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Brit-pop in Taiwan
地緣關係是一定存在的,
New York Punk就跟後來飄洋過海到英國,
全新發芽的英式龐克不同。
威爾斯跟利物浦的樂團也各有自己的特色,
這點是模仿不來的。
好比說以前有個較普遍的分類,
台中以龐克團居多,
南部則是金屬掛帥,
台北的樂風就較多元。
我傾向認為背後的原因是當地樂團交互影響而成的。
這不像是一種主義或思想,
某個人登高一呼後眾人響應,
或是大家坐在麻辣鍋店裡擺茶聊天後協商出來的。
這是一種長期互相衝擊較勁後,
趨向一致化而產生特色的現象。
是後人的歸納分類與觀察而來,
而不是來自前人有意識的辯論與磨合。
某個樂團寫了這麼一首歌,
其他樂團的樂手聽了覺得和弦或鼓點很有意思,
激發他朝這個方向思考創作的可能性;
一個主唱開始抹眼影、搽指甲油,
另一個主唱開始穿貂皮大衣唱歌,
第三個主唱會一邊唱歌一邊蹲在地上學鴨子走路;
到最後大家都開始喜歡上同一種節奏,
或全部化妝起來(真可怕)。
音樂當然是在土地上生根的,
但這並不意味著它不能在另一個城市裡重生,
只是它應當要換一種新的形態,
與當地民風結合,
而產生出具有特色的當地次樂種。
精神論太虛無縹緲了,
我不信這一套。
若說台灣樂團的問題在於沒有精神,
我會認為真正問題是沒有作出屬於台灣的獨特次樂種,
就像Bossa Nova來到東京變成澀谷系音樂那樣。
不過這問題又在於,
台灣從事樂團創作的族群人口,
根本不到足以互相激發出新火花的數量。
這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
- Brooks was here.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21.201.100
→
01/18 07:47, , 1F
01/18 07:47, 1F
→
01/18 09:02, , 2F
01/18 09:02, 2F
推
01/18 12:42, , 3F
01/18 12:42, 3F
→
01/18 13:19, , 4F
01/18 13:19, 4F
推
01/18 13:40, , 5F
01/18 13:40, 5F
→
01/18 13:40, , 6F
01/18 13:40, 6F
推
01/18 14:08, , 7F
01/18 14:08, 7F
推
01/18 14:52, , 8F
01/18 14:52, 8F
→
01/18 14:54, , 9F
01/18 14:54, 9F
→
01/18 14:55, , 10F
01/18 14:55, 10F
→
01/18 14:55, , 11F
01/18 14:55, 11F
→
01/18 15:01, , 12F
01/18 15:01, 12F
→
01/18 15:02, , 13F
01/18 15:02, 13F
推
01/18 15:16, , 14F
01/18 15:16, 14F
→
01/18 15:17, , 15F
01/18 15:17, 15F
→
01/18 15:18, , 16F
01/18 15:18, 16F
→
01/18 15:18, , 17F
01/18 15:18, 17F
→
01/18 15:20, , 18F
01/18 15:20, 18F
→
01/18 15:29, , 19F
01/18 15:29, 19F
→
01/18 15:30, , 20F
01/18 15:30, 20F
推
01/18 19:27, , 21F
01/18 19:27, 21F
推
01/20 14:27, , 22F
01/20 14:27, 22F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11 之 24 篇):
Brit-pop 近期熱門文章
PTT影音娛樂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