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動起來吧,台灣觀眾!
看板BROADWAY (百老匯‧歌舞音樂劇)作者shannon (從此再也不同)時間18年前 (2006/04/21 16:28)推噓0(0推 0噓 0→)留言0則, 0人參與討論串9/9 (看更多)
※ 引述《weywawa (靜默,是你的從容)》之銘言:
: 講個可能不切題的,
: 有句話說:「小孩用屁股寫樂評。」意謂兒童是最現實的觀眾,
: 一旦表演不夠吸引他們,馬上就在椅子上坐立不安,動來動去。
: 掌聲其實就是最直接的回饋
: 最妙的大概是歐丁劇場的「安徒生之夢」吧,演員是不出來謝幕的,不管觀眾鼓掌多久,
: 可是散場時看到導演躲在布幕旁邊,偷看走出來的觀眾臉上的表情,哈。
很贊成(猛點頭)。
其實對於劇團來說,觀眾最直接的反應本來就是最大的鼓勵。
但是對於觀眾來說,我相信掌聲不是他們唯一的回饋方式。
以前還小,非常期待滿場觀眾歡呼,起立,鼓掌個不停,充滿笑聲的場面。
可能是從歐美劇場裡根深蒂固,被移植的觀念,
覺得這樣就代表了咱們台灣人的品味風度與藝文熱情。
但是後來愈來愈老,看戲愈來愈多,
發現好像只有通俗易懂的戲目才有可能引發這種全場反應,
那難道實驗小劇場沒有掌聲跟笑聲就活不下去了嗎?
其實那也未必。
就像weywawa所說,有導演更在意觀眾臉上的表情。
我的經驗是來自我現在工作的聚場餐廳。
我們每週六晚上的免費表演,吸引了不少觀眾。
因為是餐廳的環境,
使得台上的演員跟台下的觀眾,距離比一般劇場更靠近。
表演的開始、進行與結束,
身為工作人員在一旁,我可以很清楚的同時看到觀眾與劇團。
掌聲和歡呼,是第一類,通常發生在表演之後。
這是最直接的回饋,富含認可與鼓勵。
但也常在基於禮貌之時有所偽裝。
其實這種禮貌掌聲劇團怎麼可能聽不出來。
掌聲變成一種不帶感情,相當機械式的手部運動。
表情和笑聲,是第二類,通常發生在表演當下。
這是觀眾高度涉入的表現,反映他們被牽動的情緒。
不能偽裝,難以同情。除非觀眾騙得了自己。
我看過客人桌子底下的腳,跟著台上打著節奏。
也看過台下觀眾的表情,比台上人更戲劇化,值得端倪。
生命中的影響,則是第三類,通常發生在表演過後一陣子。
這也許連觀眾都不自覺,劇團也來不及發現。
但是真的有人因為小丑的舞台動作,製造出一個與身邊人的共鳴。
也真的有人在嘎然而止的實驗劇之後,在錯愕中認真的思考其中想傳達的意義。
還有一個自認孤獨的髮型師,已經連續九個星期預約舞台前的位置,消化他的週末夜。
更顯而易見的比如,
一個爸爸忘情地搖擺他才幾個月大baby的身軀,在餐桌上跳起踢踏舞。
所以我相信掌聲與歡呼不是絕對。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24.28.109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BROADWAY 近期熱門文章
PTT影音娛樂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