇機, 就有劇評人忍不住開罵了. 好在它的美國夢歌舞沒有再東施效顰地把凱迪拉克搬出來, 而是用了 銀色華麗不鏽鋼大門, 雕花門一開, 富麗秀美女一個一個從裡面走出來, 皮條客 則和chorus boys一起拿著高禮帽歌舞昇平, 真是讚極了! : : 印象中有很多演員練歌的畫面 : : 卻沒有太多導演教戲, 編舞排舞, 設計師試衣的段落, 有點可惜. : : 對! 還記得有導演罵人的地方. 很有趣! : 聽sondi這樣講 : 我就想買了 : 其實我覺得幕後比全劇更有收藏價值 : 可以看看採排和一場劇的形成 : 全劇其實可以從cd或是別人口述猜到一點 : 幕後就沒辦法了 那段罵人戲回想起來很有趣. 是記錄片攝製人要求兩位法國佬和演員(記得是立雅撒龍加)在舞台下的琴邊 奏琴歌舞. 導演在一旁排戲排得七竅生煙, 隨即勒令停機, 還記得他罵了很難聽的髒話... -- 不識魑魅 未辯魍魎 誤把謊言當真話 錯將魔窟作仙鄉 待親見 豺狼橫行 小丑跳樑 海棠蒙塵暗無光... 回歸夢醒 認同絕望 猛回頭 抹卻辛酸淚 集意志成鋼 相與共期 王師收京日 何山重現萬丈光芒...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6.65.66.129
文章代碼(AID): #11FVvObf (BROADWAY)
文章代碼(AID): #11FVvObf (BROADW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