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烽火傳真 Live from Baghdad

看板HBO作者 (晨曦送別月明)時間20年前 (2004/07/19 03:59), 編輯推噓6(600)
留言6則, 5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2 (看更多)
※ [本文轉錄自 ndhu-dc96 看板] 作者: Whitelighter (晨曦送別月明) 看板: ndhu-dc96 標題: [心得] 給須須和對新聞傳播有興趣的孩子們 時間: Sun Jul 18 19:54:27 2004 我先說明一下喔,我絕對沒有被HBO這個媒體操縱。雖然我愛死了慾望城市和六呎風雲, 而且很期待年底的美國天使;但是我絕對沒有被HBO異化,祇是純粹覺得他們製作的戲劇 非常值得推薦而已。 烽火傳真Live from Baghdad 記者根本不關心生命中重要的議題,寫下的都是不經大腦思考,而且斷章取義的文字。 -馬龍白蘭度,美國已故影星 今天一直看HBO,從九點的《Mr. deeds》、十一點的《Six Feet Under》到後來的 《Live from Baghdad》,或許真的是有點被異化了,但是這三部戲劇分別給我很多不同 的思考(亞當山德勒真的很會演笨笨的喜劇主角、六呎風雲真的是很黑暗的影集);而感 觸最深的,還是最後的《烽火傳真》。 這部電影的內容在講1990年波斯灣戰爭的時候,一群CNN的記者們如何到伊拉克的首都巴 格達,試圖在這場媒體大戰中取得播報新聞的權利。故事從伊拉克入侵科威特開始,先從 CNN總部的角度告訴大家一個新聞台如何對新聞事件反映以及部署;然後也可以從男主角 在巴格達的行為看什麼樣才叫做一位「有手腕」的新聞記者,以及新聞工作和其中的人事 如何運作。我說是絕對不清楚的,請大自己去翻節目表把它找來看囉!   「Story」和「News」 雖然我不是研究語言學的專家,也不是英美系的學生,但是我覺得整部電影中不斷提及 的這兩個字眼,非常有趣。 或許大家並不覺得這兩個字眼有什麼不一樣,或者說它們的中文翻譯有時候是可以相等 的,我覺得有趣的地方是,大眾傳播媒體,尤其是新聞媒體呈現給觀眾的,究竟是與生活 息息相關的「新聞」、還是被敘述的「故事」? 故事人人會講,尤其我們已經有作家、小說家告訴我們眾多真實或虛構的故事,文學研 究者也不斷的在討論想像與現實之間的故事意涵和指向;我們知道,故事有一個特質是它 有一定的虛構性,任何文學都是,而放到傳播媒體中,有一塊交集的區域稱之為「報導文 學」,敘事者以文學的手法呈現新聞的內容。但是這和所謂的「虛構的新聞」,或是「故 事化的新聞」,似乎又有所不同。在台灣氾濫的新聞媒體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現象 :電視新聞經常以「現場模擬」的攝影片段來「重建」新聞事件,通常是社會新聞,藉以 給觀眾「更真實的體驗」,但是這樣的新聞還是新聞嗎?或許它只不過是媒體敘述的「故 事」罷了,和我們看一些從社會新聞和刑事案件改編的戲劇節目似乎沒什麼兩樣。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閱聽人得到的訊息到底要定義為故事還是新聞?國外的媒體也有這 種現象,尤其西方的媒體發展的較早,除了新聞之外的許多綜藝節目、戲劇影集都是國內 電視台「取法」的對象。而在這部電影之中 "story" 跟 "news" 在某些情節裡也是劃上 等號的,但是再仔細觀察之後,我發現它們出現的地方不太一樣:「事件」的本身會被稱 做是待報導的「故事」;而呈現給觀眾的訊息會被稱做「新聞」,或許我們可以藉由這些 觀察來思索我們自己如何定義以及接受這些媒體的訊息。   「Reporter」或是「Journalist」?    在國、高中的英文測驗裡,如果填充題遇到同義字的空格,很多人可能也會把這兩個字 畫上等號,但是在我的認知裡,其實它們也是有不同的。  「Reporter」指的是把事件報導以及呈現的人,「Journalist」則有多一層編輯、採訪 的意思在。我們都知道,一個事件發生、然後被採訪、編輯、最後報導給觀眾的過程,就 是一個新聞,所以這兩個詞表示的似乎是新聞報導的過程中的不同階段。  另一方面,如果同樣從記者或報導者的解釋來看,我認為某種層面上「Journalist」代 表會對是件做主觀判斷、剪接再呈現的報導者,而「Reporter」指的是客觀呈現事實的報 導者。舉例來說,新聞台上的主播就是「Journalist」,因為基本上,每一節的新聞內容 都會先經過主播和編輯的審稿,來決定哪些要播出;而做現場連線的記者就是「Reporter 」,因為他們的目的就是完整呈現事件現場的情形,因此也比較接近真實的事件本身。但 是這些新聞的背後,其實就跟我們生命中的其他事件一樣,並沒有絕對客觀的存在。  我們或多或少都還是會受到記者的遣詞(不管是誰發明這個詞,「遣」這個動詞實在太 貼切了)用字,或是攝影師選擇呈現的影像的影響,而對同一個事件產生不同的認知。例 如電影中在巴格達做現場連線的記者形容當地的黑夜被烽火照亮、這些士兵也不明白他們 在攻擊什麼…。同樣是「黑夜被烽火照亮」,你我腦中的想像就會有不同;而「士兵也不 明白他們在攻擊什麼」,可能是事實,也可能暗中指涉人民的無辜,成為統治者操縱的棋 子。  當然我們不能確定報導者說話是否有其內在意涵,但是我們必須學會去解讀事件。    HBO與電影  回到電影本身,裡面所有新聞人員對報導的堅持是非常動人的;同時也是競爭的、權力 彼此利用的、以及同僚彼此信賴的。這些特質從戲劇的角度來看,因為與劇情彼此緊密結 合,還有節奏感的呈現,而讓人不得不佩服HBO製作戲劇的功力以及用心。  從電影裡我看到新聞媒體如何爭取報導權、並因而在這樣重大的國際事件中得到影響力 ,但是另一方面,我們也可以看到他們是如何被政府控制、互相利用。而另一個重要的人 物關係現象是team work,在同一個團體中一群人如何各司其職,而能培養出緊密的默契和 和諧的工作環境。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一位傑出的記者如何運用手腕獲得報導、以及這樣 的報導被肯定的過程。其他細微的部分則要等各位看過電影之後自己去體會了。  我想,編導或許是想從比較人性的角度來表現這個有真實事件基礎的電影,也因為它有 真實人物為基礎,所以在敘述以及演員表現上都有獨到的地方,頗有紀錄片的味道,但是 誇張的地方你又會發現它不過是一部電影。在電影與真實事件之間還有許多巧妙的安排, 不過牽扯到無法以演員演出的真實人物的時候,例如海珊跟老布希,以特寫眼部的鏡頭表 現讓我覺得跟它的中文片名一樣給我一種莞爾又無奈的感覺,是不得不的表現。  這也說明了電影裡頭為什麼蕙有一些牽強的劇情和畫面的出現,例如男女主角的情愫, 以及所謂「高層」的政治力在彼此作用時候的複雜情緒,有時候我會覺得有些多餘。   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   最後我想提一下電影裡面提到關於電子硬體設備的部分;因為我對於科技產品有非常 大的興趣。在故事裡CNN的人員,也就是男主角極力向伊拉克當局要求的電子儀器-四線式 中繼器,可以讓在巴格達的小組直接和亞特蘭大的CNN總部通訊,甚至在戰爭時電信局被破 壞之後還能夠繼續使用,因為它不是透過無線電波傳遞,而是經由地底下被保護的電纜線 傳輸,有點類似我們停電的時候後還能打電話的原理。我想到,就是因為科技的發達,讓 訊息得以被大量的發送出去,也造就了所謂「媒體王國」、「資訊世代」之類的詞彙。但 是如果些情況下,我們失去和外界聯絡的種種管道,我們會不會也頓失所以,充滿了對週 遭事物的不安全感和對自我存在的懷疑?  生物學上,區分生物和非生物的重要定義有四個,只要是生物體都會代謝、生長、生殖 、感應。我們以各種感官理解外在世界的種種事物,並且以此確認我們當下的存在;在生 物高度演化之後,社會活動的出現讓動物彼此以各種複雜的方式交換訊息,換句話說,高 等生物從一出生開始就在不斷的學習以及運用訊息傳播,不只人類有語言文字,蜂群會舞 蹈、大象以低頻聲波、所有生物都有各種化學的賀爾蒙用氣味作為媒介。而人類社會在科 學的發達之後產生了全新的訊息交換方式-電子機械。從古早的微波、超音波到現在的光 纖、網路,現代社會不斷使用科技產品的一個結果是,我們必須藉著這些媒體訊息的傳送 和接受、告訴我們自己存在的事實。  有一句手機廣告詞是「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但是某種層面上人反而被科技操控,而 失去了和外界交流的方法之後,當我們失去了科技,我們的人性在哪裡?或者回到電影的 其中一個中心思想是,記者的人性在哪裡?  當主角的小組獲准進入科威特的戰區採訪的時候,經過屍橫遍野的戰場,親眼見到戰爭 殘酷的人絕對會有所思考,其中女主角就有說到:「This is hell.」。我個人認為導演可 以再把這一幕處理的有深度一點,雖然他要傳達的訊息已經十分明顯了。這已經不是一件 新聞事件,而是正在發生的對人類文明、人性價值有重大挑戰的一場戰爭,新聞人員在報 導類似事件的時候,要置身在怎樣的角度呢?即使電影裡面說到「記者只負責採訪」,但 是我們難道不需要能把觀眾帶到不同觀點思考的媒體嗎?  後續的一幕十分諷刺,因為這個CNN的小組獲准進入科威特的消息也成為國際頭條,報導 新聞的人本身變成了一則新聞,其中的轉折十分深刻。電影結束,告訴我們當時CNN如何因 為波灣戰爭期間的報導躍居全球新聞業龍頭,成為被政府、民眾、甚至是其他媒體所肯定 的新聞台,反觀現在的CNN因為廣告、商業化的關係而流失許多觀眾,可是前一陣子911事 件的時候和後來的阿富汗戰爭、美國進攻伊拉克等重大事件,全球民眾還是會轉到CNN,想 要獲得最新的消息。這樣弔詭的現象似乎告訴我們,媒體是因為事件而存在的,也難怪許 多媒體到最後不得不去「製造」新聞了。  同樣有著諷刺性的是,雖然這部電影很早就被拍好並發行,但是我們卻是在現在這個時 間點看到它,可以印證世事變遷的部分太多了。從CNN的興衰、老布希與小布希的政治事業 、兩次波灣戰爭、媒體的你爭我奪、國際情勢的詭譎、到最終的人性辨證、報導者對新聞 事件的態度、以及團體對內的合作、對外的影響等等,值得討論、比較的地方太多,也因為 這樣一部電影放在兩個時間縱深都有特殊意涵,更突顯了電影藝術的價值。  在我這一堆可能有些多餘想法的背後,是一部叫做《Live from Baghdad》的電影,給我 許多思考和想法;而戲劇可以製作到如此有深度和啟發性,則是未來對傳播相關事業有興 趣的朋友們可以試著去拓展的。 -- 我真的好想單純的看一場好電影就好了T_T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4.156.95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4.156.95 ※ 編輯: Whitelighter 來自: 218.164.156.95 (07/18 20:01)

219.80.147.57 07/18, , 1F
我不覺得六呎風雲是黑暗的影集。
219.80.147.57 07/18, 1F

220.134.15.229 07/18, , 2F
我也不覺得 :)
220.134.15.229 07/18, 2F

218.164.147.147 07/19, , 3F
應該說 我們對黑暗的定義不一樣
218.164.147.147 07/19, 3F

218.164.147.147 07/19, , 4F
不過我還是不要再長篇大論好了... XP
218.164.147.147 07/19, 4F

202.39.22.114 07/19, , 5F
好文~推一下
202.39.22.114 07/19, 5F

218.166.99.205 07/22, , 6F
說得不錯呀!!
218.166.99.205 07/22, 6F
文章代碼(AID): #10-jQRlx (HBO)
文章代碼(AID): #10-jQRlx (HBO)